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出门饺子进门面,是北方人的讲究,希望出门的人早早归采,来人能够久久长住。每当丈夫出海,张萍总会提前包很多饺子让丈夫带到舰上她说,要把对丈夫的思念和爱都包进饺子里。军嫂档案:张萍,海军东海舰队马鞍山舰政委石志斌的妻子,在丈夫两次护航期间,母亲因医疗事故瘫痪,女儿不慎脚踝骨扭伤,她都没有告诉丈夫,一个人默默承担,支持丈夫安心护航。丈夫航迹:石志斌先后参加第四批、第八批护航任务,历时365天,执行了接护"源祥"轮、千里驰援"富城"轮、对多哥籍叙利亚商船"哈  相似文献   

2.
公公罹患肝癌久病不愈,父亲惨遭车祸成了植物人,丈夫扎根海岛忙于工作,孩子呱呱坠地渴求母爱……当所有这一切,全部发生在舟山警备区某海防团政治处主任郑成峰的爱人丁升艳身上,"贤德好军嫂"的故事足以感动一城人。与丈夫相识、恋爱、结婚、生子的数年间,艰辛、曲折和坎坷铺了一路。熟悉丁升艳的人都说:"身为军嫂,她太坚强,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3.
军嫂是一个特殊的妇女群体。多年来,百万军嫂把对国家和军队的爱,化作全力支持丈夫建功立业、自强不息、为国分忧、躬身践行公民道德规范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具有时代精神的颂歌,展示了新时期军人妻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为巩固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编发一组来自河南省濮阳市好军嫂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事迹报道。愿读者从中领略到新时期军嫂群体的风采,看到她们奋斗奉献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正丈夫是战鹰的守护神,她则是丈夫的守护者因为她是护航军人的妻子,相隔几千里,她学会了独自面对寂寞。"放心巴,注意安全,我会等你回来"这是刘丽认识周祥亮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周祥亮珍藏在心底最温暖的话语军嫂档案:刘丽,南海舰队航空兵部队某飞行团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周祥亮的妻子,三亚市某公司销售员,为了  相似文献   

5.
军嫂大家庭     
黑龙江省军区某部的几十位军嫂来自祖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有教师、法官、会计师、工程师、警察等各种职业能人。她们为了支持丈夫的戍边事业.随军来到北国边防,在做好丈夫的后勤保障工作之余还组成军嫂为兵服务队,下到  相似文献   

6.
三口之家     
"家庭"这两个字对军人来说既是幸福的又是沉甸甸的。军人的特殊地位,注定和他们组成家庭不是那么简单,离别、期盼、寂寞、重逢、喜悦、心酸、失落……构成了军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口之家已成为家庭的主流组合,军人的家庭也不例外。本期主题《三口之家》,我们将这组难得的军人家庭团聚呈献给读者,并将浓墨重彩赋予军人的妻子,因为她们的承受和奉献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嫁给军人她们学会了忍受寂寞,因为丈夫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温情缠绵;嫁给军人她们学会了忍受相思,因为丈夫不会在你想念的时候适时出现;嫁给军人她们不得不鼓起品味平淡生活的勇气,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任。当决定嫁给军人的那天起,她们就面临着人生最大的挑战,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支持丈夫在部队担负的那份责任,军嫂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诠释着爱的真正内涵,她们才是我们特别值得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7.
由于海拔太高等原因,军嫂随军却不能随队,于是,在这“生命禁区”里就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女性部落”——“军嫂村”。 喀喇昆仑山、阿里高原、帕米尔高原,巍然耸立在中国西部。这里风雪弥漫,被称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的“生命禁区”。然而,在这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山脚下,却奇迹般地生存着一个“军嫂村”。 她们的丈夫在喀喇昆仑山、阿里高原、帕米尔高原无人区的雪域边关守卫,军嫂们随军到了雪山脚下,名曰“随军家属”,可此地距边防近则几百公里,远达上千  相似文献   

8.
春节前夕,在达州某预备役旅"我是如何当好军嫂的"座谈会上,该旅军运油料科科长杨永平的妻子支持丈夫、承受家庭磨难、独自求职应聘的感人故事,使参会的官兵和军嫂们为之深深感动、深受启发。他爱军营我爱他1998年初,美丽大方的涂文玉与风华正茂的少尉军官杨永平携手结为秦晋之好。婚后不久,杨永平受过重家庭负担和同龄人大把挣钱的影响,工作劲头比以前有所懈怠。但他热爱军营,眷恋成长的摇篮,矛盾心理相互交织。涂文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  相似文献   

