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个光芒万丈的兵工英模,跟无数的革命榜样一样,离我们很遥远,直到《祝榆生传》编写小组来到惠安进行实地调研采访,才知道原来祝榆生与惠安有这么多故事。三代坦克总师祝榆生的事迹曾让我们感动落泪,也打心底里敬佩他,敬佩他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敬佩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敬佩他在困难面前坚韧不屈的性格,敬佩他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个光芒万丈的兵工英模,跟  相似文献   

2.
一、坦克的发展沿革与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各国的坦克已发展了三代。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坦克为战后的第一代,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坦克为战后的第二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研制的坦克为战后的第三代。1.第一代坦克。战后第一代坦克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各国以发展中型坦克为主。战后第一代坦克,一般按重量分为中型、重型和轻型三类。一般来讲,中型坦克在30吨至40吨之间,重型坦克在40吨以上,轻型坦克在20吨以下。中型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成为各国装甲兵的主要装备。另外,这一时期的重型和轻型坦克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日本已发展了三代装甲战车。61式坦克和60式装甲输送车为第一代,74式坦克和73式装甲输送车为第二代,90式坦克和89式步兵战车为第三代。其中第二代装甲战车的生产数量最多,它是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对于第三代装甲战车,日本人称它为“世界上第一流的”装甲战车,也有人称它为“世界上最昂贵的”装甲战车。它将成为21世纪初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主要装备。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名仅有初中文化的士兵,但却拥有"军中兵王"的美誉;他是一名貌不惊人的普通士官,却在训练场上PK倒博士生军官;他没有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却连续在装备技能比武中夺得第一……他就是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新疆军区某坦克修理营车体修理连班长巨广。  相似文献   

5.
1958年,我国第一辆国产坦克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的历史。 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式上,32辆国产59式主战坦克第一次亮相,举世为之瞩目,国人为之振奋。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69式坦克设计定型,实现了由仿制到自行研制的重大转变。 8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设计定型,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90年代,国产第三代主战坦克问世,其战技术性能达到同时代国际先进水平。 1999年,3个先进的坦克方队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在国庆50周年阅兵中威风八面。 主战坦克属于大型复杂武器装备,整车的生产流程较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从原材料、外构件的进厂复查验收,工厂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到重点零部件及整车的检验验收都牵动着各部门、各体系的神经。  相似文献   

6.
再忆祝榆生     
2011年5月一个普普通通的上午,在车道沟兵器大院的一座普通六层小楼,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与笔者对坐了一个下午,蓝白相间的格子衬衫把这个90多岁的老人衬托的十分矍铄,脸上被岁月写满了皱纹,却掩盖不了炯炯有神的目光。作为一名军工战线上的老兵,他很普通,像千千万万的军工人一样,默默无闻耕耘在武器装备研制的第一线;作为三代坦克总师,他又不普通,跨代的装备研制让华夏的门楣更加坚实厚重。而更不普通的是他  相似文献   

7.
曾望 《现代军事》2009,(12):44-47
在第三代坦克列装部队以后.世界主要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第四代坦克的研制。不过.随着世界战略环境的变化,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各国明显推迟了其第四代坦克的研制。然而.近年来世界主战坦克的发展出现了新动向,俄罗斯加快了新型坦克的发展步伐,其第四代主战坦克目前可能已完成研制。  相似文献   

8.
花甲梦圆     
他60岁当上企业武装部第一部长,穿上了武装干部制服。年过花甲,岂不老矣,为什么还要当第一部长?读者同志,且看下文为你拉直这个问号。 他姓江,名文藻。江西省东亚制药厂厂长。老江羊年生于江西省东乡县。12岁上,母亲在日本鬼子的炮弹下丧了命,他发誓长大了要行武保家卫国。解放后,县里安排他当小学教员。不久,朝鲜战场烽火连天,江文藻跑到县委要求上战场。县委书记没有放他走,却让他在城头架起建县史上第一个高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总是渐进的。当具备某种条件时,它就会以革命的方式突飞猛进,一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对此往往称之为科技革命。在人类的近代史上,这样科技革命已经出现过三次。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以电力的应用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声中萌芽的。这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大不相同。它不是以某一种科技进步为代表或标志,而是大约同时出现了一个包括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在…  相似文献   

10.
数年的拼搏,他们终于出现在这个世界高科技产业的第一方阵中,留给世人的是惊奇和钦佩。--题记"看来我们得与中国同行共同进步了。" --美国一公司总裁啥挠性板?开始一个规划1995年,那时他还是个30多岁的年青人,却已是长江化工厂的副总工程师。在起草一个上报的几年规划时, 他加上了第三个开发项目,研发挠性覆铜板,这是他在一份科技资料中看到的新东西。也许是科技人员的技术敏  相似文献   

11.
孙家栋,我国著名的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29年4月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复县。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1958年毕业时荣获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1999年,他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他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作为我国自己选拔培养的航天专家,已逾古稀之年的孙家栋,依然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文件和技术资料。接受采访也不时地被电话铃声打断,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位老科学家缜密而连贯的思维。他的言谈铿锵有力而语重心长,他思考更多的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问题。因为,他的目光在浩瀚苍穹,他的事业在万里星空。  相似文献   

