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五师八十四团五连职工李俊超2002年秋天终于舒了一口气,70亩加工番茄、40亩制种玉米加上40亩小麦均喜获丰收.年终兑现时,他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不但还清了2001年2万多元的欠账,自家还有5万多元的收入.  相似文献   

2.
4月11日,河南省孟县禹寺村,一片欢腾。该村民兵陈安臣损款2万元修建的水泥路,剪彩通行。陈安臣近年来承包了村办砖瓦窑,年收入1万多元。今年3月,他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南阳机场,韩国商人金正雄马上就要登机了,可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却不知何时丢失了,包内不仅有2万多元美金,更重要的是有保障他顺利往返的护照。正当他焦急万分之时,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国民兵将他的公文包完整无缺地送了回来,演绎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响水县响水镇苗寨村民兵营长王发时,人老实,心眼好,由于非常实在讲诚信,作出的事有时候让人又感动又感到“另类”,被人们称作“憨营长”。不久前他干的一件“憨事”就让人啧啧称赞。几年前,王发时妻子患乳腺癌,看病负债5万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 2004年,镇武装部帮他引进几头良种母猪自繁自养,当年还债1万多元。养猪  相似文献   

5.
7月2日,笔者走进九师一六八团北区十连职工彭建新家的养殖场,他正在和几位职工一起,忙着从车上卸下苜蓿草料。彭建新在承包他60亩身份地的同时,积极参与多种经营,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多元增收致富能手。去年,彭建新组织31位职工,成立了一支暖气安装和外线维修队,参与新建楼房的暖气安装和布线、维修工作。安装队创造产值180万元,他带领的职工人均增收1.5万元。  相似文献   

6.
过去打猪草喂猪,如今种猪草喂猪。黑龙江省依兰县愚公乡民兵李海波,利用紫花苜草粉替代精饮料养猪,获得成功,收效可观。他2004年种植紫花苜草300亩,确保生猪出栏320头,年收入5万多元。此间,他在畜牧科技人员指导下,种植了90亩紫  相似文献   

7.
面对熊熊大火,他15次冲入火海,与火魔殊死搏斗,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14次奋力抢救,成功救出1名小女孩,抢救财物价值3万多元——  相似文献   

8.
刘亮红是湖北省钟祥市中山镇人,他头脑聪明,在当地乃至全市范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几年来,他依靠科技和信息,加大投入培育山核桃、桂花等名贵苗木走上了致富路。仅2006年就出售各种名贵苗木6万多株,获纯利14万多元。刘亮红曾当过兵,复员后在广东、湖南闯荡多年,帮人种过花卉苗木,积累了很多养花种草的经验。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不仅使他积累了人生财富,也积攒了一笔资金。于是,刘亮红于2004年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和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全镇第一家花卉苗木繁育场。先后投资30万元  相似文献   

9.
绿柳在微风中摇曳,鸟儿枝头鸣叫。一位目光炯炯,脸上漾溢着青春光泽的退伍军人,身背工具箱,走在乡间小道上。他就是梅河口市城南乡民兵连长金斗万。金斗万入伍前,看到大部分农民都买了家用电器,可是,使用保养能力差,坏一件就得到几十里外的城里去修。交通不便,农活又忙,农民修家电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入伍后,金斗万在部队积极参加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刻苦钻研电器修理技术,他花了350多元钱,买了  相似文献   

10.
8年前,人们对“信息”二字还不十分敏感的时候,在苏北涟水县石湖镇有个叫王飞马的青年民兵已在信息的世界里驰骋了。首先,他抓住了一条信息,花2000元办起了家庭胆红素作坊,仅年把时间就获利2万多元。后来,他又获得信息:因市场疲软,胆红素价格暴跌,便立即停产,免遭了数千元的经济损失。信息,使他兴利除弊。他呆不住了。他,带着诸多想法,自费到安徽、浙江等地走访  相似文献   

