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推行三民主义,一生呕心呖血,矢志不移,创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的一生与澳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孕育缘于澳门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以后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县)翠亨村。翠亨村与澳门同属香山县,距澳门仅35公里,船行半天就可以到达。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孙达成,青年时期就在澳门学习裁缝,以后又在板樟堂街一间外国人开办的鞋店当工人。孙中山从小就跟随父亲和哥哥,来往于翠亨村和澳门之间。因此,他与澳门早就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2.
“援闽粤军”是孙中山先生亲自组建的一支由革命党人掌握的武装力量 ,是国民党最早的“党军”。在孙中山的呵护、裁培下 ,援闽粤军在福建成长、壮大 ,建立了闽南护法区 ,并最终打回广东 ,推翻了桂系军阀的统治。孙中山适时调整政策 ,为援闽粤军的生存发展争取相对宽松的环境 ,孙中山是援闽粤军的总军师和“后勤部长”。  相似文献   

3.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著名爱国将领贾伯涛之子贾元平先生应邀参加了举世瞩目的建国五十周年庆典。笔者记下贾先生这次不平凡的经历,以飨读者。贾元平先生的父亲贾伯涛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民主革命,是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学生、同事和亲密朋友。1924年,贾伯涛与徐向前等著名将帅一起成为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一期学员。1926年前后,他接替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衔至三星上将。1978年,贾老先生在美国病逝,骨灰迎回北京,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同志曾亲自到机场迎接。在八宝山革命公…  相似文献   

4.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 这是黄埔军校的校歌。80年前,孙中山先生同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1924年6月16日,第一期招募的499位各地的爱国热血青年集合在操场上,肃立聆听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建立革命军队……挽救中国的危亡。”自此,它揭开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幕。  相似文献   

5.
陈勇  宫虎家 《华北民兵》2013,(10):17-17
近年来,河北省滦县人武部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紧密依托本地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在探索全民参与国防教育的方法上走出了新路子。2011年6月,滦县龙山公园被民革唐山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捐赠了全球第51座孙中山先生铜像。该县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挖掘港北起义纪念碑、詹天佑铁路桥、辛亥滦州起义纪念祠等红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列入全民教育体系,先后制定了《滦县国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其近40年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军事思想占有很大比重。他不仅在陆军方面的贡献卓著,对海军建设也很有战略思想建  相似文献   

7.
戴艳丽 《国防》2007,(1):75-77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这是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哀悼蔡锷将军时所写的挽联.句中提到的班都护和马伏波,分别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班超及马援.  相似文献   

8.
与其他国家为战舰命名的习惯做法有别,在中国近现代海军史上鲜有以人名舰的。但曾有过两艘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战舰——以先生的号命名的“中山”号炮舰和以先生的字命名的“逸仙”号轻巡洋舰。如今,“中山”舰已家喻户晓,而“逸仙”舰却还鲜为人知,甚至有不少人将两舰混为一谈。在此,我们不妨拂去历史的尘埃,去追寻掩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前,这是二所国共合作的革命的军事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黄埔港的长洲岛上,故適常称为“黄埔军校”。该校从1924年6月开办至1927年4月间,先后  相似文献   

10.
中山舰是一部“立体教科书”。世上没有第二艘战舰,像中山舰这样,让亿万华夏儿女魂牵梦绕、思恋动情。被誉为“一代名舰”的中山舰经过护法运动、孙中山先生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保卫战。沉没于武汉近郊半个多世纪来,摩肩而过多少东流水。在国人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两所闻名中外的军事学校,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创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这两所军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曾称颂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映辉,彼此竞美的。”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革命军队的摇篮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最初决策创建黄埔军校的是孙中山。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几十年,因…  相似文献   

12.
鉴湖女侠     
在杭州西湖西冷桥东头附近,有一座精工制作的塑像。塑像高2.7米,用汉白玉雕成。年轻的女性,头梳发结,上穿大襟衣裳,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插腰,右手按剑,扬眉注视着前方风景如画的湖光山色,姿态十分端庄英武。大理石的基座正面,镌刻着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的题字:“鉴湖女侠千古”。  相似文献   

13.
综观孙中山的一生,其主要活动和贡献,是他始终不懈地运用军事手段,打击清王朝和军阀势力,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颇有特色而又影响广泛的军事思想。本文仅就辛亥前孙中山的北伐军事策略作一论述,以纪念国共合作北伐70周年,并望引起大家对孙中山军事思想研究的关注。 (一) 早在香港求学时期,孙中山与朋友经常聚谈的内容,就是抨击清王朝的暴虐统治,谈起他的同乡前辈洪秀全,孙中山称之为反清第一英雄,很为之没有成功而叹惜,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许,畅言反清。可见,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初始,与太平天国的反清斗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研究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名人小故事     
郭为彬 《华北民兵》2011,(12):63-63
孙中山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转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时机东山再起。有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4个人打麻将娱乐。不巧,被孙中山撞见了。他们自知犯错,一阵惊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面对如此尴尬场面,孙中山不但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84年前题写的“航空救国”与现在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愿望。我们应本着公允之态度、科学之精神、创业之热情、破旧之勇气,谦虚而谨慎地借鉴他国经验,诚实而坦然地面对过去,踏实而智慧地运筹今朝,激情而客观地憧憬未来。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一位了解世界大势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一生与革命战争相伴,对国内外战争作过许多论述,虽不系统,却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观。研究孙中山的战争观,有助于更完整地理解孙中山思想体系。本文拟就此做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护法运动是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生涯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他组建真正革命武装的开端。由护法演化而来的闽粤和粤桂战争则是自袁世凯暴毙至全国性军阀混战爆发前后(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的一场比较大的局部战争。本文拟探讨和分析这两场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局,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一)孙中山南下护法和援闽粤军的组成1917年夏天,袁世凯的继任者黎元洪和段棋瑞,在各自背后列强势力支配下形成“府院之争”,导致张勋复辟。段棋瑞削平复辟,俗任总理,拥冯国湾为总统,拒绝召集国会和恢复民元约法。视约法与国会为“共和国之命脉”…  相似文献   

18.
罗援 《环球军事》2011,(21):1-1
在人类近代史上有两个普遍被看好但尚未被证实的预言: 一个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以洞察世界的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指出:“所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海权问题也…昔日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也……”.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孙中山先生实行“以俄为师”方针的具体成果。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是这支军队区别于当时中国其它军队的主要标志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的重要保证。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后,中国工农红军把这一制度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广大,使之成为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是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先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自创建兴中会以后,领导多次武装起义,结果都失败了。辛亥革命后的十余年间,他依靠军阀打军阀,同样未取得革命的成功。其中,依靠陈炯明的失败,对他打击最大。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1920年以后,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总结历史经验,最终使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本文着重论述孙中山在创建革命军队中,共产国际对他的影响和帮助。一、共产国际建议孙中山建立革命军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早就注视着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给予深切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