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伴随这激越的歌声,飞机从雪山顶上飞过,这时候,“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俯瞰青藏高原,这真是一个既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从远古走来的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都发源于此。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以一种崇敬的心情来仰视这块伟大的土地。当飞机从金黄色的峡谷中穿行之后,徐徐降落在西宁山隘中的跑道上。我们踏上了这片高高的地方,感奋着这片高旷博大、雄险纯真、迷离多彩的神秘世界,领略着高原军人那高原雄鹰般的眼界和胸怀。  相似文献   

2.
李素 《中国军转民》2023,(16):28-29
“老西藏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党进军、解放和发展西藏的光辉历程,是深化“四史”教育不可或缺的资源,其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在本质上与“四史”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弘扬“老西藏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其思想的研究上,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中。文章以“老西藏精神”与“四史”教育融合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好“四史”教育契机,明晰“老西藏精神”融入“四史”教育的路径,增进对“老西藏精神”的阐释和理解,给予“四史”教育更加饱满的内容表达,提升“四史”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春节,老战友相聚,谈天论地,问寒问暖。但谈得最投入、最默契的还是那阔别多年的“老西藏”。 20年前,我和战友们一起穿上了绿军装,告别了亲人,离开了家乡,豪情满怀地踏上了征程,沿着青藏线爬上了“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4.
毛国平 《中国民兵》2010,(11):21-21
▲海拔5001米山口已被大雪覆盖,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九连官兵从山口背回今年最后一批过冬物资后,于日前踏上了大雪封山前的最后一次巡逻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西南部有一块神秘的地方,这就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一个世纪前,这里曾先后两次遭到英帝国主义的大规模武装侵略。面对野蛮的入侵,西藏人民奋起抵抗,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英勇斗争精神。 那一片广袤无垠的雪城高原,是养育西藏各族人民的美丽家园。近代,她被贪婪的侵略者所觊觎,失却了千年的安宁 西藏号称“世界屋脊”,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它北接青海、新疆,东连四川、云南,西、南面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接壤,是我国西南边  相似文献   

6.
该谁反省?     
《党员干部之友》刊载 :某市会海泛滥 ,会风甚劣。一日又开大会 ,领导报告刚开始 ,与会者已睡去一大片。领导着意要整顿会风 ,遂请电视台记者交摄像机镜头对准瞌睡者 ,当晚 ,电视机前热闹非凡。领导们说 :“就是要让这些瞌睡虫曝曝光 ,看他们谁还敢在会场上睡觉打呼噜。”群众们说 :“这光曝得好 ,听报告的都听得睡着了 ,作报告的还讲得津津有味 ,该谁反省 ?”该谁反省 ?这个问题问得好。实际上只要我们稍加留意 ,就会发现 :打开电视报道是会 ;摊开报纸刊载是会 ;走进饭店是会 ;踏上轮船、火车、飞机碰到的许多乘客还是开会。难怪有人借海之…  相似文献   

7.
王贵 《军事历史》2003,(1):27-29
1888年(光绪十四年)是藏历土鼠年,西藏人民至今仍将当年抵抗英军入侵之战称为“土鼠年之战”。西藏人民的第一次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武装侵略斗争史的重要一页。一、战前情势英国于1849年征服印度全境后,为了拱卫这块被称为“英王皇冠上最明亮的明珠”的重要殖民地,确保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长期利益,制定了向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山国家和中国西藏扩张的方针。1860年,英军进攻西藏的藩属锡金,占领了大吉岭等许多锡金土地。同时,英国同尼泊尔签约,加强了对尼控制。1864年,英军又进攻西藏的…  相似文献   

8.
情系雪域     
军校时同学们闲聊的话题总是时髦的,可我却一提就是西藏的雪峰高山,尤其那次填表我写下了“西藏”两个字,好友秦便给我起了个绰号“李藏”。 在我心中西藏一直是一块神秘的地方,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投进它的怀抱。有时我们会在山中小憩,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山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冬,记者踏上关中大地,来到了这座向往已久的神秘“东方西雅图”飞机城,走访了被尊为“中国蓝天第一团”的空军英雄群体,解读这些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们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0.
我是谁?     
最近看了一部外国的片子,片名叫《我是谁》.片中的主角在战争中受到创伤失去了记忆,常常大声发问:“我是谁?”这使我想起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头脑很正常的人,也常常会被“我是谁”或者“谁的人”这样一些问题弄得五荤六素.  相似文献   

