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吉林的女青年左梅林与河北省大城县魏黑北村的一等功臣、二等甲级残废军人樊万齐结婚已经1年多了。姑娘左梅林原籍是吉林省农安县,婚前在中国星火总公司昆明分公司当出纳员,她把爱情献给残废军人并非偶然。1985年6月,她听了老山英雄报告团的事迹报告之后,她给前方战士寄去了数10封慰问信,还用自己积攒下的500多元  相似文献   

2.
《华北民兵》2004,(11):51-51
李翠芝是祖国大地上千千万万军嫂中的普通一员,是她用自己无私的爱为丈夫撑起了一片天空,正是天下军嫂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才使得绿色长城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五河县申集乡妇联主任朱涛,多年如一日支持丈夫安心服役,受到了省、市的表彰和奖励。 1982年朱涛高中毕业后,被招聘为乡妇联主任,这时登门提亲的接连不断,有干部、教师、工人,可她却始终不表态,却和某部农村籍战士陈西明恋爱上了。当她的父  相似文献   

4.
她是一名普通军嫂,是一位伤残军人的妻子,是两个儿子的母亲;20岁那年,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一位无腿英雄,瘦弱的双肩从此担当起整个家庭的重负;尽管24年经历太多坎坷,她内心却充满幸福,如果爱要用言语来表达,她说,她愿一辈子做那个人的双拐……  相似文献   

5.
她是一位母亲,心里惦记的却是更多人的孩子、更多人的母亲,被福建省评为“十佳母亲”;她是一位企业拥军志愿者,心中常挂念部队、挂念和自己孩子一样年纪的战士,她就是泉州市企业拥军协会会长张富英。  相似文献   

6.
湖北枣阳市七方镇预备役战士姚国富,10年不改初衷精心照料下肢瘫痪的妻子王天英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1980年冬,在民兵训练场上,姚国富和邻村的女民兵王天英相爱了。1981年秋,他们幸福地结合了。姚国富英俊潇洒。王天英端庄美貌,俩人的结合,让民兵们好一阵子羡慕。可就在第二年的冬季训练中,厄运突降到王天英的身上。她双腿发僵,  相似文献   

7.
她,叫陆慧英,辽宁省铁岭市人。1978年春,她结识了成都军区某部干部沈建斌。当他俩的关系公开后,却遭到家人的反对。曾饱经分离之苦的母亲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女儿说:“慧英,找个当兵的是要吃苦的,以前你爸爸在部队,我拉扯着你们几个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8.
4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受益于部队的良好风气,在警营幸福成长;4年后,他成长为一名连队主官,他说自己的带兵理念就是,要让战士比自己当年更幸福。4年前,《解放军报》曾以《幸福的西西玛》为题,报道了武警某部藏族战士西西玛,受益部队良好风气,在警营成长进步的幸福故事。时隔4年之后,  相似文献   

9.
照片上这位“胖乎乎”的女同志名叫谢建菊,是贵州福泉市民政局局长,战士们都称她“兵妈妈”。 现年50岁的谢建菊,自从17岁参加工作以来就对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情有独钟,不管是部队的难事还是官兵的心事,她都当作自己的要事,样样抓落实,事事有结果。近30年来,她为部队、为战士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不论是在区乡任职还是当局长,谢建菊总是心理装着国防、处处关爱军队,时时牵挂战士。南疆战火硝烟中、西藏高原、部  相似文献   

10.
这是某边防部队送行军人妻子的一个动人场面: 没有人通知,刚刚收操的指战员三步并作两步地跑来了;正在洗漱的干部匆匆地跑来了;打扫卫生的战士扔下扫把跑来了……屋里屋外挤满了送行的人流。二十米的“绿色走廊”,她足足走了十分钟。  相似文献   

11.
妻子的微笑     
我与妻子结婚多年了,可妻子的微笑,在我眼里永远那么美。妻子长得不算很漂亮,第一次与她见面时,我一眼看中了她的微笑,觉得她的笑与别的女孩不一样,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前言:闫凤才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今年5月遇上了一个不普通的大事——进驻阅兵村,专门为阅兵装备提供蓄电池技术服务与维护保障工作。日前,他将自己在阅兵村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写成日记发给了我们,读来让人感到军工战士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一个普通农妇的爱戴传明斐清平在安徽嘉山县杏山乡一个小山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年妇女陪着老人散步的身影。这位老人,年已80开外,耳聋喉哑,双目失明,她是烈士遗属高项氏;陪她散步的是杏山村普通农妇叶秀英。这位与高项氏无亲无故的农妇。默默地搀扶着老人度过了整整20个春秋。54年前,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阶段,高项氏老人的丈夫.是一位抗日根据地的民兵战士,正和抗日大军一起活跃  相似文献   

14.
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的优秀骨干队伍中,有一位身材娇小,意志坚强的女预备役战士,她就是李云霞。刚加入预备役部队时,李云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部队的一切都还较为陌生,离一名战士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团队举行的基础训练中,她对每一个队列动作都认真体会,仔细琢磨,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不断培养自己顽强的作风和严谨的纪律观念,就是凭着敢于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李云霞取得了优秀成绩,被评为“队列标兵”。  相似文献   

15.
她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六年来,她义务为边防官兵送报刊、邮件,是边防连的收发员;六年来,她坚持每星期为边防连送两次日用品,是边防连的采购员;六年来,她为战士代办汇款、取款,不要一分报酬,是战士们的服务员。她叫刘红,战士  相似文献   

16.
中尉妻子     
妻是位军人。初识那天,天特别蓝,明晃晃的太阳投向广袤的高原。在朋友的陪同下,她来到我所在的军营——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旮旯。她穿了便装,一身青蓝色的裙子,留一头齐耳短发,虽不算肥胖却也敦实,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却绝对算不上那类乖巧的女孩儿,若说当初的共同语言,恐怕也就是“科索沃战争”了,也许是同为军人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7.
一、将“普通一兵”的角色及时换为“委员”的角色,履行好委员的职责。作为一名战士,被选人到支委会,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光荣的。士官支委在地位、作用上,能代表战士说话,与其他干部委员平起平坐,身份并无尊卑之分。然而,不少士官支委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人微言轻”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符志侠,是沈阳军区某部营长戴营阁的爱人,高中教师。 1981年的春天,符志侠刚从学校走回家门,就听到有人跟妈妈说话:“给志侠介绍个对象,是个军官。”她听到后,心里不禁掠过一丝喜悦。她从上小学开始,就非常热爱解放军,随着年龄的增长,军人的形象几乎占据了她的心灵。所以,当妈妈把这一消息告诉她时,她直点头。只要是军人,虽没见面但她已先同意一半。  相似文献   

19.
崔向华 《国防》2002,(2):24-27
1965年8月6日,在一次海战中,年仅19岁的轮机兵麦贤得头负重伤,脑髓外流,仍以惊人的毅力坚守岗位3个多小时,直到战斗胜利。1966年,麦贤得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的事迹被编入全国小学课本。从此,钢铁战士麦贤得的英雄形象,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20.
许德华,武警北京市总队二支队二大队的副政治教导员,他76%的肺部已癌变坏死。他以顽强的毅力向死神挑战,先后被邀在全国各地作报告80多场,直接听众达10万人以上。人们称赞他是“新时期的钢铁战士”。被推荐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许德华本人人们并不陌生,可他的贤内助女民兵任秀云却鲜为人知。本文向读者介绍她爱的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