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年,我家里请木匠干活,近半个月的时间,我和这些木匠师傅们在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他们是匠人,我帮下手,搬搬凳子,拿枚钉子,跑料进料。匠人的工作,让我肃然起敬,那就是他们的工作态度,绝对的一丝不苟。他们一把卷尺时刻放在上衣口袋里,不能放在别的地方,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如放在上衣口袋里方便,随手就可以掏出来。因为木匠的工作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尺子,只有放在这  相似文献   

2.
金秋送爽,迎来了又一个枫叶着红的季节,叶剑英元帅就是在去年的这个季节逝去的。我重读了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剑英传略》,为叶帅在我国革命斗争中光辉的战斗经历所激励,脑际里再现着“文化大革命”中叶帅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往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丛林里,我还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正激烈进行。“轰”的一声,新战士李军踏响了地雷。顿时,他的大腿血流如注,排长要背他下去,他却高声喊道:“把枪给我,我要坚持战斗!”由于流血过多,他牺牲了。这位年轻的战士是牺牲了,然而,牺牲岂止在战场,牺牲岂止是军人!下面让我们看看李军烈士  相似文献   

4.
1991年12月25日,走过了70余年历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宣告解体。晚7时许,苏联第一任总统(以前不用“总统”的称谓)、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端坐在数架电视转播机前,神情严肃地向全苏联、全世界发表辞职演说。演说结束后,他便开始办理最后一件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件公务,即向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移交苏联的最高机密——核手提箱。当戈尔巴乔夫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钢笔,准备在移交令上签  相似文献   

5.
"危言"劝人     
战斗即将打响 ,某部即将开赴前线 ,这时有一位干部企图找关系调离部队。他的一位战友非常严厉地对他说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在关键的时刻 ,你前进一步还好说 ,就算牺牲了也是一个烈士 ;如果你后退一步就是逃兵 !你愿意做一个万人唾骂的败类、千夫所指的罪人吗 ?”战友的话如五雷轰顶 ,使他猛醒过来 ,他毅然放弃原先的决定 ,跟随部队上了前线 ,在战斗中 ,他英勇善战 ,最后荣立了二等功。事后他对那位战友说 :“真是危言撼心哪 !我十分感谢你那番严词斥责 ,是你挽救了一个糊涂虫 ,创造了一个勇敢者”。这就是所谓的“危言劝人” ,就是在根…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我年轻时的半身照片,穿一件开襟唐装上衣,头发梳得光亮,表情严肃。我之所以珍惜它,因为这是1941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我用以向日伪机关申请“良民证”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连同那个“良民证”,伴随我度过了那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7.
正3月23日星期日阴一大早,就被宿舍外面打篮球的声音"叫醒",起床、洗漱、叠好被褥后,一群好奇的小巴郎怯生生地往我的卧室里看,"你们今天休息啦?"我这样问道,他们连连点头,发出哈哈的笑声。我赶忙招呼他们进来,给他们拿了些巴旦木、水果,刚开始他们还挺"客气",都说"不要不要",可是一个胆子大些的巴郎子带头吃了一颗后,瞬间,一包巴旦木就被"瓜分"完毕了,一个个的上衣口袋里、裤子兜里都被巴旦木塞得满满的。在他们中间只有一个12岁大的孩子稍微懂点汉语,其他孩子都是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相似文献   

8.
1986年,合众国际社在一篇关于叶剑英的评论中,称叶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领导人。的确,叶剑英元帅的一生艰难曲折,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他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英勇无畏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战斗品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超谋略和指挥艺术,早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初创时期,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9.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纪念我军80华诞的日子里,做了近40年军事新闻工作的我,曾采访过的多位开国将帅的崇高形象又一次浮现脑际。1992年春天,受解放军报社领导指派,我采写了北京市西城区驻军和人民群众共建“双拥模范城”的事迹。在此期间,有幸了解到徐向前元帅关怀他居住地——柳荫街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故事。如今,徐帅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那建造新时期“人山”的战略思想和光辉实践,却永远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0.
众 所周知 ,“海权论”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创立的。他在 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成为世界列强的“海军圣典”。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被称之为“2 0世纪的马汉” ,他在 1976年出版的《国家海权》一书成为“海权论”的又一经典之作。在中国 ,孙中山最早提出“海权”问题 ,他在 1919年撰写的《“战后太平洋问题”序》一文中曾指出 :“争太平洋之海权 ,即争中国门户权耳……人方以我为争 ,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 ?”但是 ,由于受“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海权论”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在…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曾煽动德国青少年起来战斗。他这样写道:“捕食的猛兽啊,眼睛里将再次发射出自由灿烂的光芒。”他不仅一直把德国青少年当作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而且还打算将他们武装起来,进行少年的“十字军”东征。  相似文献   

