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没想到短短两天时间,我就挣了几千元。"5月21日,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二连哈萨克族牧工达带汗告诉笔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冬今春,一四三团引导职工利用冬闲进厂务工,种植温棚蔬菜,发展养殖业,开店创收……今年1月至3月,全团实现职工增收1854.9万元,职均多元增收4980元,人均1812元。这只是一四三团职工多元增收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促进团场职工增收历来是九师一六一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六一团大力推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全团一线职工广开思路,2013年实现职均增收1.5万元。畜牧养殖:大户带小户一六一团十连职工匡新民是该连养牛第一人,他的育肥牛舍,每年都会迎来各连的养殖大户前来参观、取经。十连连长马伟告诉笔者:"匡新民十分注重科学饲养,按科学配方将油渣、棉粕、玉米等饲料制成混合饲料,牛吃后长膘快、肉质鲜嫩,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七师一二五团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师党委关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文件精神,采取以政策搭台、技术引导、能人牵头的举措,使第三产业成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仅庭院经济收入一项就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团23个农业单位实现了一连一品目标。政策搭台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一二五团是七师优质棉花种植、机采棉加工生产基地,2012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机采棉花加工厂,今年,又投资4500万元再建设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增强了  相似文献   

4.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13年,二师党委提出投入民生资金25.2亿元办好"十件实事",明确了团场职工增收1.44亿元、职均增收3668元,农牧家庭人均增收2950元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增收,再实现团场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让团场职工群众享受良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还要让职工兜里有钱。二师从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自营经济、特色林果、二、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开辟出一条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持续增收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3月5日,笔者从八师一四八团劳动力管理站获悉,截至目前,该团冬闲外出务工的职工达到了1241人,实现创收1485.4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近几年,该团在职工增收方面,实施结构调整转移一批、工业园区就业一批、城镇化带动吸纳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创业技能培训一批、劳务经纪输出一批,职工创收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政策对路,引燃职工增收热情3月4日,正在喂猪的该团八连职工徐茂禹,笑呵呵地告诉笔者:"团里这几年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苑     
王帆 《兵团建设》2005,(12):30-31
农四师职工庭院经济增收2700万元;农十三师制定哈密大枣国家行业标准;发行快讯;绿洲短波;标题新闻。  相似文献   

7.
进入4月,河南省对口援建十三师柳树泉农场的大棚水蜜桃上市销售,预计产量可达400吨,实现净利润300万元,种植大棚的职工人均可增收3000元。近年来,团场紧紧抓住河南援建的大好机遇,利用光热资源丰富和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数据●完成投资3.6亿元,解决了38万居民和4.5万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完成投资8.8亿元,实施了23个通营连公路项目建设,新增里程1323公里。●完成投资4600万元,实施了60个团场卫生公厕和40个团场环卫设施建设。故事一路通,百业兴。路是团场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职工群众生活出行、增收致富的基本条件之一。五师八十七团三连哈萨克族职工木拉嘎子,对通连公路带给自己的方便有说不完的感受。今年刚满50岁的木拉嘎子,是土生土长的团场人,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土地。以前由于他承包的土地不通公路,农机车辆不方便开进地里,致使他种植的番茄不能及时拉出,  相似文献   

9.
讲述"这么多招商引资企业在团场落户,为我们提供了打工增收的好机会,我和妻子每年利用冬闲打工,能挣到将近3万元呢。"2月9日,六师新湖农场新旺社区职工梁齐兵满意地对笔者说。梁齐兵和妻子承包了70亩土地,近几年,一到冬闲他们就去团场招商引资企业昌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地膜车间当操作工,夫妻俩每月能挣6000多元,这额外的收入,让一家人日子较从前宽裕了不少。近年来,新湖农场始终坚持把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作为保障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六师土墩子农场逐步通过"少数人承包土地,多数人务工养畜"的经营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由单一的种植业增收模式向多元增收模式转变,让更多的职工群众走"大田赚钱、圈内抱金、工厂领薪"的多元增收之路。发展自营经济土墩子农场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收入。目前,团场自营经济从业户数已达480多户,占总户数的47%,人均收入3040元。土墩子农场仅有耕地7.5万亩,为确保职工增收,该团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职  相似文献   