9.
吴君羊 《宁夏科技》2002,(10):55-61
在南沙,我每天都看到举着鲜艳红旗的“军嫂”队伍登上高脚屋。时常看到身着雪白衬衫,胸前和背后印着鲜红的“军嫂”二字的军嫂们异常繁忙。她们满身热汗、满脸激情,为卫士们搬运补给物资、洗衣、补衣、种菜、做饭、拭泪、擦汗……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双拥”工作表彰大会上,一位美丽的军嫂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已婚后19年,历尽艰辛,不改初衷、坚持把对军人深深的理解和崇高的敬意化作对丈夫国防事业无怨无悔的支持,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执著地为丈夫撑起一片晴朗天空的感人事迹,与会军地领导无不感动落泪,代表们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这位军嫂的崇高敬意、她,就是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相似文献   

11.
李丽 《中国民兵》2008,(12):59-59
编者:如果说军人是树干,那么军嫂就是树根。她们站在军人的背后,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军人无上的荣誉,默默用柔情和坚韧写下一曲曲动人的歌。这是一封军嫂的来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军人的理解和爱,她只是许许多多军嫂中的一位,在强大的国防后面饱含着无数军嫂的爱,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女性致敬!  相似文献   

12.
北峪村有个好军嫂,为支持丈夫服役,16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丈夫家的3位病重老人和3个先天性痴呆的兄弟,夫妻分别成为部队功臣和地方模范,受到团中央和全国妇联领导接见……这个寻常故事在河南省西峡县传为美谈。 爱的力量让她无所顾忌,毅然走进“苦难家庭” 1988年春,在空军某部当兵的王益探亲时与本村姑娘张荣产生了爱情,张荣特别喜欢这个诚实有为的年轻士兵。张荣父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热播电视剧《书香门第》之际,河南省方城县也传颂着一个类似电视剧主人公妻子摔成植物人4年后,靠亲人爱心使其复苏的动人故事。与电影故事不同的是,本文主人公是一位军嫂,她的丈夫是一位抢险负伤的军人,病人一躺不是4年而是20多年。 1969年3月,原武汉军区某部在中原某地野营拉练中一匹驮炮弹的军马意外滑入山沟,两箱炮弹与军马被卡入岩缝。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军嫂,她默默支持丈夫的军旅事业"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当了一名军人;我热爱部队,所以我选择一名军人丈夫;我热爱部队,所以我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这是刘洪兰与人聊天时经常说的话。1992年,经人介绍,刘洪兰与方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军嫂也步入了下岗的行列。怎样才能帮助她们早日摆脱无业的困惑,妥善地安排好她们的工作和生活,解除她们的精神负担和生活压力,使军人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6.
去年,被泰安市推荐为受山东省表彰的“十佳好军螋”范爱青,是一位普通女性,是千万个戍边官兵中年轻军嫂。自进了这个军人之家的大门,她就承受了那么多的艰辛.然而这个瘦弱的军嫂,还是撑起这个家.让远方的丈夫服好役、尽好忠。  相似文献   

17.
诗人郭小川说: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近年来,来队的官兵女友有增多趋势,她们被官兵们称作"准军嫂",有的借住在战友或老乡处,有的住在招待所,有的住在部队家属院。这些来队的"准军嫂"和军嫂一样,或小住数日,或长住十几天,和军人男友大大方方地出双入对,十分惹眼。这无疑给部队  相似文献   

18.
日前,山东省巨野县决定,为“韩素云式的好军嫂”陈凤芹办理农转非户口,并安排到乡政府工作。这是该县拥军优属工作的又一实际行动。 陈凤芹是巨野县陈集乡人,1995年被巨野县和荷泽地区评为“十佳军嫂”。她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队建功立业,含辛茹苦,积劳成疾后,仍用单薄的身躯顽强地支撑着多灾多难的家庭,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  相似文献   

19.
当新一代军人正与时俱进谋打赢,叱咤演习场时,在他们的“大后方”,一批批不甘平庸的知识“巾帼”勇敢地走上经济主战场,以她们的能力和素质,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在人才济济的首都北京,在高级写字楼、IT高科技园区等一些知识密集型的岗位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靠智慧创造的奇迹,靠果敢编织的精彩故事,靠真诚塑造的亮丽新形象,越来越显著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赞誉。这,就是京城“白领”军嫂。  相似文献   

20.
春节期间,军嫂许菊茴从浙江不远万里,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军分区看望在某边防站当站长的丈夫宋建新。刚到哨所,丈夫就要带队出去巡逻,许菊茴只好站在哨楼旁与丈夫挥手送行(图一),默默地看着丈夫远去的背影。 许菊茴的到来,不仅活跃了孤独哨所节日的气氛,而且还是战士们的好教员、炊事班的好帮手。她把全部时间都用来为好学的战士补习功课(图二),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