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潜舰导弹发展现状(1)俄罗斯罗罗斯是最早装备潜舰导弹的国家。其比较先进的几型潜艇,著名的○级(即“奥斯卡”级)、S级(“西尔雷”级)和“阿库拉”级都可以发射潜舰导弹,此外还能发射鱼雷和火箭助飞鱼雷。俄罗斯正在发展的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所携带的武器是8枚垂直发射的类似美国水下发射的“鱼叉”的SS-NX-26型导弹(X是表示“试验型”),其具体性能现还难以知晓。目前,3M82超声速反舰导弹,是俄罗斯最新装备的反航母“杀手锏”,性能好,威力大。3M82反舰导弹采用冲压喷气发动机,共高空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是世界现役反舰导弹的最高飞行速度),低空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是美国“鱼叉”和“战  相似文献   

2.
美国“伯克”级(DDG-51)导弹驱逐舰的建造计划始于70年代中期,是为替代90年代将退役的“孔兹”级和“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而实施的。该级舰武备有 MK 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两组(首尾各一组),可发射“标准”舰对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3.
<正>配有"助手"的核动力系统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多用途巡洋舰原本计划搭载用于核潜艇的VM-4型反应堆。通过核反应堆与2座TV-12型蒸汽涡轮机的组合使用,有望使该级舰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91000马力,  相似文献   

4.
670型(CI级)核潜艇的技术特点20世纪50年代末期,苏联海军开始研发第二代巡航导弹核潜艇。海军总司令部从所有设计局提供的方案中选定了第112设计局的技术方案,并于1960年5月9日委托该设计局负责设计。该设计局于1953年成立,曾设计过613型(W级)常规动力潜艇,这次是该设计局首次设计核潜艇。尽管如此,在总设计师伯罗毕耶夫的带领下,很快就完成了670型巡航导弹核潜艇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5.
资讯     
《军事文摘》2023,(11):4-5
<正>印海军计划采购俄制和美制反舰巡航导弹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4月26日报道,印度海军计划为水面舰艇和潜艇采购20余枚俄制俱乐部反舰巡航导弹,以及数量未知的美制鱼叉反舰巡航导弹。俄制俱乐部导弹是口径巡航导弹的出口版,该型导弹广泛装备于印度海军水面舰艇、潜艇,是印度海军十分熟悉且认可度很高的武器装备。美制鱼叉反舰巡航导弹将用于装备P-8I海王星反潜巡逻机,采购协议已获得美国务院批准的导弹出口许可。  相似文献   

6.
"巴库"/"戈尔什科夫"号航母1977年5月,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批准建造第4艘1143型舰("基辅"级,后改为11434型)的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该舰将不再搭载SUW-N-1反潜导弹,代之增加了SS-N-12"沙箱"反舰巡航导弹的搭载量,并装备了SA-N-9"长手套"近程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以及CADS-N-1"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等最新型防空武器。1978年2月,11434型舰正式列入苏联海军舰艇名录,命名为"巴库"号,同年12月26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动工。  相似文献   

7.
近来,在俄罗斯国家新闻网上披露了一条惊人消息:俄罗斯武器专家萨拉诺夫说,巴伦支海域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装载有22枚“花岗岩”超声速远程反舰的巡航导弹,也就是被西方武器专家称为SS-19巡航导弹。这种导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没有对付俄罗斯这种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虽然实力大减,但仍然拥有一支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下力量。目前,俄海军拥有各型潜艇80艘,其中核潜艇50艘,常规潜艇30艘,包括:战略核潜艇17艘,其中“台风”级(941型)3艘,“德尔塔Ⅳ”级(667БДРМ型)7艘,“德尔塔Ⅲ”级(667БДР型)5艘,“德尔塔Ⅰ”级(667Б型)2艘;巡航导弹核潜艇9艘,均为“奥斯卡”级(949А型); 多用途核潜艇24艘,其中“鲨鱼”级(971型)12艘,“维克多Ⅲ”级(671РТМ型和671РТМК型)8艘,“塞拉Ⅰ”级(945型)3艘,“扬基”级(667АТ型)1艘;常规潜艇30艘,其中“阿穆尔”  相似文献   

9.
过去几年间,公众的注意力己集中于苏联SS—20导弹对西欧的威胁方面。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另一种较少为人知道的导弹,同样严重地威胁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安全,它就是反舰巡航导弹。几乎在苏联海军的所有重要的空中、水面和水下的作战单位都装备有这种反舰巡航导弹。本文介绍反舰巡航导弹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大西洋作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将4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改装成为巡航导弹核潜艇,用来支持特种作战,以及提供大规模的精确常规对陆攻击能力。一旦改装完成,这些潜艇上的C-4“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将能够装载大量的“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并且将成为美国海军搭载特种作战部队的首选平台。同目前用来搭载特种作战部队的攻击型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相比,其搭载  相似文献   

