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未来反侵略战争不仅仅靠高精尖的武器装备,更主要的是靠人的政治素质,靠人民战争这个克敌制胜的法宝。"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战争潜力,更是战争实力,具有强大的战略威慑力。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战争的伟力始终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未来,我国可能面临的信息化战争必将是信息化人民战争。民兵作为群众性的武装组织,在信息化人民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尹长志 《国防》2005,(6):52-55
海军后备力量是进行海上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海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海军民兵”)是海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海军民兵”建设,增强民兵配合、支援和保障海军作战的能力,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人民战争具有重大意义。一、深化认识,增强建设“海军民兵”的紧迫感人民战争是我军作战的传统优势。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战争形态下,人民战争的内涵和形式有别,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模式各异。当前,战争形态正处在从…  相似文献   

3.
这一课,集中讲一讲我国民兵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一 中国民兵是一支伟大的战略力量 (一)战略地位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人民战争思想不动摇,决定了民兵的战略地位。1978年7月11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我们是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就是人民战争。民兵就是要提到战略地位。”同年7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英国詹金森爵士时指出:“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创造并坚持人民战争的军事路线,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野战军、地方武装和民兵“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它大体经历了雏形时期、形成时期和完善发展时期。一、人民军队“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雏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是在长期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兵的战略地位,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都有精辟的论断。毛泽东同志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建国以后,他又强调:“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条件下,民兵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978年7月11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筹备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我们是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就是人民战争。民兵就是要提到战略地位。”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人民战争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民兵的地位十分重  相似文献   

6.
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正在兴建的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题写了馆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关怀下,我国民兵武器装备有了较大发展,旧杂式武器已逐步被国产制式武器所替代。许多老同志、老民兵和军区、省军区的领导,都建议修建一个陈列馆,以珍藏我国人民武装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自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颁布和开始施行的《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是继《民兵工作条例》之后,国家颁布的关于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法规,是民兵建设上的一件大事。 民兵武器装备,是民兵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是平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时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  相似文献   

8.
民兵武器装备,是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加强我军后备力量建设,战时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搞好民兵武器装备的管理,对于保障民兵战备执勤、军事训练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民兵武器装备的管理体制 民兵武器装备的管理体制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目前,民兵武器装备管理  相似文献   

9.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武装力量是战争竞赛中的主要工具,因此,如何合理地组织、发展武装力量,是战争指导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学说的基本原理,创造了一套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主力军、地方军  相似文献   

10.
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徐向前元帅不久前在同《中国日报》记者谈话中指出,加强民兵建设是我党我军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徐帅说,在中国历次革命战争中,我们都是靠人民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还是要打人民战争,它将是我们抵御外敌,保卫祖国的主要战争形式。当前,国内外有人认为中国将逐步放弃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徐帅强调说,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未来战争与以往的战争不同,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但是,我们人民军队性质和我们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足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城市的安全稳定都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民兵组织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人民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城市民兵将在保卫城市安全、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巩固党的城市工作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防》2012,(6):10-12
记者:赵书记,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夺取革命战争胜利,建设政权和巩固政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想请您谈谈如何认识新形势下民兵的地位作用. 赵洪祝:民兵是我们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武装,民兵建设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14.
陈增运  张鸿瑞 《国防》2012,(7):52-54
(一)明确"重要地位",统一思想认识.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始终是进行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动员力量,是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支撑,是参加生产建设的骨干队伍,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形式.这次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的成果之一,就是从战略高度对民兵作出了科学定位,对于统一对新形势下民兵地位作用的思想认识,凝聚人心,具有"强心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兵武器装备是平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时打人民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武器装备管理,是民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基础工程。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民兵“要搞一些训练,要有手榴弹,有轻武器,要搞武器的修理制造,敌人  相似文献   

16.
民兵武器装备,是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时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加强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做到无丢失、无损坏、无锈蚀、无霉烂变质,对于保障民兵战备执勤、军事训练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时期,我国民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不朽功勋。近年来,广  相似文献   

18.
张创虎  郭来庄 《国防》2005,(3):60-61
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没有强大的民兵,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必须按照党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立足市场经济环境,面向现代战场需求,调整加强民兵建设。首先,要调整优化民兵组织结构。“组织落实”是民兵工作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造成民兵组织不稳定;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作战样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陆军步兵和一般专业技术分队为主体的民兵组织结构,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战争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兴 《国防》2005,(6):49-51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强大的国防,必须以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自觉适应“两场”需要,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把民兵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充分认清民兵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民兵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兵是我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民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局势变幻莫测,世界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任重道远,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繁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在…  相似文献   

20.
潘尔龙 《国防》2007,(11):49-49
军事训练是武装力量平时战斗力建设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军正在深入贯彻胡锦涛主席重要指示和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和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必须紧贴实际、紧贴实战,不断改进和加强军事训练,全面提高配合我军遂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