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马”要借“千里马”。现在人们所说的“马”,是指人才。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马”便格外被人关注。 先是相“马”。自古有“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之说,故伯乐比“马”更为重要──倘若没有伯乐,那“千里马”就只有自怨自艾了。倘若这伯乐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他相中的可能是匹“骡子”。倘若这伯乐在兼职养“马”,他推荐“千里马”时不会是自家的“十里马”、“百里马”?这种靠英雄找英雄的机制被认为是农业社会的人才观。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许多 企业开始变相“马”为赛“马…  相似文献   

2.
“霹雳”是连队的一匹军马,干部、战士都亲 切地称之为老兵“霹雳”。2000年我初到边防连 队时,它的军龄就有8年了,比当时连队所有的 干部、战士在那个连队服役的时间都长,它是连 队的“元老”,名副其实的老兵,它还是附近那达 慕大会赛马的冠军。 初到边防,不谙骑术的我,第一次带队执勤 乘马巡逻时,军马管理员根据连长的批示,很不 情愿地给我挑了一匹最快而最容易驾驭的马,那 就是“霹雳”。后来我得知,除了执行特殊任务外, 很少有人能享此殊荣。在我的常识里,总认为烈 马跑得快难驾驭,温顺的马很少有跑得快的。老 马识途,“霹雳”带着不熟悉地形、路线的我顺利 到达边境预定位置。  相似文献   

3.
乾隆朝清缅战争中云南本省绿营兵的一再失利,使其遭到朝廷弃用,以致省外官兵特别是骑乘马配备率较高的八旗兵被大量抽调至云南前线,再加上云南本省产马不多、军马倒毙率极高等原因,朝廷不得不扩大军马拨解的范围和规模。于是,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临近省份不仅要将其境内军营的大多数“现在实操马匹”解送至云南,而且在朝廷的谕令下也多次“代滇”采买、解送马匹。从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各省共计为清军作战备办军马近10万匹。关于这些军马的解送、喂养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损伤分赔方式,清朝均有相应的制度规定或事例可供遵循,各省的地方官府、官兵、民众以及前线的官兵都参与了军马的拨解和管理并被赋予一定责任,也同样为此分摊了部分成本。  相似文献   

4.
马政,是古代关于军马牧养及其管理的政策措施。马政作为国家正式的军事经济制度,始于秦汉时期,在此后的整个冷兵器时代,始终是历代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马匹牧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在畜牧、狩猎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养马经验,他们“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春秋时期,中原列国争霸,作战  相似文献   

5.
周波  辛伟 《政工学刊》2013,(4):60-60
《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小时候聪颖过人,锋芒初露。他哥哥马况勉励他说:“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希望他不要急于崭露头角,要苦练内功,大器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是说一个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寓意一个真正的行家是决不肯轻易把粗糙的东西拿来问世的。这种精神,对于青年军人成人成长成才不无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拉练30景     
动员/准备“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作为拉练的策动者、组织者、参与者,乃至检验者,连长、指导员们丰富的面部表情始终生动着这句话。兵们因之谨小慎微,枪支、弹药,挂包、水壶,以及枕头包里的针线、扣子等单兵装  相似文献   

7.
在美丽的内蒙古新巴尔虎草原上,有一群快乐的边防战士。他们与马结缘,与马为友,与马为伴,亲切地称军马为"无言战友"。他们骑马巡逻在千里边防线上,勇敢地守护着祖国北疆的安宁,演绎着段段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8.
读书成功的诀窍在于巧学、学活。诸葛亮是活读书的典范。他自幼饱读兵书,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常常打胜仗。赤壁大战,他叫关羽领兵在华容道守候,并待敌兵来时于小路施放烟幕。曹操逃到那里见烟起,命令士兵向小路前进。各将领均认为有烟必有军马,应该避开。曹操解释,兵书上说“虚则实实,实则虚虚”,有烟看来有军马埋伏,其实是假。大路上无烟,好像没有兵马,实际军马正埋伏那里等我们。曹操的看法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诸葛亮反用兵法,来个“虚则虚之,实  相似文献   