11.
咨询园地     
读者周鑫问原苏联“奥斯卡”级攻击型核潜艇现役几艘?有哪些武器和电子装备?它攻击的目标是什么? 该级潜艇现役10艘(8艘Ⅰ型,2艘Ⅱ型),在建2艘。艇上装备有24枚SS-N-19舰舰导弹以及SS-N-15反潜导弹(由533毫米鱼雷管发射);SS-N-16反潜导弹  相似文献   

12.
巡航导弹核潜艇859型(EI级) 1956年8月26日,苏联政府下达了关于“设计建造巡航导弹核潜艇”的绝密命令,并将设计659型核潜艇的任务交给了第18设计局。总设计师由第16设计局的普斯钦切夫担任,后来由库里莫夫接任。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3,(3):42-42
北海舰队的“银川”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07)是中国海军现役的17艘国产第一代驱逐舰中的先行者,排行老三,首制舰为“济南”号(舷号105)。属于西方称之为“旅大”级的反舰型导弹驱逐舰。“银川”号导  相似文献   

14.
“弗吉尼亚”级是美国海军为应对冷战后威胁而专门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能够执行广泛的、全新的近海作战任务,具有强大的反潜、反舰、远程侦察、执行特种作战以及利用新型“战斧”巡航导弹精确打击陆上目标的能力。与那些在深海大洋等待与敌方战舰决斗的“前辈”们相比,采用自动导航控制设备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近海作战能力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海军已经装载了一种新型现代武器——Rif-M多通道舰空导弹(SAM)系统,该系统是由Altair国家研究制造协会和Fakel莫斯科设计局联合开发的。 该系统用于海军特遣部队的区域防御,抵御来自飞机、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反舰巡航导弹的大规模空中打击,……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反潜导弹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0年,第一艘“北极星”弹道导弹核潜艇加入美国海军。面对大洋深处的巨大威胁,前苏联海军立即着手制定新一代反潜战武器的发展规划,当年10月30日有关申请即获得部长会议批准。规划确定了“旋风”、“暴风雪”、“暴风”、“雪暴”等四型反潜导弹及多种新型鱼雷的发展项目。在反潜武器稳步发展的同时,建造中的几级反舰舰艇也变更设计准备用于反潜战。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初,苏联(下称俄)“台风”级核潜艇携带650毫米口径超重型反舰兼反潜磁流体推进线导鱼雷游弋于海上之后,引起统领北约鱼雷武器研产潮流的美国的震惊与不安。从此,美国一直因缺少反航母鱼雷这一雷种而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初,美国解除了航空母舰的“核攻击任务”,改为核攻击的“第二梯队”,而把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海上的第一核攻击力量。从1961年至1966年,美国先后布置了31艘“拉斐特”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构成对前苏联的新威胁。而当时苏联海军的作战思想还是以对付美国航母为主,只有“莫斯科”级的2艘舰为反潜型,其他一些舰艇上只是装备了一些反潜深弹发射器及投放架等反潜设施。因此,苏联对海军发展作了调整,开始研制建造新式大型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苏联率先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装备了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随后又在“无畏”级驱逐舰上装备了 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继苏联之后,美国的“标准Ⅱ”、以色列的“巴拉克-1”、英国的“海狼”、北约联合研制的轻型“海麻雀”导弹也相继装舰使用。  相似文献   

20.
阿利·伯克级ⅡA型驱逐舰是与后冷战时代美海军新战略“来自海上”相对应的最新锐水上战斗舰。它在舰型、动力装置等方面与Ⅱ型舰相比并无大的不同,但在舰艇结构和配置、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重新安排方面都作了重要改进,搭载、运用两架SH-60B/F LAMPSⅢ型“海鹰”直升机以强化对海攻击能。Ⅰ号舰“奥斯卡·奥斯汀”号(Oscar Austin DDG-79)和2号舰“罗斯福”号(Roosevelt DDG-80)于2000年服役,今年3~6号舰也将相继服役,并预定到2006年每年服役2~4艘,共计16艘加入现役,最终将建造29艘,超过Ⅰ、Ⅱ型合计艘数(28艘)。该级别的驱逐舰满载排水量9238吨,全长155.3米,主机为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30型燃气轮机,航速31节,主要武备是两座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合计96单元,可用于“标准”导弹、“海麻雀”导弹、“战斧”导弹和“阿斯洛克”导弹)、一座127毫米单管舰炮、两座MK-15型20毫米“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