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绝大部分陆地和海洋充满了人类浓厚的生活气息,只有2块地区显得冷漠、荒凉,那就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南极洲和北冰洋。地域荒凉,但人类并没有对此冷落,一个个考察站在南极建起,一支支考察船队在北冰洋破冰行进。  相似文献   

2.
郝云丽  刘锦安 《兵团建设》2013,(16):100-101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牛羊",这是十师一八五团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一八五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出境口处。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总面积907.9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86公里。  相似文献   

3.
5月27日,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5国高官在格陵兰岛举行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北极领土归属争端。这是北冰洋沿岸5国争夺北极领土资源的最新举动。5国在声明中说:“我们将根据国际法采取行动……确保保护和保存北冰洋脆弱的环境。我们计划一道努力,包括通过国际海洋组织,加强现有措施,并且推出新的措施,改进海上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只在北冰洋上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拥有辉煌海军历史的海洋大国,俄罗斯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海军强国”梦。随着俄罗斯国力的逐渐复苏。俄罗斯武装力量已经走出前苏联解体后的低谷,开始重新勾画全球战略,并特别关注北冰洋和印度洋这个前苏联时期国家利益所在的两大洋。如今,虽然俄罗斯海军今不如昔,但随着海军力量的加强和提高,俄海军开始为前出北冰洋和印度洋做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金石 《环球军事》2010,(1):41-41
2009年11月10日,美国海军对外,公布了其“北极路线图”,宣布将在2011~2015财年内,配合海岸警备队和其他机构,整理出适合在北冰洋进行军事活动的水面舰艇、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数据,为部署水面舰队打下基础。这是近年来美国针对北极变暖采取的最新动作,也向外界发出了美国海军进逼北冰洋的强烈信号,通过该计划,美国海军的“大绿色舰队”将染指北冰洋,为争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打头阵。  相似文献   

6.
《当代海军》2007,(10):5
加拿大总理8月10日在加北部的雷索卢特湾发表声明说,加将在北极地区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其中包括该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深水港,加强在北冰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深水港将建在巴芬岛的南尼斯维克镇,建成后将为北冰洋巡逻舰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边陲草木春     
郝云丽  刘锦安 《兵团建设》2012,(Z2):122-123
农十师一八五团是1962年"伊塔事件"后组建的边境一线农牧团场,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出境口处,西北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86公里,素有"西北边境第一团"之称。辖区总面积907.95平方公里,下辖23个农业及企事业单位,其中1 1个农业连队呈"一"字形自北向南沿阿拉克别克界河分布,全团总人口3533人,在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英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了北冰洋的军事重要性。然而,由于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一般水面舰船根本无法靠近。因此,美国海军利用潜艇远航北极地区的尝试一直在悄悄地进行。1946年,美国海军派出"阿图尔"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侦察北极地形,但"阿图尔"号潜艇在冰下潜航尚不足180米,其潜望镜就被冰块撞坏了,只得无功而返。1947年夏及1948年夏,美国海军先后派出"帆鱼"号潜艇及"鲤鱼"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1952年,美国海军又派罗伯特·麦克韦西艇长率"(鱼工)鱼"号潜艇远航探测北冰洋的冰下情况,但只在北冰洋潜航8小对(航行20海里),就不得不掉头返航了。"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列装后,其潜航能力超长的特性终于为美军进入北冰洋腹地提供了绝佳的前提条件。而且,作为一艘全新的核潜艇,它还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氧气及饮用水,这更为美军决定派其远航北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不过,由于有前4次常规潜艇北极探险失败的教训,美国一直对远航北极持慎重的态度。随着冷战气氛越来越浓厚,核潜艇试航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上的需要。因此,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派遣核潜艇秘密远航北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开始后,美苏冷战已进入白热化,原子弹、氢弹亚阵以待,全世界笼罩在核恐怖的阴影之中。在北冰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快就开始了。1954年,美国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人想到了利用北冰洋进行水下核袭击的有利条件。1958年,美国海军首次在北冰洋水下进行核潜艇穿越  相似文献   