12.
在建场初期开荒、挖渠、排碱、造田的那些日子里,我们都还年轻,精力充沛,一天劳动十三四个小时,却还有剩下来的劲头搞活动,干出了不少趣事。小吴名咏,是我们连队里的“智多星”。他聪明好学,有主见.有点子, 有心计,平时爱哼几句诸葛亮的戏, 一开腔便是“山人我……”一天早晨.他独自一人坐在泉沟边发愣。我赶忙走过去问个究竟,他示意我脚步放轻些,不要出声有动静。原来他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雌雄一对鲤鱼在浅水滩上游弋。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连的排长赵大强什么都好,小伙子要个头有个头,要气质有气质,带起兵来呱呱叫,一句话说就是“盖了帽儿了”。可这么棒的一个人硬是找不到对象,原因在哪儿呢?原来这个赵大强是个有着10年烟龄的烟民,他那浓浓的烟味能把姑娘熏得头晕眼花呢!赵大强反正吹灯吹惯了,不觉得啥,还美其名曰:“我在等待,等待一个爱上淡淡烟草味道的姑娘。”可排里的战士却犯了愁。一  相似文献   

14.
他的办公桌第一个抽屉里,放着一张照片。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常会拿出来,捧在手里,仔细端祥。那是一张他和战友们在老山前线的合影,照片里面的人有几个已经牺牲了。他说:"我得记住那些战斗,记住这些战友。想到他们,我就不会止步。"  相似文献   

15.
“加伦”是瓦·康·布柳赫尔元帅在中国的化名,为苏联最早授衔的5位元帅之一。布柳赫尔是苏联国内战争英雄,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任师长、集团军司令及远东共和国军事部部长兼人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1924~1927年曾奉派前来我国,化名“加伦”,担任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总军事顾问、黄埔军校顾问组长,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战争。他的儿子、本文作者瓦·瓦·布柳赫尔曾多次对他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访问过许多和他父亲并肩战斗的战友,撰文回忆父亲在中国的片断。驻华苏联军事顾问团1924年秋,父亲所领导的那个驻华苏联军事顾问团中有好…  相似文献   

16.
4月的一天清晨,江西省横峰县石英矿家属区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东张西望地走进一户人家,从口袋里掏出了5小块金子,正准备高价脱手时,突然,几名公安人员破门而入,当场缴获了他身上随带的253.4克黄金,并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经了解,原来这位非法倒卖黄金的罪犯是铅山县石塘乡石塘村退伍军人雷胜亮。  相似文献   

17.
刘岩 《军事史林》2014,(4):46-48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不久前播映的《聂荣臻》电视连续剧,在第16集中段出现聂荣臻身着元帅礼服的镜头时,一句宏亮的旁白男声宣布:“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剧中把原本是“国家”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误称为“军队”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降低了我国元帅的地位,容易在社会上起到误导作用,特予匡正。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而他的对手——“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中国元帅与美国五星上将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生死角逐。  相似文献   

19.
五月的于都,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笔者来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江西省于都县县城老红军钟明家里。当笔者说明来意时,钟老喜形于色地紧紧握着我们的手。在客厅里,90高龄的钟老完全沉浸在当年长征的回忆中,他仿佛又回到了烽火连天、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他第一次参加战斗,是位于江西省宁都县的一个叫草鞋岗的地方,战斗打得异  相似文献   

20.
“那些战斗的场面是我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在韩明阳略显简陋的书房中,我与这位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轰炸英雄,如今著名的航空科普作家,相对而坐。在满屋子堆积如山的书的包围中,听他谈起了那场中国空战史上著名的一役,轰炸大和岛战斗。感觉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