12.
自坦克诞生以来,装甲战车的防护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坦克的前部、两侧以及炮塔周围,都有较厚的各种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作防护。面对坦克周围这一层层先进的装甲防护,一般的反坦克武器,如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以及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等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即使是制导炮弹和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也不能保证将其击毁。于是,人们不得不把反装甲的突破点转移到防护薄弱的坦克顶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第4届珠海航展上,俄罗斯苏-27战机的总设计师柯内舍夫成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重复苏-27战机较美国同代的F-15战机的巨大优势,并且脸上总会浮现出自豪的神情。但是每当提到美国的第4代战机时(俄称第5代),柯内舍夫都会显得有些失落。原因很简单,当美国的F-22即将装备部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环球要闻     
<正>英国开始加快“挑战者” 3主战坦克的研发速度据俄新社报道,当“挑战者”2坦克在乌克兰大草原上燃烧时,英国研发者宣布将推出第三代“超级防护”车辆——“挑战者”3型主战坦克。专家认为,“挑战者”2坦克迄今仍是世界上防护程度最好的坦克之一。但是,乌克兰在扎波罗热州的反攻埋葬了这种印象——交付乌克兰武装部队的14辆坦克有两辆在罗博季诺附近被俄罗斯军队摧毁。  相似文献   

15.
坦克被誉为“陆战之王”,是一种有直射火力、高度机动,又有坚强装甲防护能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主要用于同敌方坦克及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用来对付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等。主战坦克是坦克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它代替了传统的中、重型坦克,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二战以来,主战坦克已发展了三代,现正在发展第四代。欧洲是世界  相似文献   

16.
1958年,中国风洞建设真正起步。从那时候起,建设一座世界级的大型风洞便成为中国风洞人的梦想。今天,我们在中国最早的空气动力建设规划中,仍然能够看到当初聂荣臻元帅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建设大型风洞的设想。回顾中国风洞的建设历程,中国风洞人就犹如田径场上的接力运动员,把自己的探索、奋进一棒接一棒地传下来。当这支接力棒传到一个人的手中时,已到了冲刺阶段。只不过,那个人握着接力棒一冲就是46年。2000年,他开始担任中国第一座直径为5米的立式风洞总设计师。这座流量世界第一,尺寸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型特种风洞将在2005年底建造成功。之前,作为亚洲最大风洞群的建设者和奠基者,他亲自主持和参与设计了11座不同型号的风洞。那个人是刘政崇。刘政崇,64岁,技术将军,人称刘将军,因为老是担当总设计师,也经常被叫做刘总。刘将军花白头发,高高瘦瘦,地道东北人的豪爽,喝酒海量,网迷但不会QQ,会两门外语,痴迷红色,喜欢吹萧,爱吹《苏武牧羊》和《花儿与少年》。他笑称自己是“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20岁的头脑”,跟年轻人开玩笑说自己是“老帅哥”。他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但他的激情并不灼人。他的激情散落在他热爱的生活中,收束在理性的数据和图纸上,在他钟情的壮丽的风洞里吹,在他骨骼和经脉里低沉地流淌、狂暴地歌唱。  相似文献   

17.
《华北民兵》2013,(6):55-55
中国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战坦克的简称,是我军最新的主战坦克,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617厂1989年开始研发,首次亮相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99式坦克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其炮塔和车体均采用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成倍提高,被称为中国的第三代  相似文献   

18.
他悔悟了,声泪俱下。然而,这一切已经晚了。何秋生,这个年仅23岁的安徽省滁县地区光明电机厂工人民兵,如今作为一个人民的罪人,站在被告席上,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 1989年10月14日,当审判长宣读了对他的判决后,凡是熟识何秋生的人无不感到惋惜,一个好端端的青年怎么成了罪犯?是啊,一个出生在革命干部家庭的退伍军人、基干民兵和预备役战士,是谁把他  相似文献   

19.
法国第三代主战坦克“勒克莱尔”。其车体和炮塔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坏接钢装甲入装甲与反装甲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共同得到发展。 自!916年索姆河战役以来,坦克装甲车辆已在现代陆战场上纵横驰骋了近一个世纪。在二战期间的苏德战场上,甚至出现了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 战后,坦克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各类中型/重型坦克及主战坦克先后诞生,以坦克底盘为塞础的各类装甲战斗车辆也陆续出现。它们与两次大战期间的坦克相比,在战术/技术性能上有了质的提高,在战术战法上也更趋完一善,因此,在战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发挥…  相似文献   

20.
1950年以前,我军装备的400多辆坦克都是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日、美式坦克。1958年底我国依据从苏联引进的T-54A坦克技术生产出第一辆国产坦克,即59式坦克,标志着我国第一辆坦克的诞生。59式坦克装备部队后,根据部队的反映和坦克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改进,其改进型大大增强了防护能力、火力突击能力和夜战能力,已逐步形成一个车族。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开始研制,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定型装备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