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机电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现有5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58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现有职工12.7万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0%。  相似文献   

2.
(排名不分先后)■副理事长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珠海振戎公司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滨湖机械厂中国舰船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海鹰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营第123厂■理事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四川红华实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二O二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一O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O六一基地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船…  相似文献   

3.
正从1956年至今,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一张让国人骄傲的"闪亮名片"。这期间,作为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发祥地及主导力量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也走过54个春秋。54年来六院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己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亲历者,我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光辉的征程中国开发空间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10月8日聂荣臻元帅亲自宣布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空间技术研究机构的诞生,也是现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最初的前身。国家从部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12,(6):F0002-F0002
2012年5月10日-11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隆重召开重组后的第一次党代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飞航导弹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其前身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成立于1961年9月1日。37年来,地已经从一个火箭发动机试验研究基地成长为一个进行各种型号飞航导弹研制,军、民品齐头并进的综合性研究设计院。现有职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八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是我国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研究院发端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空气动力研究室,是在著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研究院之一,是中国航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宁夏科技》2001,(10):20-21
9月1日,为我国飞航导弹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迎来了建院40周年院庆。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F0002-F0002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八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之一,是我国大型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研究院发端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空气动力研究室,是在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亲自领导下创立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11月,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全院占地540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拥有各类仪器设备2.7万台(套),重要实验室86个,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院有火箭总体、动力装置、控制系统、惯性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动态     
在中国航天创建45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了该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命名揭牌仪式。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孙广运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夏国洪出席了揭牌仪式,并为新牌揭幕。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京单位的主要领导和京外单位部分领导与集团总部全体员工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据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京内外各单位也在同日统一更换了单位名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转民》2009,(8):F0003-F0003
2009年2月,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航天电子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打造国际一流航天电子产业集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决定组建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是航天电子专业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直属的专业研究院。研究院拥有多个辖属单位,分布在北京、上海、重庆、陕西、浙江、湖北、河南、广西等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4.
《宁夏科技》2001,(3):75-75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考察,强调创先争优活动最根本的就是要为完成中心任务提供动力和保证。三院要紧密围绕中心任务,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党员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鹰———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是我国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和生产飞航导弹的科研生产基地,正在发展成为集研究、试制、生产和贸易一体化的中国海鹰高科技产业集团。自1961年创建以来,在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17.
六院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试验基地。被誉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是航天系统三个“航天精神教育基地”之一。下属三个研究所、两个制造厂、两个总公司和三个保障单位,现有员工五千多人。四十多年来,六院共研制出了70多种型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交付发动机数千台(套),成功应用于国防和航天领域,1995年获得了中国航天领域“优质固体火箭发动机”金牌;并于2000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六院研制的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承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90年,双月刊。主要栏目为:电子技术,防御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军用系统分析,控制理论与实践,软件、算法与仿真,可靠性等。本刊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荷兰SCOPUS、美国IEEE Xplor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中国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9.
《现代防御技术》2015,(6):248-251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承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创刊于1990年,双月刊。主要栏目为:电子技术,防御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军用系统分析,控制理论与实践,软件、算法与仿真,可靠性等。本刊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荷兰SCOPUS、美国IEEE Xplor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中国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育国家精英人才,打造中国航天后备队伍,主要从事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投入500万元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五所高校设立“航天科工奖学金”。奖学金设立专业以航天核心、紧缺的工科专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