11.
2月28日,西藏日喀则军分区77655部队9名官兵踏上了巡逻亚拉山口的边防线。其中队伍里有一对父子兵,父亲是已入伍27年的营部卫生所军医马福印,人称老马,儿子是入伍4年的机枪连下士马军威,官兵称他小马。父子俩同心协力坚守在边防线上,传递着父子两代人的军旅情怀和对西藏边防的热爱。上午吃过早餐,巡逻队从营部乘车出发,父子俩将靠前的位置留给了战友们,他们坐在巡逻车最后  相似文献   

12.
人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群山横亘,绵延起伏。1962年10月,我空军某雷达团进驻这里。从此,那座座冰峰雪岭上,便多了一双双锐利的“千里眼”,警惕地注视着这片湛蓝的空域,忠诚地为祖国的军用和民航飞机导航。  相似文献   

13.
凌仕江 《国防》2010,(11):80-81
那时,人在西藏。已经摆脱想家哭鼻子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了。记得刚从基层连队调入专业创作队伍,便接到一项光荣任务。那阵子,千里之外的故乡丘陵刚好是收割麦子的季节,中央台军事频道里连续几天宣传西藏岗巴模范营的事儿。岗巴,藏语译为“雪山附近的小山村”,平均海拔四千七百八十三米,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14.
《宁夏科技》2001,(5):56-56
随着国防建设的需要和西藏经济的发展,空军驻拉萨某场站改为军民合用机场。这里成为西藏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空港,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有经过西藏的飞机都要由场站的导航台导航。场站党委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各类飞行保障任务,为西藏的稳定、发展、经济腾飞和国防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个场站的最高点是海拔4200米的对宅台。而海拔4000米是雪线,雪线以上树木是无法存活的。  相似文献   

15.
11月22日,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今冬首批新兵战士踏上了奔赴“世界屋脊”——西藏,保家卫国的征程。新兵战士纷纷表示,将牢记家乡父老的嘱托和殷切期望,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  相似文献   

16.
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 《军事历史》2003,(3):60-6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藏历木龙年,西藏人民称该年第二次抗击英军入侵之战为“木龙年之战”。这次抗英,较之1888年(土鼠年)的抗英战争规模更大,斗争更加惨烈,战争结果对全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更大。一、战争起因1888年西藏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与英国于1890年签订将锡金断送给英印的《加尔各答条约》,没有征求过十三世达赖和噶厦(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因而达赖、噶厦和西藏人民普遍反对这一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锡金(原本属于西藏的藩属)的沦丧和英国对西藏的虎视眈眈,引起西藏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17.
我是高原的森警。2002年的7月,那时候听说要组建西藏森林总队,经过个人申请和组织审批,我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西藏。蓝天、白云、雪山、清水和满山的牛羊群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可还没等我把一切风光都领略一番,就好像做梦一样,我突然地醒了。高原的土地正饱受沙化的侵袭,植被  相似文献   

18.
当我左脚踏上飞机门口的一刹那,不知是风儿把我带走的,还是投放员把我推了出去,就是没有用上地面苦练了两个月的离机动作……最要命的是我没有数秒数——不知道现在到底过了几秒钟。我估计我的伞没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法国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飞机。其因具有超乎寻常的灵巧和机动性能,还有极富攻击性的外形而被命名为“挑战者”。 曾有人询问飞机制造公司的老板,“挑战者”的诞生,谁是最大的功臣。老板不假思索地回答:“挑战者”的试飞员。 且不论制造商的回答是否准确,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一种新型飞机问世,试飞员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架飞机的研制定型、飞机性能极限数据的测定都靠试飞员在飞行  相似文献   

20.
一路格桑花     
北京的六月,很热,不是一般的热。徐军躺在铺上,辗转难眠。后天填写志愿,是瞒着母亲"先斩后奏",还是先知会她一声?徐军犹豫不决。次日,吃过早饭,徐军鼓足了勇气拨通家中的电话:"妈,我填了去西藏的志愿。""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妈,我想去西藏……"徐军不忍欺骗母亲,可话刚说一半,那头的电话就挂了。在徐军的记忆里,西藏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