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咀嚼苦涩     
有人说,能吃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苦嚼成甜。我很欣赏这句话。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光能吃苦还不行。有苦即吃,把苦难堆积在肚子里,一定会影响自己用心去做事。若能吃苦,又能把苦嚼成甜,岂不更有利于我们去做好百事?胆,可谓苦矣。越王勾践则能日日卧薪而尝,不为所苦,却因其苦而志更坚,就是因为他能把苦嚼成甜。当兵可谓苦矣。有爬冰卧雪、巡逻放哨的苦旅,还有想家不能回、思亲难相见的苦情。可为什么我们依然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攻坚不累、奔袭不疲呢?就是因为我们把苦嚼成了甜,当兵当出了军人的铮铮铁骨!南沙孤岛上的战友,因为能把苦嚼…  相似文献   

2.
告别故地,远赴他乡,来到这火热的军营。从一名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必须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一个人如果缺少精神的支撑,即使物质上再富有也只是个空壳。人生要经历的很多,但如果缺少了苦难的磨砺,那么,他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先吃苦。要靠吃苦来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不能放松自己,一旦松懈,那你就输了。对自己要求低,人生目标不明确,那你的一生也许就颓废了。  相似文献   

3.
在黄海边,有一群被人民群众亲切赞誉为"海上钢铁长城"的军人。他们就是辽宁海警一支队的官兵们。辽宁海警一支队十年风雨,十年征程。在这个英雄辈出的集体里,每一天都演绎着至真至诚的故事,每个  相似文献   

4.
一提"富二代",人们就会联想到"晒富、‘烧’钱、飙车、败家"之类。可说起"富二代"下士郑甫仁,熟悉他的人都竖起大拇指:特别"阳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郑甫仁入伍短短四年多,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带兵人,胸前接连佩戴上3枚军功章。这3枚军功章,不仅是郑甫仁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见证,也映照出了一个"富二代"士兵火样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说当兵不易,甚至可谓苦矣。可苦在人生中是常有的,如果一个人能把药当糖吃,把苦瓜当西瓜吃,把苦嚼成了甜,那么他最终就拥有了战胜艰难困苦的能力……本期主题《苦中作乐》,我们的战士虽有爬冰卧雪、巡逻放哨、艰苦劳作的苦旅;还有想家不能回、思人难相见的苦情,可为什么他们依然精神抖擞?脸上依然绽出笑容?就是因为他们把苦嚼成了甜,当兵当出了滋味!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是兵们把苦嚼成甜的过程,把苦嚼成了甜,吃苦而不觉苦;才能在苦中作乐、进取不止……——编者  相似文献   

6.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习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重申了"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词,亲切的话语、殷殷的期待、郑重的嘱托,激励着每一个人发扬奋斗精神,向着新的一年前景目标力搏激流、奋楫笃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民军队将聚焦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正不想起床,总想在暖和的被窝里多待一会,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每一天的第一个愿望。就在前不久,新闻播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叫早一族"——群早晨容易赖床的人们为了能强迫自己起来互相叫早。"生活"的编辑们就属于这一族,不同的是大家只是叫同一个人。祁编辑就是一个喜欢赖床的人。据说他有三个闹钟,每个闹钟的闹铃都很刺耳,就算这样,他还是经常起不来!所以每次出差,王主编总会提醒大家叫祁编辑起床。  相似文献   

8.
说起"王大勺",连队官兵就会笑称其为"胆小心细武艺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王大勺"是连队对炊事班长王少波的昵称,从当兵第二三年就掌管了炊事班的大勺,这一管就是5年,厨师等级从初级晋升到了中级,但大家都说他比高级厨师都高级。官兵盘中餐的口味一天一个花样,大家见到王少波就说:"‘大勺’辛苦了!"每当此时,他都会笑呵呵地说:"为人民服务!""大勺"有个毛病就是爱骂人,看不惯浪费,看到有人浪费,劈头盖脸就骂:"再浪费,泔水桶里捞出来再让你吃了!"全连战士都怕。为了让官兵吃的好、吃的营养,"大勺"刻苦钻研技能,定  相似文献   

