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程广中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代表,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魔王,两人所发动的战争相隔近一个半世纪,但这两场战争失败的轨迹十分相似:曾一度横扫欧洲大部,建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因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略俄国、苏联...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人眼里,冬天永远是站在俄国人一边的,1812年莫斯科的冬天击败了拿破仑,1941年同样是莫斯科的冬天击败了希特勒,俄罗斯的"冬天战争神话"几乎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可1939年发生的欧洲最冷的冬天却让俄国人在世界面前显得异常尴尬。  相似文献   

3.
1805年12月2日,法皇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同俄奥联军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会战。法军奋战五个小时,即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一次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恩格斯在评价这一军事历史事件时说:“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战争还存在,这次会战就不会被忘记。”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战役之一的英伦空战发生1940年夏。当时,希特勒法西斯侵略魔爪伸向了英国。对于英国来说,这是面临一个多世纪前拿破仑进攻英国的威胁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危机。由于英国孤军奋战而且准备不足,形势岌岌可危,丝毫不容乐观。希特勒也看到了这种对英国极为不利的局势,认为这时的英国已不堪一击,德国在西方没有可以和它争霸的力量,便准备转移兵力东击苏联。为了避兔两线作战,首先在政治上拉拢英国,诱  相似文献   

5.
双面拿破仑     
苏石 《环球军事》2013,(14):71-71
英国专业作家弗兰克·麦克林恩撰写的《拿破仑传》,是一部“纪史”性著作,侧重于“冷漠”纪实。这本书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西方在拿破仑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作者还专门去考察了拿破仑的出生地一科西嘉岛,发掘潜伏在拿破仑心灵深处的种种“情结”的根源,并应用当代西方极为流行的心理历史分析方法,揭示了拿破仑作为一个人的人格两面性。  相似文献   

6.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内部反希特勒人员曾几次刺杀希特勒,都未能成功。1943年3月13日中午,希特勒乘飞机到前线视察。趁希特勒午餐时,反希特勒人员巧妙的将一枚炸弹安放在希特勒的飞机上。这是一枚特制的炸弹,形似方形容器,一条金属线拉着撞针,金属线一断,撞针就会撞响底火引爆炸药。在炸弹的包裹里装有硫酸,只要触动一个小小的按钮,硫酸就会流到金属线上将线腐蚀断。午饭后,希特勒登上飞机时,一名反希特勒人员机警地启动了炸  相似文献   

7.
希特勒对于希特勒,笔者想专门对此人说上两句.希特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受害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鼓动者、发起者,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缔造者、领导者,是纳粹德军的指挥者,是战犯,是元凶,是恶魔.不管20世纪军事史、战争史如何书写,都无法回避希特勒,无法忘却他的存在和他所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8.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希特勒向东侵略扩张、解决德国"生存空间"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德国早有吞并其野心.1938年慕尼黑会议之后,德国实施"绿色方案",于1939年3月1 5日,侵占了捷克本土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次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相似文献   

9.
拿破仑战争,是指1799年一1815年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同欧洲反法同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的总称。在这期间,拿破仑亲自指挥的战役有60多次,几乎是所向披靡,创造了战争史上许多奇迹。恩格斯称赞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对这一战争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拿破仑战争获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具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位体态优雅、肤色滑润、身高不过五尺七寸的小个子,是当时最可畏的巨人,在欧洲的军事、政治舞台上纵横驰骋,扬威近20年,令不可一世的各国封建权贵几乎都匍伏在其脚下称臣纳贡,有人这样形容:拿破仑“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这非凡业绩是怎样建立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是,拿破仑造就了一支忠实于他的、充满斗志和豪气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称雄一时的拿破仑,以战争手段几乎踏平了整个欧洲,但在1812年征讨俄国的战争中,60万大军生还的不足3万人,拿破仑的这个克星就是俄国著名军事家库图佐夫。 年少有为,平步青云 1745年9月5日,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生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拉里  相似文献   

12.
二战秘闻     
希特勒的手如同蛇一样冰凉1940年11月12日,我同莫洛托夫一同走进了柏林帝国办公厅希特勒的办公室,这是我第一次在近处见到希特勒.我们走进办公室时,只见希特勒一人坐在一张大写字台后面批阅文件.觉察我们进来,他马上抬起了头,急速起身迈着碎步向我们迎来.我们同他在房间的中央相遇.  相似文献   

13.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大力开展军备竞赛,建造各种新型军舰和潜艇是摆在德国海军面前的头等大事,希特勒和海军元帅雷德尔希望建造一种新型超级战列舰来重振德国海军的雄风,希特勒也是个“大炮巨舰主义”信奉者,对巨型战列舰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1812年6月6日,拿破仑率50万大军渡过维斯拉河开始了对俄国的入侵。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和奋战,部队大量减员,于9月15日进占莫斯科。但迎接法军的是一座空城、饥饿和即将到来的严寒,从而使其无法在俄国久留。10月19日,拿破仑率余部11万  相似文献   

15.
1937年,苏联花费300万卢布巨资,从纳粹德国谍报部门买下了一份情报。这份要价不菲情报夺去了功勋卓著的军事指挥家和理论家、苏联红军创始人之一——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生命。 国内战争结束后,图哈切夫斯基官居要职,十分重视对未来战争的研究,写下了许多军事著作,创立了大规模使用坦克、机械化步兵和航空兵实施大纵深战役的理论,被称为“红色拿破仑”。1936年,根据图哈切夫斯基的建议举行了一次大规模战略演习,旨在制定苏联遭希特勒军队进攻时积极反击的方法和手段。他亲自撰写的《目前德国的军  相似文献   

16.
四十五年前的9月1日,法西斯德国大举入侵波兰,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是怎样作出入侵波兰的战略决策的?今天重新探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特勒从1933年上台起,就蓄谋通过战争实现德国垄断资本对外侵略扩张、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的狂妄野心。但是,他真正把发动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出在某个确定的时机发动战争的决策,应该说是在1937年。这年11月5日,希特勒在对三军总司令和外交部长等  相似文献   

17.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18.
战争轶闻     
拿破仑不拘一格用人才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讲年龄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拿破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感有志不在年高。在拿破仑的将帅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马尔蒙26岁时就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35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30岁升为少将,35岁获元帅衔。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  相似文献   

19.
犬救拿破仑     
那是1815年的一个黑夜,拿破仑从其流放的厄尔巴岛秘密出逃,慌忙中在一块岩石上滑了一跤,跌下黑黝黝的海水里。不会游泳的拿破仑被海浪打得浮浮沉沉,连连呛水。黑暗中,营救拿破仑的人弄不清他在什么地方,急得团团转,不知所措。幸而等在海上接应拿破仑的小船上的一  相似文献   

20.
犬救拿破仑     
在1815年的一个黑夜,拿破仑从其流放的厄尔巴岛秘密出逃,慌忙中在一块岸石上滑了一跤,跌下黑黝黝的海水里。不会游泳的拿破仑被海浪打得浮浮沉沉,连连呛水。黑暗中,营救拿破仑的人弄不清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