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人。他的国防经济学说可以概括为五点,即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要配合一致,实现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战备要互相渗透,兼顾平战需要,力求军民结合;国防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力求自给自足;武器装备的研究与生产要有所区别,贵研究而慎制造;国防建设特别是某些军事工业应以国营为主,兼用民营。  相似文献   

2.
郑艳 《军事历史》2003,(2):72-75
台湾的国防建设是台湾国防史上的一件大事,晚清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1836—1896)在台湾的办防卓有成效。他在台湾的国防建设,折射出他的国防思想。本文试从刘铭传办防的具体行为出发,来探究他的国防思想,以加深对刘铭传和近代台湾国防建设的研究。一、整体性国防思想过去,对刘铭传在台湾办防的研究,往往只注重他加强台防的一些具体军事措施。殊不知,刘铭传在台湾的国防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养兵办防,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着手,力求提高台湾整体的和综合的国防力量.这是他在台湾国防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的主题。政治…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3,(1):54-5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表了(《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国防政策和近两年国防建设情况,再次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相似文献   

4.
蒋百里(1882-1938),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浙江海宁人。自幼才思敏捷,17岁中秀才,19岁入杭州求是书院。他生长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代,眼见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国防不振,萌发了国防救国的思想,决心弃文习武。1901年东渡日本,1905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1906年去德国实习军事。学成归国后,终身致力于国防建设理论研究,撰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相似文献   

5.
张云  薛小荣 《国防》2004,(8):4-6
邓小平国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的科学指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邓小平开创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新道路、新境界,实现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国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同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在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实践中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以和平性、防御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国防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主流,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国防思想的始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邓小平国防思维方法,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国…  相似文献   

6.
著名军事家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早年留日赴德学习军事,后又多次出国考察欧美军事。他一生以军事教育和国防建设为不贰职志,著有《军事常识》、《国防论》等力作,对近代中国的国防建设颇多贡献。本文专就蒋百里的御日国防思想作一初步考察。一、御日国防思想的产生清朝末年,政治黑暗,军队腐败,国防虚弱。自鸦片战争英人叩关,中国边衅大起,西方列强对丰饶而孱弱的中国,无不想吞而食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从地理上看,列强中侵略中国最方便的莫过于沙俄和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的国防观,是毛泽东国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周恩来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国防建设实践中,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理论和观点。深人研究周恩来的国防观,对于正确理解和贯彻邓小平新时期的国防理论和江泽民关于加强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加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蔡锷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蔡锷军事思想经历的时间较短,但内容颇为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是蔡锷军事思想中最精彩的内容,它涉及国防建设各个层面的诸多问题,已经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真理性和时代开拓性。1.关于国防战略问题国防战略问题,无论是蔡锷所处的近代,还是现代,均是国防建设的首要问题。蔡锷在理论上阐述这一问题,属于当时中国首创。虽并不俱全,但十分深刻精辟,对后世影响极大。首先,国防战略根源于国家战略。蔡愕指出:“国于世界,必有所以自存之道…  相似文献   

9.
方宁  李小燕 《国防》2003,(4):4-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防法制建设作为国家法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依法治理国防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识的情况下,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为了加快国防建设的进程,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国防法制建设,提高国防建设法制化水平。 一、健全国防立法体制,促进国防领域主要社会关系的法制化 法律的直接作用在于调整社会关系,当一种  相似文献   

10.
杨杰将军是中国近代的军事国防战略家、爱国主义者、无畏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曾任国民党蒋介石的总参谋长、陆军大学校长、教育长、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等职,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杰所处的时代,外患不绝,社会动荡,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国防建设,写了上百万字的国防理论书文。本文对杨杰国防思想进行一些探讨,以挽怀烈士忠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政策发布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表了《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介绍中国的国防政策和近两年国防建设情况,再次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白皮书全文约3万字,分为前言、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武装力量、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国际安全合作、军备控制与裁军等部分,是中国政府自1995年发表《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以来,第4次发表有关国防的白皮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国家和军队的伟大实践中,以战略家的睿智和气魄,深刻洞察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在国防功能、国防战略、国防建设、国防斗争等方面都有过精辟地论述,提出了深邃的思想主张,并且形成了系统的国防建设思想。关于国防功能论的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期国防建设的中心任务一一实现国防现代化。并提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要结合中国实际,把国防力量发展纳入综合国力发展的轨道,把发展科技放在国防建设的关键位置,把“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作为建设强大国防的中坚力量,把积极稳妥改革作为不断增强国防建设的生机和活力,等等。这些思想结晶,是他呕心沥血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进行斗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是我国未来国防斗争的建设实践的指南。  相似文献   

14.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国防斗争与国防建设实践中,对我国国防理论作出了伟大贡献,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我国国防行为的自卫性、人民性和防御睦等本质特征;确立了我国国防决策中国家利益的最高原则;阐明了我国国防斗争中综合国力较量的基本特点;指明了我国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作理,男,1958年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现任石嘴山市市长、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该同志任现职以来,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国防动员工作创新发展,认真履行抓国防动员工作的第一位责任,潜心钻研国防理论,精心谋划国防发展,倾心推动国防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009年,该同志被兰州军区国动委表彰为“国防动员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7.
邓磊 《国防》2016,(3):18-21
加强战略规划,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我国历来重视国防领域的规划计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战略高度加强国防领域规划计划的领导管理,有利于提高国家统筹国防建设发展的能力,确保国防建设发展的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国防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保障国防建设、国家安全和战争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30年来,学界针对国防经济建设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着力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防经济科学理论体系,着力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国防》杂志将突出十六大精神的宣传,深入研究十六大精神对国防建设的指导意义,研究如何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怎样才能使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更好地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服务,以及如何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在国防建设领域实施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迟浩田阐述中国国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1996年12月10日上午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讲演时,阐述了中国的国防政策。迟浩田在讲演中说,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4项内容:第一,巩固国防,抵御外敌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这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这也是1982年颁布的中国现行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职责。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也就是说,在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但这种防御是积极的,不是被动挨打的消极防御。第二,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这是中国国防建设的一个基本点。中国坚持将国防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力求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都能兼顾到平时与战时、民用与军用、当前与长远的利益需要。为了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