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军事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估原理,构建了军事投资项目区位指向模糊评价模型,对影响军事投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出既定方向军事投资可行性等级。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区域融合是国防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军民融合的平台。利用网络方法研究国防科技工业区域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变动趋势,可以发现,国防科技工业区域融合是一种经济活动现象,其融合程度及变化趋势是由区域网络发展的内在演化机制决定的,它通过区域内企业集群的技术网络和产品网络交互作用,实现产品与科技的区位化和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正>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主要表现为在突发战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三种紧急状态下的应急物流活动。当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物流系统与组织通过快速识别和动态地确定危机级别,对应急物资调配、人员救助等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4.
口岸突发事件,是指在出入境口岸限定区域突然发生的危害社会治安、损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的事件。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口岸突发事件,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保护出入境人员和交通工具的安全,维持口岸的正常出入境秩序,促进口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是否能够迅速、稳妥地处置口岸突发事件,将口岸突发事件的不良结果降到最低,有着责无旁贷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恐怖破坏活动、重大群体事件、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频发,国防动员的任务更加艰巨、职能更加多元,军地协作也更为紧密.因此,推进国防动员机制与政府应急机制衔接,对于充分发挥两种体制在组织指挥、力量使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形成统一领导、高效运转的应对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军事资源配置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资源配置指军事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可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指国家将社会资源的多大份额用于国防,其任务是合理地将社会资源在民用经济和军事经济之间进行分配;较低的层次是指在军事资源数量既定条件下,军事部门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使之形成最大的战斗力。通过论述军事资源配置的目标、方式和特征,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军事资源配置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军事资源配置应采取市场机制与计划调控机制并存的二元机制。  相似文献   

7.
胡田疆  杨静 《国防》2012,(11):52-54
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是目前我国并存运行的两大危机管理机制,前者基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基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积极推进两大机制有效衔接,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权威高效、军地衔接的指挥体系 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证明,军地合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已经成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关键.为此,应把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应战应急联合指挥体系,作为两个机制衔接的重点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根据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发展进程、发展机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钟志坚 《国防》2011,(3):35-37
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是目前在我国并存运行的两种危机管理体系。前者侧重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侧重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从多年实践来看,由于二者在组织领导、资源力量和根本目的上具有相似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因此,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需要的大局出发,从双赢的角度积极推进两大体系衔接,既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整合国家危机管理资源,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实现应急应战一体化。两大体系的衔接,由于涉及编制体制方面的因素,具体运行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行业动员:衔接“点动员”与“面动员”的重要纽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业为“主线”,建立经济动员中心,行业系统内按照行政区划、地区分布或产品相关密集度建立企业综合保障基地,从而实现串“点”成“线”、织“线”成“网”的区域性“面”经济动员,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专业优势和组织协调能力,这是宁波模式的基本特色之一。其启示在于:要立足政府职能转变、区域经济整体优势,创新行业动员组织机制,推动国民经济动员深入发展;着眼和平发展环境,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常态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应对恐怖活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非战争威胁,强化危机处置和应急管理能力,既日益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也越发成为世界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谈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家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功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主要体现为保障应急与民生的能力、维护经济稳定的能力、公共沟通与动员的协调能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理顺机制,将经济动员办公室纳入政府应急体系;明确职责,发挥经济动员办公室应急功能优势;拓展功能,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着种种变革,把握历史发展方向,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代世界格局以一种不同于以往历次世界格局的方式发展、演变着,其中“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因素,“经济安全”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地区经济的集团化的“互补性竞争”发展促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迈进。运用历史对照、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当今世界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动态,可以加深对当代世界形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快速反应部队(quick reactionforce或rapid reaction force)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冷战后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组建或准备组建快速反应部队。快速反应部队是国家最高军事当局直接掌握的由常规力量构成的战略应急部队,在保障国家安全、应付各种危机、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快速反应部队的任务有别于核力量或常规主力部队,也不同于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它没有专门的编制,而是从已有部队中指定;有些国家并不特别指定快速反应部队,而是由伞兵部队承担快速反应任务,如饿罗斯。近年来,快  相似文献   

15.
王亚利  彭水清 《国防》2010,(10):37-38
党的十七大根据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和新型国家安全观的要求,赋予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使命。随着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恐怖活动、暴乱骚乱、公共卫生安全、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威胁日益突出,军队担负着更加艰巨的非战争军事任务。军分区系统既是军队的组成部分,又是地方军事指挥机关,必须统筹军地大局、整合军地资源,充分发挥军地双方优势,形成大协同、大合作的机制,不断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何南楠 《国防》2013,(4):43-44
国防动员制度是平时加强动员建设、战时快速实施动员的基础和依据。建立一套与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制度,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遏制和打赢战争、增强国家安全稳定系数有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制度建设,需要统筹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合理统筹系统性与局部性的关系系统性是国防动员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各项动员制度要相互关联,每项制度都作为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存在,呈现出单项制度的必然性、单项制度间的联  相似文献   

17.
肖卫东 《国防》2004,(1):30-30
社会危机,泛指和平时期发生的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威胁、关系全局的非战争性突发事件,比如’98长江洪灾、“9·11”恐怖袭击、亚洲金融风暴、非典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的军民融合是指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将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统筹考虑,实现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应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基础,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军委及其总部为统管,各大军区、经济区为主线,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从顶层设计开始,完善军民融合的管理体制,推进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经济军民融合平台。  相似文献   

19.
孙运树  潘文松 《国防》2014,(6):84-87
普洱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一脚踏三边”的区位优势,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和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近年来,针对辖区内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有效管边控边和应对边境突发事件形势严峻的实际,中共普洱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自觉强化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握方向强化党管武装、注重质效夯实动员基础、使命牵引增强建设效能、发挥作用促进深度袖合,不断推进全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光电稳定机构在武器装备的侦察、瞄准设备中应用广泛,其光轴指向误差直接影响着目标探测、识别的准确性.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机构几何误差是指向误差的重要来源.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的误差建模方法,以两轴式稳定机构为例,建立了基于几何误差的指向误差模型.并通过误差模型的概率分析和误差敏感度的构建,比较了各项几何误差的影响程度.此方法既可在设计阶段用于指向误差的评估和几何误差的分配,也可在调试阶段用于几何误差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