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多维修需求点、多维修任务和多维修保障单位的动态调度问题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调度时刻的维修力量动态调度方法,设计了基于滚动时域的常态触发兼顾特殊事件触发调度时刻原则、基于调度时刻的多任务类型划分方法、基于优先级的多维修任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方案生成及求解方法,逐步优化维修保障力量的动态调度方案。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迅速、精度高、稳定性好、高效、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军事信息系统的作战任务推演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事件序列的、较为完备的高效任务推演方法。论述了基于层次化分解的任务表达机制与实体化策略;针对保障数据定制问题提出了面向任务的时空数据应用模型,以任务最小需求为准则对一体化时空数据集进行多维筛选,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详细讨论了时空事件序列模型的定义及其在军事任务推演中的数据驱动模式;结合具体仿真实例进行了应用探讨。原型系统的实现证明了该思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军事任务计划执行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资源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资源缓冲区的军事任务计划预测调度算法。算法首先基于平台有效资源功能向量进行任务—平台分配,分配过程中通过调节平台有效资源功能向量,获得不同的平台资源缓冲区分配方案;然后基于NSGA-Ⅱ算法框架对军事任务计划进行多目标求解,进而获得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文章通过仿真算例对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求解资源不确定军事任务计划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Multi-Agent敏捷卫星动态任务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敏捷卫星的特点和卫星多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敏捷卫星任务规划问题,基于Multi-Agent理论构建了任务分配模型;针对敏捷卫星任务规划初始方案调度中卫星资源失效的情况给出了敏捷卫星动态任务重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诚信机制的可解约合同网任务分配方法,设计了招投标机制、可解约合同网协议以及招投标、评标策略;以敏捷卫星任务规划调度问题为例通过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军事云环境下联合指挥资源调度优化问题,综合考虑了多部队任务需求,多目标优化,多部队资源竞争等约束条件,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及方法,建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信息扩展博弈的资源调度模型及方法,提高了资源调度效率,兼顾了多部队利益,增加了联合作战效益。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天基预警系统资源调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面向导弹预警任务的天基预警系统中的低轨卫星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预警任务的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预警任务规划与分解方法以减少任务对资源占用时间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问题的约束满足CSP调度模型;针对该模型变量多、解空间规模庞大的特点以及对求解算法时效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局部解空间跳出机制的改进型遗传算法MGA.仿真表明该模型与算法在给定时间内能够得到满意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7.
SpaceWire网络混合路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星上系统总线多元性导致的星载网络接口和协议不能标准化的发展瓶颈,基于SpaceWire总线协议,通过将静态路由(时间触发)与动态路由(事件触发)机制结合,实现了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共用网络。静态路由完全遵循SpaceWire-D协议,在保证确定性传输的同时,通过启发式调度算法首次实现了多时间窗并行调度,并提出利用最大公约数法设计时间窗,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动态路由通过对随机事件和载荷数据分配优先级,实现传输路径冲突时对紧急任务的优先处理。在OPENT中搭建网络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路由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静态路由时段网络吞吐量较现有调度算法有明显提高,动态路由实现了紧急事件优先传输。  相似文献   

8.
针对星上系统总线多元性导致的星载网络接口和协议不能标准化的发展瓶颈,本文基于SpaceWire总线协议,通过将静态路由(时间触发)与动态路由(事件触发)机制结合,实现了控制数据和载荷数据共用网络。静态路由完全遵循SpaceWire-D协议,在保证确定性传输的同时,通过启发式调度算法首次实现了多时间窗并行调度,并提出利用最大公约数法设计时间窗,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动态路由通过对随机事件和载荷数据分配优先级,实现传输路径冲突时对紧急任务的优先处理。最后在OPENT中搭建网络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路由机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静态路由时段网络吞吐量较现有调度算法有明显提高,动态路由实现了紧急事件优先传输。  相似文献   

9.
基于概念模型的仿真模型调度决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真模型调度决策是实现仿真结果合理、可信、可用的重要环节。界定了模型调度决策问题域,引入了模型调度序列表示决策结果,提出了基于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概念模型的模型调度决策法,分析了防空作战仿真模型调度决策示例,为解决舰艇作战仿真模型的调度决策提供可行办法,对复杂军事问题仿真模型调度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军事领域文本中存在大量军事实体信息,准确识别这些信息是军事文本信息提取和构建军事知识图谱的基础性任务。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RoBERTa预训练模型、跨度和对抗训练的标签指针网络的融合深度模型(RoBERTa-Span-Attack),用于中文军事命名实体识别;然后,采用了一种基于Span的标签指针网络,同时完成实体的起止位置和类别的识别任务;最后,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加入对抗训练策略,通过添加一些扰动来生成对抗样本进行训练。在军事领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军事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相较于BERT-CRF、BERT-Softmax和BERT-Span,在识别准确度上具有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灰色模型,并结合已有数据对未来5年门诊病人人均医药费用进行了比较预测。对预测结果给予了解释,这些数据可以为医疗保险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火控输出机是介于雷达和火炮之间的重要环节,在系统规定周期内,通过共享存贮器接收主机送来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加速度数字量.完成数据插值、粗精分离.输出机在插值输出时与主机同步,并设计两种复位信号标志,手动复位和加电复位,使软件根据复位标志判断是否使火炮归零.火控输出机在火控系统中担当重要角色,它可根据火控主机解算后传输来的数据准确将火炮定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武器装备备件订购决策的目标和常用方法,并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及关联度分析法,提出了在军用备件订购工作中费用目标预测的应用方法,以及提高预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灰色预测GM(1,1)模型及其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GM(1,1)模型及其适用性判断方法,针对GM(1,1)模型中背景值的取法,提出了一种自动寻优定权的改进措施,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芘丁醇的光学压敏涂料氧猝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芘丁醇为原料制备的光学压敏涂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它们的荧光特性,考察不同激发光波长下压敏涂料的荧光特性及氧猝灭系数。结果表明:以芘丁醇为原料制备的压敏涂料的氧猝灭效果明显,其氧猝灭系数高达55%。涂料的荧光特性受激发光波长的影响很大,就同一受激态发射区464nm峰而言,用290nm的激发光比用364nm的激发光的氧猝灭率高出21.3%。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武昌造船厂在企业质量文化中,继承和拓展优良传统,牢固树立"100 1"的质量理念,采取特色管理活动,结合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把质量文化理念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企业管理中落地生根,促进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和产品实物质量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从几方面论述了"4+1"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军事基础教学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军事基础教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火炮初速量测是火炮进行弹道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灰色理论探讨火炮初速预测问题,既有利于提高火炮射击精度的修正,又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火炮初速测量雷达的使用操作和改进设计。针对火炮初速随机变化的特点,基于灰色理论中的GM(1,1)模型,构建火炮初速灰预测模型,确定预测结果精度检验方法。最后通过一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估计理论这一数学基础的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由于其本质上的非线性,导致估计性能严重依赖观测精度,在大噪声背景下,收敛慢,甚至发散.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数据预处理算法.该算法不需要数据的概率分布、一二阶矩等统计先验知识,而是通过生成具有较强规律的数列,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滤除背景噪声;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用于目标运动状态求取,解算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用传统的方法预测主动力装置在不同破坏半径下的生命力 ,存在所需数据量大、不易预测、准确性不高等缺点 .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预测了舰船主动力装置受到武器攻击时在各种破坏半径下的生命力 ,方法简单易行 ,结果准确可靠 ,为决策者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