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彗星”是苏联研制和装备部队的第一种空舰导弹系统。随着该导弹系统研制成功,苏联便与美国在空舰导弹领域里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竞争。 精心筹划 1947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签发了一项关于组建CB-1特种设计局的密令。当时,CB-1特种设计局的主要任务是,研制一种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苏联对空舰导弹的发展下了很大功夫。1947年,在1号特种设计局(СБ—1)开始设计“彗星”导弹,将其称为“KC产品”或者“KC—1”(KC是彗星和炸弹两个词的第一个字母)。领导这项工作的是谢尔科·拉夫林季耶维奇·贝利亚。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初,俄罗斯彩虹(Raduga)设计局推出了3M-80“白蛉”(Moskit)反舰导弹,北约称其为SS-N-22“日炙”(Sunburn),该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具备实战能力的中程超声速舰对舰导弹。发展简况3M-80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最初设计思想是使敌方防御系统没有足够的拦截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以打击美国装有“宙斯  相似文献   

4.
“晒斑”导弹是苏联彩虹设计局设计的一种近中程超音速反舰导弹.西方代号 SS-N-22,1980年即在苏联海军中服役。据报道,苏联当时是针对世界上对导弹的反导水平而提出“晒斑”导弹设计思想的,即让敌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拦截,具有优良的突防能力和超视距攻击能力,说穿了就是针对装备性能先进的“宙斯盾”系统的舰艇和被“宙斯盾”舰艇护卫的航空母舰。“晒斑”导弹采用液体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速度可达2.3马赫,其基本型的射程为90千米,改进型为120千米,而改进的空舰型可达250千米。高度控制采用的是无线电高度表,飞行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4,(1):4-5
俄制R-77(“AA-12蝰蛇”)空对空导弹,是带有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多用途空对空导弹,由俄国“三角旗”导弹设计局于90年代初研制,可挂载到苏-27、苏-30、苏-35、米格-29M、米格-31M和雅克-141等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苏联率先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装备了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随后又在“无畏”级驱逐舰上装备了 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继苏联之后,美国的“标准Ⅱ”、以色列的“巴拉克-1”、英国的“海狼”、北约联合研制的轻型“海麻雀”导弹也相继装舰使用。  相似文献   

7.
靳涛 《当代海军》2006,(9):70-71
20世纪50~80年代无疑是前苏联潜艇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当时,苏联潜艇不仅达到了世界水平,而且在许多方面是领先的,所创造的一些世界纪录甚至至今未被打破。和平时期产量最大的潜艇——613型常规潜艇40年代末,苏联第18中央设计局(今“红宝石”中央航海技术装备设计局)制定了613型中型潜艇(北约称为“威士忌”级)的技术文件。该文件体现了二战期间各国所积累的潜艇制造经验。613型艇潜深达200米,水下最大航速13.1节,武器为12枚鱼雷或24枚水雷,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50年代,苏联的4家造船厂一共建造了215艘613型潜艇。  相似文献   

8.
现役舰的演变和改进俄罗斯海军的“现代”级多用途导弹驱逐舰,是如今俄罗斯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之一,也是世界上多用途导弹驱逐舰的经典代表之一。在其基本型诞生后,北方设计局为满足苏/俄海军的需要,曾研制设计了多个改进型号,但却因受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经济严重不景气的影响,这些改进型方案绝大多数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美苏为取得军事上和政治上优势地位,长期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最突出的表现在研制出了数量众多的各式导弹。在空地(舰)导弹方面,无论是导弹数量还是导弹质量,苏联都可以和美国相抗衡,尤其是其导弹型号繁多,居世界领先地位。1、KC-1(AS-1“狗窝”)空舰导弹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的第一个空地(舰)导弹,主要用来攻击美国航空母舰和其他大型舰艇,也可用来攻击港口设施、铁路枢纽、大型桥梁、军事工业中心等。该弹由米高扬飞机设计局于1947年开始研制,于1953年进入苏联海军航空兵服役。1961年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海军装备展览会上首次亮…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西方称为“K”级),是由苏联红宝石舰船设计局设计的、具有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的常规潜艇。该级潜艇1982年在远东共青城造船厂完成首制艇的建造和试验并开始装备原苏联海军。苏联解体后,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俄军方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出  相似文献   

