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乐山电业局局长周益信用国防精神铸企业之魂,企业红红火火;以国防建设为己任,抓武装、搞拥军优属等项项工作圆满又出色。他的单位和他个人获得殊荣串串: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拥军优属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以来,连续15年被评为乐山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民兵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他被评为第二届“巴蜀爱国拥军企业家”,1996年他被评为第二届“巴蜀爱国拥军企业家”,1998年度他被评为四川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位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万源市这块具有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上,有一位红军的后代,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倾情武装工作,使个多年与先进无缘的单位走进了先进人武部的行列。他就是去年获得“四川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位杰出人物”殊荣的中共万源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李兴洲。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省宁阳县,有一个被驻军官兵和烈军属誉为“拥军优属热心人”的群体——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十年来,他们同心协力筑长城,致富不忘拥军,以实际行动支持部队建设,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一 1986年,时任宁阳县工商局副局长的薛隆基被推举为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上任后,薛隆基便不辞辛劳地深入到全县个体工商户中,登门入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在他的努力下,全县的个体经济很快便蓬勃发展起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到25000户,从业人员达45564人。薜隆基的心里感到无比欣慰,但当他听到社会上“奸商、奸商、无商不奸”的议论后,心里又感到沉甸甸的。对此,他想到应当向他们灌输一种思想,在提高他们职业道德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薛隆基是一位1963年入伍的老兵,对军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想何不组织广大个体劳动者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艳国  杨富中  王莉珠 《国防》2002,(10):63-63
在冀南大地,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国防迷、拥军迷,他就是个体手艺人张家增。1978年,张家增从市国棉四厂退休回到邯郸县兼庄乡东辛庄村后,便拣起从小练就的手艺,把走街串巷挣的钱和微薄的退休金,大部分用在了拥军和国防宣传上。20多年来,虽然有过家人的不理解,有过旁人的讥讽,有过许多的心酸和无奈,但他始终如一地走着热爱国防事业的拥军之路。 张家增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想尽一切办法收集与国防教育有关的资料:自费订阅了《解放军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军民共建发祥地河北省高碑店市有这样一位66岁的老人,他以自己开办的饭店旅馆为依托,25年如一日向子弟兵、军烈属、复退伤残军人表达一份关爱之心、一份拥军之情,用一位平凡百姓朴实无私的行动默默地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军民团结之歌。他的名字叫赵武金,2007年7月刚刚被评为省首届"十大爱国拥军优秀人物",也是保定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道孚县委书记罗尔布,关心国防,赤诚拥军,被大家誉为“雪山深入的父母官”,在该县荣获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两周年之际,当地军民联名上书省州党政军领导,一致推荐他角逐“四川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10位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安陆市府城办事处城东村毛家四妯娌,十年来把一位双目失明的复员军人毛光如接到家里赡养。在当地传为美谈。去年,市委、市政府、市人武部把“拥军尊老”的金匾送到四妯娌家中。毛光如年过6旬,无亲无友,从孤儿到孤老。八十年代初,他的视  相似文献   

8.
民之魂     
在浙江省东阳市白溪村山间座落着两间不大起眼的木结构房屋,同平原地区农民新盖的房屋相比显得有些陈旧,可门楣上方挂着的刻有东阳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赠给的“心系长城”的横匾却格外醒目,这就是被人们誉为“老拥军模范”的蔡炳元老人的家。 在战争年代里,蔡炳元四次冲破敌人的严密关卡,给解放军、游击队送盐送粮;两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解放军伤病员;经常发动村民为“烈军属送温暖”,他自己为烈军属打柴挑水上千担……。建国后不久,他就被评上“拥军模范”,多次出席市、县的拥军模范代表大会。1954年以后,他先后把两个儿子送到了部队,社会对军属的尊重和他亲身体会到的军属的难处,更激发了他拥军爱国工作的热情,四十多年如一日,始终默默无闻地为烈军属做好事。他的先进事迹在婺江大  相似文献   

9.
“咱穷县再穷也不能穷武装,再难也不能难国防。”这是四川省小金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兼县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毛大志常说的一句话。革命老区在他的带动下,处处洋溢着爱国拥军的热情,全县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连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他成立的“拥军施工队”,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拥军和军队工程设施建设.先后接纳60多名退伍军人和安排30多名军属到公司就业,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拥军经理”,多次被上级表彰为“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河东区区委书记、某预备役高炮团第一政委张建星,痴情国防、真情拥军,他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优秀预备役军官,2009年被北京军区评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拥军爱兵的"育花人"近些年,张建星精心培育拥军之"花",积极播撒爱兵"火种",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推动  相似文献   

12.
赵荣 《华北民兵》2005,(10):50-50
重耳故里,浍水河畔,曲水长流,沃上拥军。某预备役副团长、曲沃县常务副县长薛经纬就成长在这里,几十年来,对军队的朴素情感一直在他心中不断的升华、不断的积蓄。一纸命令,终于实现了他参写报国的一生夙愿,参加完团党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他感慨地说:“少小虽非投笔史,论功还欲请长缨。”  相似文献   

13.
九曲沱江,纵贯川中,惠泽蜀地。自古以来,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民就有尚武报国的传统。四川省资阳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钟勉真情关心国防建设的事迹,谱写了富国强兵的新篇章。阳春三月,军区刘书田政委到资阳军分区视察工作时,连声称赞他是"真正的拥军书记"。  相似文献   

14.
在美丽神奇的梵净山下,流传着贵州江口县县长田景坤的拥军故事。 早在八十年代,南疆战火纷飞,他曾率慰问团,深入边防部队慰问,被戌边将士们可歌可泣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从此,他在心中立下了为官在任就要拥军的誓言。 特别是在田景坤任江口县常务副县长、县长后,对新时期民兵预备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惠水县供电局多年来坚持做好拥军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驻惠水官兵深有感触地称“供电局郝洪中局长是军人的贴心人”。 年过半百的郝局长,在“光明工程”战线上已经耕耘了数十年。从供电所长成长为供电局长,他除了具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强  相似文献   

16.
昔阳县大寨镇虎头山下活跃着这样一位老人,他以特有的情怀,时时牵挂着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健康成长。为培养爱国爱军的国防之情,虽然已经退休,但几十年来对于抓学生国防教育事业的感情和责任难以割舍,把增强孩子们国防意识、提高爱国拥军之情作为自已不息的事业,时刻系在心上。他就是79岁高龄的昔阳县大寨镇胡窝村退休教师,  相似文献   

17.
顶永权一家是四川省古蔺县普通的苗族人家。 25年来,他们用背篓义务为部队背米、送菜、寄信、邮包裹,跋涉山路超过13万公里,运送后勤物资 1000多吨,用朴实特殊的方式,表达着深深的拥军情。  相似文献   

18.
辽宁义县曾是辽沈战役的重要战场,尽管这里是全国贫困地区,但是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爱国拥军的传统一直延续。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胡文彦就是爱国拥军的忠实代表,他倾心武装工作,通过强武装提升民兵打赢能力,两年来使人武部7项工作跃升军分区、省军区先讲行列。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道孚县是进人西藏的北路第一站,素有“康北大门”之称。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此地时,道孚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了不少受伤红军战士的生命。60多年后的今天,县长杨正勇在这片有着浓厚拥军氛围的热土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壮歌。  相似文献   

20.
他痴心拥军,曾被驻区官兵亲切地称为"拥军区长";他情注国防,化解了预备役部队建设中的一道道难题;他踏实进取,创造了武装工作一项又一项辉煌,他就是天津市最年轻的区长、某预备役高炮团预任副团长兼师副参谋长彭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