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二师党委将以“六个一工程”建设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六个一工程”分别是:丰产丰收工程;自营经济工程;致富带动工程;素质达标工程;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民主管理工程:  相似文献   

2.
顾慧 《兵团建设》2007,(12):I0001
农二师三十四团位于库尔勒市东南部210公里处的铁千里克镇,是农二师塔里木垦区防风挡沙的前沿阵地。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屯垦戍边,将亘古荒原建设成了沙漠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小康连队建设、减轻职工负担、拓宽增收渠道、关注困难群体……新时期,农二师各级党正委以实际行动建设着屯垦戍边新型团场。  相似文献   

4.
坚定不移地走三化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思想观念创新、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口支援兵团、强化戍边功能这四个支点,找准力矩,加长力臂,加大力度,撬动农一师这个传统农业大师,真正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大转轨,农业经济向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大转型,屯垦戍边向屯城戍边的屯垦理念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0月)目录前言一、建立与发展二、职责与体制三、开发与建设四、维稳戍边与促进民族团结前言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战略举措,也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6,(7):17-17
农八师一五○团党委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全团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屯垦戍边一手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认真执行“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在抓好生产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民兵建设。近几年来,无论是民兵组织建设、武器管理、征兵工作,还是参加边境管理和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很大成绩。(石占堂)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06,(12):30-31
兵团屯垦戍边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会议召开11月27日,兵团屯垦戍边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屯垦戍边理论研究工作,开展屯垦戍边基础理论研究,总结屯垦戍边实践经验,推动屯垦戍边理论系统化,为各种应用性、实践性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独立的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离不开团场思想政治工作为其“保驾护航”。团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要求.为团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人才支撑,更好地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服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兵团党委从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结合兵团实际提出的战略任务。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党委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实践中,在思想、组织、经济、队伍四个方面作了充分准备,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运华 《兵团建设》2006,(7):22-24,26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举措,体现了新疆区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与创新性,体现了加快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担当起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这一历史进程中,兵团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屯垦戍边的综合实力会大大增强:与此同时,这一重大发展时期,对兵团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以担当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为己任,以学习、宣传、激励、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身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标为己任,以“向上推,往外打”向世人宣传、展示兵团的新形象,提高兵团的影响力为己任,进一步理清思路,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15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聂卫国在农二师三十一团生态林工程现场考察时,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他神情庄重地说:“兵团不但是屯垦戍边、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也是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造福子孙,兵团人义无反顾地与大自然顽强抗争,勇敢地担起了生态建设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处边境的实际,农十师将采取七大措施促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走过了辉煌的一甲子,又迎来了再创辉煌的新甲子金秋十月,五彩缤纷的绿洲大地迎来了兵团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翻开西域2000多年屯垦的历史,最为耀眼辉煌的是兵团屯垦戍边的60年。兵团的屯垦戍边走出了历史上屯垦"一代而终"的藩篱,屯垦戍边事业代代相传。兵团的屯垦戍边是化剑为犁、和平发展的典范。屯垦戍边使命赋予兵团人既屯垦又戍边的双重角色。1954年10月,17.5万名军人集体转业,投入到  相似文献   

15.
跨越2004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第二个50年的起步年。  相似文献   

16.
屯垦戍边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历代屯垦戍边的经验教训,从国家和边疆地区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国防军队建设理论,通过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经济开发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吴珍  李全玲 《兵团建设》2011,(11):26-27
兵团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党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北边防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党领导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探索把握屯垦戍边内在的发展规律,对于新时期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开创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塔克拉玛干东北边缘,天山支脉玛扎山南麓,坐落着一个朴实而祥和的重镇一双丰镇,农二师三。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团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连连喜获丰收,双丰人奏响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新乐章。  相似文献   

19.
兵团的基础在基层,主要载体是团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任务的明确,对于实现兵团”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农十师地处边境,如何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本文作如下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城镇化,事关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全局。要实现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转变,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推进城镇化,是中央根据屯垦戍边事业需要对兵团提出的首要任务、长远大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城镇化成为"三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增强屯垦戍边事业凝聚力,迅速改善提升职工居住条件,加快转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聚集现代文明,解决过去多年存在的团场留不住人、职工队伍不稳定、基层连队"空壳化"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团场城镇化发展要有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