10.
防务     
俄罗斯计划在北极 建永久军事基地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中心9月8日发布通告说,俄罗斯计划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亚群岛为北方舰队建设永久性军事基地,以实现俄罗斯对新西伯利亚群岛的常规化巡逻。近日,俄罗斯北方舰队派出舰艇编队在北冰洋地区巡航。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当代海军》2009,(11):8-11
“北冰洋”号船员离奇被蒙面人殴打 悬挂马耳他国旗的“北冰洋”号载重4000吨,长97米,是一艘在马耳他注册的货船,船上15名船员全部来自俄罗斯。7月23日,这艘货船装载价值1300万美元的原木从芬兰出发前往阿尔及利亚,原定于8月4日抵达阿尔及利亚北部港口城市贝贾亚卸货。但是在原定抵达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北冰洋”号却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2日,一支俄罗斯考察队进行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大胆的北冰洋水下考察。考察队成员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和杜马议员格鲁兹杰夫等3名政府要员。在北极厚厚的冰盖上,考察队凿开了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洞口,放下了2艘载人深潜器:"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和平一号"率先抵达深达4261米的北冰洋海底,在黄色沙砾构成的海床上插上了一面高1米的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并留下一个密封舱,里面有考察队和国家杜马给后人的信件。寒冷的北冰洋最近突然成了俄罗斯与西方新的冲突点。  相似文献   

13.
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从北极点潜至北冰洋洋底并在那里插上金属国旗,俄总统普京亲自给科考队员打电话表示祝贺。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凯西随即发表声明说,虽然俄罗斯科考队在北冰洋海底插放了俄罗斯国旗,但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看似平静,实则已经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14.
1984年9月27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派出考察队,前往南大洋和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在南极洲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那年年底,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舰载机部队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于志刚有幸担任海军某型直升机机长随考察船编队出征南极。  相似文献   

15.
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其东临太平洋,北抵鄂霍次克海,东北到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总面积5036千米2。其中择捉岛面积最大,3139千米2,其10余处海湾中的多处可停泊大型舰船。北方四岛在二次大战前为日本所有,二战末期被苏军  相似文献   

16.
北极是冰雪覆盖的一个极地地区,主要由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北极群岛等组成。在我们的印象中,这里是一块非常纯净的土地,有很多的北极熊和海豹、鲸等出没,是野生动物生活的乐园,但自从2007年以来,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却开始觊觎这块纯净的土地。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长期从事世界地缘政治军事研究的南京政治学院—系尚伟教授。  相似文献   

17.
北冰洋 鸽灰色的天底,流冰四伏的海面。 一支庞大的船队蹒跚地开行着。这就是大名鼎鼎的PO-17护航队。美英盟国拼“血本”组织的一支北极航线船队,斯大林和苏联寄予很大希望。 希特勒入侵苏联后,作为反法西斯盟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给予苏联支持和援助。 运送战备物资给苏联的途径共三条:一是通过波斯湾和伊朗的铁路;二是通过日本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的太平洋航线;三则是北极航线。主要物资只能通过北极航线运往苏联。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为了支持苏联战场,盟国在北冰洋开辟了一条秘密航线。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北极航线上的血雨腥风却依然在人们脑海中萦绕……PQ 与 QP1941年6月22日5时30分,希特勒德国未经宣战,就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战争初期,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西部边境60多个机场同时遭到猛烈轰炸,半天之内损失飞机1200余架。为了支持苏联战场,盟军统帅部决定在战火尚未烧到的北冰洋海区,建立一条北极航线,用以运输各种作战物资。很快,以英国商船为主体的运输船队在战舰护卫下,出现在北冰洋上。这些商船的甲板  相似文献   

19.
1927年12月14日,国民党政权对境内苏联领事机关发动挑衅性攻击之后,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最后断绝了外交关系。只过了一年多,1931年9月18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满洲”)之后,1932年12月1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裁军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颜惠庆同苏联人民外交委员M.M.李维诺夫交换了关于两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信件。中苏外交关系长期断绝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敢于悍然侵略中国的原因之一。蒋介石最后明白了这一点。为回应中国社会各届的要求,南京政府被迫发展两国经贸、文化关系。1934年三月北京国立图书馆开设了俄文书籍处,并决定与…  相似文献   

20.
1984年9月27日,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派出考察队,前往南大洋和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并在南极洲建立一个科学考察站。”现任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部副师职副参谋长的于志刚,时任驻青岛海军某部飞行一大队副大队长,有幸担任海军某型直升机机长随考察船编队出征南极参加考察建站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