11.
群仙过海     
熊惠生植树造林技术高湖南湘乡县中沙乡民兵熊惠生,1978午从部队退伍后,利用所学的造林技术,帮助那些田多人少的山区农民植树造林。由于他甘于吃苦,技术好,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仅6年时间,他个人获纯收入8万多元。(成书林)  相似文献   

12.
龙年刚过,我们到江西橡胶厂了解情况。厂领导提供了一个数字叫人惊叹不已:近两年,该厂民兵为企业增收节支52万多元。为此,原省委书记万绍芬在一次会议上指名道姓表扬江西橡胶厂民兵。最近,我们访问了厂长兼党委书记辛明全。他兴奋地说:“厂里民兵能够为企业经济效益做贡献,与《中国民兵》引路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2月19日,江西铜鼓县棋坪乡营业所的退伍军人吕细良偷盗1万多元营业款,在婚礼举行之前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吕细良,现年25岁。从部队退伍回乡后,分配在铜鼓县农业银行棋坪营业所任信贷员。他工作勤快。深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所领导外出时,他常被指定为临时负责人。然而,他为什么一夜之间变  相似文献   

14.
民兵连长胥永光种植平菇3年总收入近10万元的喜讯,在四川高县麻柳乡村民中传颂着。人们都夸他是科学致富的标兵。去年他被聘为省科协会员。胥永光起初想靠孵小鸡致富,因不懂技术,遭到了失败。1983年他从报刊上获知生产平菇可以致富的信息,决心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从科学技术入手。他用卖猪的100多元钱,到外地学习12天平菇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新都县龙安乡,提起同心村的殷绍明,人们会交口称赞这位老复员军人创业不简单。 1979年春,殷绍明决心组织一批青年办厂的想法得到了乡、村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于是他向30多户亲友借了5000元钱办起了仅有24平方米6个工人的铁器小厂。他自任厂长兼采购。他善经营,懂管理,当年全部还清借款,还赚500多元钱。 1982年,他转向生产家具。他挑选了47名技术工,生产出的时新的家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一年工厂净得利润近3万元。  相似文献   

16.
他面对新世纪即将开启的大门,却没能迈进去.溢然病逝;他没有留下令人羡慕的财产,却留给家属1万多元的欠债;他没有豪迈的誓言,却把忠诚留给了党和人民,他就是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原武装部长邬国华。 1987年,邬国华转业后到安仁镇政府工作。组织上安排他任镇团委书记后,他主动挑起武装工作的担子,把在部队所学的军事技术用在抓民兵预备役工作上,成为武装部长的得力助手。他潜心研读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知识,积极探索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新路子,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一流  相似文献   

17.
黄平。男,现年37岁。1968年入伍,历任农场管理员,大米加工厂厂长,1985年任现职。黄场长是凭着自己的一股闯劲成功的。在他当管理员时,农场每年亏损4万多元,下属大米加工厂、酒厂面临倒闭,职工工资发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他不是牢骚满腹,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农场亏损的内外因素和市场信息作了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群仙过海     
淡水养珍珠吉林省桦甸县东崴子村民兵连长花成才1985年从南方引进人工养殖珍珠技术,进行淡水养殖实验成功,3年时间收入3万余元。1987年他又带领14个基干民兵共同养珍珠,当年每人收入2000多元。今年他准备联合更多农户,进行大面积珍珠养殖。(张运通王来春)  相似文献   

19.
被当地农民誉为“鸡司令”的辽宁省建昌县巴什罕乡戴杖子村基干民兵张树军,带领玲垅塔、石佛等10个乡镇的100户农民依靠养鸡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996年民兵张树军看到养鸡也赚钱,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鸡舍,购进2000只鸡雏。很快,他的鸡发展到8000  相似文献   

20.
姚光启是闻名遐尔的“军旅企业家”。从1982年初开始,是他带领姑苏保健茶厂(即9757工厂)的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奋斗六年,把原来由20几名随军家属、几间破房和3万多元债款组成的磨镜片厂,发展成为现在拥有300多名职工,8000多平方米厂舍,237万余元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