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白驹,1903年6月生于海南琼山县。1926年初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秋,国民党陈汉光旅集中优势兵力,围剿苏区。冯白驹带特委机关、苏维埃政府和红军100多人在母瑞山上坚持斗争辗转近一年,最后在他带领下仅有26名干部战士胜利突围,建立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成立于 1927年9月23日,是一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考验,令敌人胆战心寒的人民军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远离中共中央的领导,独立坚持革命武装斗争 23年,前赴后继,红旗不倒,为琼崖人民的革命斗争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功勋。广州军区海防某团是琼崖纵队唯一保留下来的部队,是琼崖纵队光辉战斗历程的一个缩影,其前身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挺进支队, 曾先后打响了琼崖人民武装革命和琼崖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抗日锋火担重任 1945年,琼崖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我团是琼崖纵队唯一保留下来的红军团队。近年来,我们坚持紧紧围绕促进军事斗争准备、促进官兵成长成才,紧贴中心、聚焦基层、服务官兵,开设"琼纵电视台",在实践中积极拓展和提升电视台的服务功能,使"琼纵电视台"成为党委机关的喉舌、官兵精神面貌反映的窗口、官兵学习娱乐的阵地,有力促进了团队全面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受到了全团官兵的一致好评。突出重点环节,确保运转高效电视节目开播涉及摄像、写作、非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琼崖地区受到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早在1926年,全琼各地就相继成立了上百个县、乡农会和1000多人的农民革命武装。1927年9月,中共琼崖特委将各地的农民武装统一收编为琼崖讨逆革命军(11月改称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诞生了琼崖地区由我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海南解放,长期奋战在孤岛,经历了坚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相似文献   

5.
琼崖又名海南岛。它位于南海北部,面积为3万3千平方公里。岛上聚居着汉、黎、苗、回等民族,解放前人口有300多万,是我国第二大岛。 (一) 1926年春夏间,以王文明为书记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成立后,在农村中普遍建立农民协会,创办农民运动训练所,开展减租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各个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我创作《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前,我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工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我深入到琼崖革命老区调查研究和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篇题为《红色娘子军》的长篇报告文学,全文共2.5万余字,发表在1957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真实地反映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娘子军连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西征胜利76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召开"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和弘扬先进文化"座谈会,这对于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全面推动宁夏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这段光荣历史及其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宁夏是我们党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是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地方,是红军西征的主战场.在红军长征、西征期间,红25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曾先后途经、转战宁夏.数万红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贺龙、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以及著名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马海德,都在宁夏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西征的胜利,实现了巩固和扩大陕甘根据地,打击坚持反共的地方军事势力,发展壮大红军力量;向南打通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联系,接援其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团结东北军、西北军及一切抗日武装,发动少数民族起来革命,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权,促使西北抗日力量大联合,进而形成全国抗战新局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由井冈山“朱毛红军”发展起来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共和国的奠基石.“雄伟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相似文献   

10.
西北红军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长征,但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消灭大量国民党军,建立了比较巩固的陕甘根据地。创建西北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开展军事行动,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策应支援;建立群众基础,为壮大红军提供了力量源泉;培养干部骨干,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大批人才,西北红军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35年6月至1936年1月,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军长征在四川荥经县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荥经人民配合红军、广泛地开展了支援红军、参军参战等活动。如今,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该县人武部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作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伟大统帅,对于红军的正规建设有很多的指导和论述,主要有:重视发挥正规红军的作用;编制红军法规,以此来管理军队;注重从制度上建军,建立党领导红军和军事、政治、后勤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和加强教育训练以提高正规性;从红军实际出发,不要不适时宜的正规化,有力提高了红军的正规化水平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1935年8月,中央红军进入甘南后,党中央要求红军迅速占领以岷州为中心的洮河流域,并且要依靠这个地区,向东进攻,夺取甘陕边的广大地区,作为红军的大本营和革命力量的前进阵地.毛泽东认为,如果红军在这一带建立红色根据地,还有一个难以弥补的明显缺陷:这里没有我党领导的红军和苏区,广大人民群众尚未发动起来;另外,洮河流域的东岸虽然土肥水美,但西岸却土地贫瘠,若从这里向西将进入青海地界,回旋余地小,不利于主力红军的日后发展,红军究竟应该把革命的大本营建在哪里,成了困扰毛泽东的一个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高原上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是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60年前,红军在这里打土匪,除恶霸,建立苏维埃政权;各族人民拥护红军,支持红军北上抗日,谱写了许多军民团结的壮丽诗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族军民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又谱写出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新歌。1992年,马尔康被评为四川省  相似文献   

15.
马学棠 《政工学刊》2013,(10):71-71
红军建立初期,通讯方式和手段十分落后,只能靠通讯员传送命令,报告敌情,效率极低,时常会贻误战机。红军领导人都特别希望能尽快建立红军电台,成立自己的电台组织。  相似文献   

16.
王树增 《国防》2016,(9):73-80
1935年6月2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川北一座喇嘛寺庙里召开,史称"两河口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首先,由周恩来根据两军都已离开自己从前的根据地,现在红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的现实,阐述了选择新的根据地的必要条件和今后红军行动的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17.
红色娘子军,即琼崖"中国工农红军第2独立师第3团女子军特务连",于1931年5月在乐会县第4区成立. 女子军连建立之后,除了执行警卫任务之外,还参加了攻打文市、学道、中拜、分界等战斗,特别是在沙帽岭战斗中,配合主力部队歼敌"剿共"总指挥陈贵宛等100多人,缴枪100多支,使女子军连威扬全岛.琼东、乐会、万宁一带苏区的妇女受到鼓舞,更加积极要求参军参战.  相似文献   

18.
80年80件事     
(按时间顺序排序)1.人民军工的摇篮——官田兵工厂诞生2.中央军委成立军工局统一领导红军兵工生产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参观红军兵工厂4.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决定建立根据地兵工厂5.八路军、新四军成立军工部,加强兵工生产6.黄崖洞兵工厂--华北根据地最大的兵工厂7.突破白口生铁韧化技术,生产第一批无烟药8.开展赵占魁运动促进抗日根据地军工生产9.抗战胜利后东北建立完整的兵工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9.
长征中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到过哈达铺并开展重要活动,突显了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1935年9月,红一方面主力先行北上在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和为期一周的休整.哈达铺给处于艰难困厄之中的红军带来了胜利的希望,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夺取长征最后胜利的信心;哈达铺使艰难曲折的长征加快了进程,减少了无谓牺牲,为党和红军保存革命骨干和有生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哈达铺整编强化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长征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哈达铺整编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扩大了红军在陇南的影响,为红二、红四方面军再过哈达铺创造了有利条件.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中的"希望之地""胜利之地".  相似文献   

20.
石海 《军事历史》2006,(2):4-11
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中旬,红军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边界.蒋介石在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时才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意图不是南下,而是西进,进而判断红军"必沿五岭山脉,循肖匪故道,经兴、全西窜",于是急急忙忙调兵布防,企图"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围歼红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