11.
增收七法     
促进职工多元化、快速持续增收,既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这是四师七十八团各级干部达成的共识。该团党委制定七项职工增收新举措,确保今年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目标实现。培育职工多元增收新亮点。利用团场与浩新中天山旅游公司联营开发牧区旅游项目,预计接待徒步登山、漂流的旅游人数达20万人次,为团场职工从事旅游服务业搭建就业增收平台。以吸纳新增团场富余劳动力到旅游区从事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12.
广厦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53年,原名农七师一建。公司总人口3757人,职工1322人,其中项目经理3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90人。资产总额5807万元,生产用固定资产966万元,各类大中型机械设备310台(辆),总功率9267千瓦。主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兼营锅炉安装,石油工艺管线和电气设备安装及公路、水利工程施工。下辖15个工程项目部、独山子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04,(5):46-47
十件实事暖民心 农四师六十三团党委一心一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2003年办了深受职工群众称赞的十件实事: 投资385万元,修建团场公路;投资1260万元用于危旧房改造,受益315户;投资130万元,完成"连连通"有线电视工程;投资445万元,铺设防渗渠22公里;为职工减负202.4万元;补贴职工种地贷款利息12万元;补贴职工种草养畜费3万元;补贴职工水费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笔者从农四师六十二团获悉,2011年该团实现生产总值4.05亿元,职均收入达3.18万元。就在10年前,该团积欠债务高达1.72亿元,发展举步维艰。10年间,六十二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全团干部职工从困境中崛起,完成了一系列嬗变。调整结构做优一产"去年,我种植的50多亩酿酒葡萄纯收入15万元。要不是种葡萄,我根本没办法供3个孩子上大学!"六十二团一连种植户吴金华感慨道。在六十二团,和吴金华一样依靠种植葡萄过上好日子的职工越来越多,葡萄成了职工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几年前,团长魏新平提出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这一想法时,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六十二团有常住人口1.9万人,耕地只有8万多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水平低始终制约着团场经济发展。经过深入调研,魏新平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在金岗循环经济产业园新疆宇硅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门岗工作的八连哈萨克族青年努尔安别克·木孔算了一笔账:"我在工厂打工,月收入2500元。我老婆管理1座葡萄大棚和5亩露地葡萄,年收入有3万元。我和老婆下班回到家里还可将家里的60只羊喂养一下,一年也有2.5万元的收入。有打工的收入,有大棚的收入,有露地葡萄的收入,还有养羊的收入,加起来家庭总收入超过了8万元。"这是四师七十三团实施"一家多业"工程、实现职工多元增收的一个真实镜头。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     
林园连召开"双思双知"演讲会农二师二十五团林园连近日召开"双思双知"演讲会,激励职工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知足常乐,知恩图报。职工燕本初原来靠低保金生活,是连队一大困难户。去年,连队党支部和他共同制订了"两年脱贫计划",党员为他垫付2万元生产资料费用,连队领导跟踪指导服务,燕本初种植的番茄单产9吨,纯收入2万余元,一举摘掉"贫困帽"。(王占新)  相似文献   

18.
一师八团五连的刘合东,今年35岁,经过8年的辛苦努力,已从一个打工仔发展成为连队有名的农机大户。刘合东老家在河南新野。2003年,他携妻子和两个孩子从老家来到八团五连承包土地。2006年,团场实施精准播种,他开始从事机务工作,先是给连队的农机驾驶员打工。熟能生巧,没几年,刘合东也成为一名技术娴熟的播种机手。2009年,团里鼓励职工购买大型农机具,他自筹资金3.9万元,购买了一台"824"型拖拉机,机械化的种植给他带来了生产效益和收获,家庭连年增收。随着兵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对机械的需求增加,今年他又投  相似文献   

19.
姚剑敏 《兵团建设》2001,(12):35-36
谈起农五师八十一团扭亏为盈、职工全部脱贫、团场发生巨变,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提起团长冯焰,正是他带领一班人勇于改革,把职工群众挂在心上,才使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统计数字表明:全团6.51万亩棉花,在遭受特大风灾的情况下,总产籽棉2402万公斤,皮棉单产140.5公斤,实现社会总产值1.8亿余元、利润2170万元,劳均收入10747元,全团无一户职工亏损挂账;为410户职工进行了危旧住房改造,有264户干部职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  相似文献   

20.
他长相平凡,唯有那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使人印象深刻;他不善言谈,却时刻把职工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头。他就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农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李长武。6月4日,李长武来到职工任洪基的棉田,检查蚜虫病害。田管期间,连队加强棉田技术管理,李长武深入连队的每一块条田,检查棉苗长势,及时给职工提出田管建议。七连职工任洪基种了70亩棉田,去年收入近10万元,他常说,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