9.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4,(8):56-56
幽默的妻子 一个被汽车撞伤的人两天都没有苏醒过来。 到了第三天,他才缓缓地睁开眼睛。他看看四周,含糊不清地问:"我这是在天堂吗?" "不,亲爱的。你只是在它附近呆了一会儿。"妻子回答。 抢银行 两人抢银行,回家后其中一个说:"今天可发了!来,点一下抢了多少钱?" "别忙了,等明天看一下报纸就知道啦。"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你在重庆三峡广场看到一个正在文明执法的城管队长,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原来他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个"最美微笑战士"。现如今当年的战士已经脱下军装换上制服,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第十三集团军某装甲团战士盛于峰,因一张"最美微笑战士"的照片,而感动中国。时光荏苒,6年匆匆而过,许多读者都在关心他,打听他,借用一句歌词,就是: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相似文献   

11.
正"党员嘛,就是要从心里想着比别人多吃苦、多承担责任、多为企业作贡献,这样从行动上才能主动走在前,作表率。"3月11日,一师电力公司输变电工区党支部书记李德军一边带领检修技术人员忙活,一边对笔者说。自去年以来,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经常深入基层,解决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5月,公司开始实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党支部制度,7名成员  相似文献   

12.
正在位于中蒙边境的六师北塔山牧场,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受人尊敬的人,他被牧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佳克斯乌路——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一个对事业入迷的人,是一个勤奋的人,是一个肯于吃苦的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李梦桃。"人应该有奉献精神,尤其是年轻人,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调研发现:一部分干部因为"怕出事"而不愿"多干事",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这一现象值得警惕。的确,"干事"与"出事"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干事"容易遭忌妒,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多干事"容易得罪人,怕被人"穿小鞋";"多干事"怕工作中失误的概率大,易被追责问责;尤其在反腐倡廉一年紧似一年、追责问责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少数人生怕事情干多了不小心触及"红线"受到处分……这些担心本可以理解,但"怕出事"绝不是"不干事"的理由和借口.  相似文献   

14.
在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沁水县,有一个志为电网写华章的转业军人,他就是晋城市劳动模范、沁水供电支公司职工、电力抢修民兵连连长邢来魁。参加工作以来,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始终坚持"忠诚企业、爱岗敬业"的原则,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甘于吃苦、乐于  相似文献   

15.
正美女"二姐"是一个"神神叨叨"的人,这在咱们硕士队可谓众人皆知。一提起《不二神探》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电影中的"神探"王不二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既让人喷饭又叫人称奇的极品人物。常言道,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影视中的形象在咱们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也是有对号入座的。谁呢?她就是2012级硕士区队1班副班长王雪,  相似文献   

16.
“玩火者,必自焚”,这句古老的名言虽然早已是家喻户晓了,而且至理不移,可有些人就是不相信,屡屡玩火,以身试法,终于落得个可悲下场。陈、向二犯就是这样的人。 无须赘言,诸如陈飞霞、向家敏这样的人虽然是极少数,却给我们敲响了生活中的一声警钟:一个人如果平时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和追求,而是一切向钱看,脱离实际的盲目追求精神与物质享受,必然要  相似文献   

17.
1975年6月,吉林省永吉县旺起乡四方村民兵王彪不幸得了“抽疯”病,虽经多方医治,也无明显效果。1984年6月,其父听一位老中医讲,常年吃毒蛇可使此病根除,遂让儿子上山捉回几条试试。开始,王彪用火烧熟吃,但感到不解劲,后来干脆活吃,而且越吃越有瘾。王彪吃活蛇,开始不少人听了不太相信。后来,他就在公开场合做吃蛇表演(如图)。三年来,他共吃了活毒蛇1790多、  相似文献   

18.
抠,真是抠,采访了两天,几乎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这样说。西藏军区总医院把"抠门"这项"技术活"发挥得淋漓尽致,"抠"出了建院64年来的"抠门"最高峰,"抠"出了每年为两藏贫困牧民免费治疗的4000多万元的费用,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没错,我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大抠门’!"  相似文献   

19.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谁老不顺眼了"。看过励志书的人都知道,"看谁不顺眼,说明你自己修行不够",那么这句话如何解释呢?其实看人不顺眼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了,你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相信学习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看什么都顺眼的人,肯定优雅。  相似文献   

20.
兵的名字似乎永远和战争有关,当然还有使命、责任、荣誉。陌生的人很难想得到,他是一个拥有双研究生学历、专业技术六级的主任医师,因为他长得实在平凡。然而兵群里他又是那么地不甘于平凡,就是在406医院院长的岗位上,他依旧用行动"高调"地向众人誓言:"我是一个兵。"面对这个老兵,笔者忍不住追问:杨金宝,你有几多兵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