9.
想念军骡     
军骡是一匹往返于连队与阵地、担负给养运输任务的骡子,因为有军籍,兵们叫它军骡。 我接触军骡缘于军校落榜后,连队怕我背思想包袱,影响正常工作.派我到距连队十多公里外的阵地养骡子。原本就觉得"人生不定、前途黯淡"的我觉得伺候骡子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斯瑞克”这三个字常常见诸各新闻媒体。美向伊拉克战场和韩国分别派出了陆军新概念部队——“斯瑞克”的快速战斗旅。近来,美在调整朝鲜半岛兵力部署的同时,又在非军事区以南地区部署的高科技兵器也包括“斯瑞克”装甲车。“斯瑞克”号称“美军新世纪的快马”,一位美国军方人士说:“这是一种在你想要的时候就可开着走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计划先行。古人言“一年之计在于春”。此“计”便是我们常说的计划或打算。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开初的计划,以后的工作就会“临时抱佛脚”,就不能保证其井然有序,就不能弄清楚先走哪一步,后行哪一步,就会掉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序混乱之中。因此,制定一个比较适合本单位或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接到了马连长的结婚请柬,听说马连长的未婚妻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这让大家思堆立刻兴奋起来:这个马连长是怎么把人家姑娘追到手的?婚礼那天我们向马连长起哄说要他谈谈他的恋爱史,唉,这个马连长,只是憋着一张大红脸,一个动地“呵呵”傻笑,什么也说不出来。还是新娘子大方,俨然一副主持人的模样,说:“这段故事还是我来说吧。”  相似文献   

13.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是官兵在体能训练时的常用语。尤其是,在体能训练的比武、竞赛、考核场上,震天响的锣鼓、冲云霄的呐喊,激活一座军营的庄严与规整,传递着官与兵、兵与兵的心电感应、情绪冲击,无不令人感慨、叫人感动、使人回味,这分明是一场别致的连队风景。  相似文献   

14.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羊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羊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羊,你值得批评呀!”  相似文献   

15.
“马神勇而剽悍,当它昂首奔跑时,你就会感到一种冲锋陷阵的威力;当它平静、温顺时,你就会感到充满一种仁爱的精神;当它暴烈的时候,那种激情的张力会让人心潮澎湃。其实,马与人类、特别是与军人有一种天然的接近,这也是战马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原因”一边听着赵文元先生的感慨,一边欣赏着他的《文元画马——赵文元画马专辑》,对于画家笔下那栩栩如生、万马奔腾的战马图,笔者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才是赛马风采、骏马神韵、龙马精神!赵文元为什么能够对马有着那样深刻的艺术把握?他笔下的马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的美术界独树一帜?他走出…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电视剧《书香门第》之际,河南省方城县也传颂着一个类似电视剧主人公妻子摔成植物人4年后,靠亲人爱心使其复苏的动人故事。与电影故事不同的是,本文主人公是一位军嫂,她的丈夫是一位抢险负伤的军人,病人一躺不是4年而是20多年。 1969年3月,原武汉军区某部在中原某地野营拉练中一匹驮炮弹的军马意外滑入山沟,两箱炮弹与军马被卡入岩缝。  相似文献   

17.
“老武装”,一个令人尊敬的称谓,一个任劳任怨的形象,一个与国防建设息息相关的特殊岗位,今天又遇到了竞争上岗的“新问题”。专武干部的任用与其他公务员一样公平竞争既是一个信号,更是大势所趋。 选人用人,贵在一个“公”字。一套完备的优胜劣汰机制是人才优生快长的重要保证。成都锦江区的做法打破了旧机制的框框,也应了那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老武装有老武装的优势,新生代有新生代的优势,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优势来用于实际工作,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法宝。时不我待,愿我们这支队伍中有更多的“新武装”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8.
阿强入校没几天就成了队里的“名人”。我们队全是从基层部队考上来的,刚放下背包,队领导就让我们去剪草坪。八月的南昌骄阳似火,一连两天不停地剪草,我们又累又困,戏称自己是“草皮系”  相似文献   

19.
马庆恒 《国防》2004,(6):33-33
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曾选用了两匹号称“致远之才”的千里马,但还没有在战场上发挥良好作用就相继夭折了。原因是马的食量大、娇气重,对饮食的标准高,若不能满足其要求就不吃不喝,健壮的身体于是渐渐消瘦终致死亡。后来岳飞选用了一匹“驽贱之才”的白龙马,这匹马尽管不是千里马,但很能吃苦,跑累了休息片刻又可接着奔驰;在饮食上也是毫不挑剔,只要能吃的都可作为食料,反而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伴随岳飞英勇杀敌,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始终充满了不确定性,就是说战无定法、宿无定居、行无定踪、食无定物、仗无定时,这就要求人和马的生存能力必…  相似文献   

20.
“马放南山”这句成语,最早见于《书·武成》。说是周文王继承兄位,东征平息诸侯之后,“仍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告示天下不复乘用战马了。周文王治国期,农业、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经济较为繁荣,国家和百姓较为富足,确实有过一段太平景象。这与“马放南山”,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无关系。“战马推磨”是古印度的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国王驯养了很多战马。与之交战的邻国探知这一情况,即不战而退。国王想:敌兵已退,战马不用乘骑,可以用于劳作。日后如要打仗,把马收回即可。这样,既“令马不损”,又“有益于人”。于是下令把马分给国民。国人就都役使战马推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