11.
R-31型导弹试验艇667AM型为了能够与美国海军的“北极星”导弹核潜艇相对抗,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了短期大规模建造计划,667A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后期,苏联第一代潜射巡航导弹“П—5”和“П—10”发射成功,这是从水面发射的近程反潜导弹早在50年代中期,美国的“天狮星—Ⅰ”式巡航导弹就已投入使用,并改装了“金枪鱼”号潜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一位代号为“亚历克斯”的间谍向美国中央情报周提供了一份“王牌”战略情报,透露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问题上的底牌,促使美国总统肯尼迪采取强硬措施。最终,泱泱大国苏联丢尽了脸面。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只好卑躬屈膝地彻底向美国妥协,不得不同意下令拆除全部核武器,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在古巴部署的导弹。这狼狈的一幕在苏联历史上留下堪称最耻辱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孔雀石”反舰巡航导弹前面我们提到了用于搭载“紫晶石”反舰巡航导弹的670型(C I级)核潜艇。由于不满足于“紫晶石”的性能,苏联决定继续研制性能更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正式确定了新型导弹的开发目标,用于搭载该型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670M(CⅡ级)的设计工作也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15.
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1895~1975年) 苏霍伊从少年时起,就对航空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苏联中央流动力学研究院当工程师,不久开始领导一个设计小组。在图波列夫的指导下,苏霍伊小组很快设计出伊-4战斗机。20世纪30年代初,该小组设计出单翼高速战斗机伊-14 和安-25远程飞机。安-25曾创造“莫斯科-北极-纽约”航线的不着陆飞行记录。1938年,苏霍伊组建了由他的名字命名的飞机设计局,并逐渐与米格设计局一起成为苏联战斗机产业的两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海战中主要攻击武器的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诞生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美国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多型导弹已广泛装备海军部队。而中国海军,在差不多过了十年后才装备了国产舰对舰导弹——“上游1号”。  相似文献   

17.
舰载垂直发射装置起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导弹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发射后不管的掠海反舰导弹的大量涌现和饱和攻击战术的应用,使水面舰艇面临严重威胁,传统的旋回式瞄准导弹发射装置已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垂直发射装置。提起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就不能不提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尽管1968年英国首先在护卫舰上以垂直发射方式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海狼”舰空导弹,但这种发射技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充分重视,英国也没有正式装舰。1980年,苏联在“基洛夫”(现名“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上率先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60年代服役的苏联第二代导弹驱逐舰, “卡辛”级采用了许多革命性技术。在那个剑拔弩张的时期,任何一方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引起对方的高度重视,我们不妨看一看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眼中的“卡辛”级驱逐舰。  相似文献   

19.
连鲁军 《国防科技》2004,(10):21-24
在世界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家族中,有两款特别引人注目:俄罗斯的米-26“光环”和美国的GH-47“支奴干”。它们是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强的两种军用运输直升机,也是两国军队中最重要的“空中驮马”之一。那么到底谁能称得上是“直升机之王”呢?本文将从研发背景、战技术性能等方面对两者加以比较。一、俄“光环”和美“支奴干”的研发背景苏联是最早研制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国家之一。1957年苏联著名的直升机设计局——米里设计局在创始人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的领导下,研制成功了重型直升机米-6,1959年米-6正式投产。米-6的研制成功是苏联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代海军强国,俄罗斯的舰艇设计与建造不可否认地受到世人瞩目。其中,现代级(代号956)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建成服役的大型导弹驱逐舰。经过十多年的实际使用和不断检验证明,该级舰总体设计先进、技术性能可靠。武器装备齐全,整舰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建造背景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高峰期。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双方投入巨资展开了激烈的海上军备竞赛。从水面舰艇方面看,美海军在这一时期先后建成了“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以及“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等,并由上述舰艇组建成强大的航空母舰作战编队。为了与美海军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