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90年10月,金风送爽,苹果飘香。英国苹果专家麦克闻先生,风尘仆仆地来到江苏省滨海县果林乡王滩村考察苹果生产。村头上,专家向前来迎接的一位青年果农问起了生产情况:“亩产——?”“8000斤。”“8000斤?”专家怀疑了。他匆匆地来到果园,进行实地考察。那位青年果农通过翻译向专家介绍情况:“全园130亩,共有苹果2730株,年产果100万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吉早红”苹果,是123苹果的一个超亲芽变,是世界罕见的第三个苹果超亲芽变。该品种是个大果型早熟优良品种,曾荣获’93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产品展交会金奖,’94首届吉林“金桥”科技成果精选一等奖,被专家和园艺爱好者誉为国宝。该苹果平均重200克,最大单果重330  相似文献   

3.
耕耘在笔端     
黄长刚 《中国民兵》2014,(10):64-64
前不久,一首神曲《小苹果》不但火遍了大江南北,也悄悄走进了军营,经过改编的军营版《小苹果》以强军目标为主题,动感时尚,寓教于乐,催人奋进,成为今年征兵宣传中的亮点。军营版《小苹果》带动了“参军热”,这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采写好新闻,就如同播种育果,倾注文思,耕耘笔端,最终目的还是想有个好“销路”——读者关注,影响广泛。如何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我觉得要在三个方面花心思。  相似文献   

4.
“老鼠洞”边防站有个“矮墩”排长,因矮得结实魁梧而得名。不是甘肃人却长了副“天水红苹果”脸的“矮墩”排长为人随和,热情大方,在官兵中颇有口碑。排长带领他的兄弟们摸爬滚打、执勤巡逻、吹拉弹唱,硬是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5.
核呀?是不是苹果核、樱桃核的“核”? 不是。不过,我们所说的“核”起源大概是从苹果核、樱桃核那里来的。上中学时大家都学过化学,知道物体是由一个个看不见的小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一个个小小的原子组成的,原子就像一只苹果或桃子那样,圆圆  相似文献   

6.
本文特献给致力于武装事业,在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艰苦奋斗的专职武装干部们! ——编者今年,群众称为“龙抬头”的这天、山东省副省长马长贵带着果树专家、教授来到平原县王村店乡考察苹果新品种基地开发情况。马副省长望着田埂上齐刷刷的苹果幼苗,连连称道:“好,好!祝贸  相似文献   

7.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个苹果所有的战士谁都舍不得吃,互相传”……这都是中国好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和故事,它们来自一部家喻户晓的革命电影——《上甘岭》。  相似文献   

8.
农民学者     
1987年9月,中国农史学会成立那天,一位青年农民登台宣读了三篇论文,洋洋两万余言,使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农民学者”惊叹不已。他,就是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的民兵连长张宗子。1976年,年过20岁的张宗子在村里当上了一名苹果技术管理员。他在果园工作中,不但阅读了大量的果树管理技术书籍,还阅读了上  相似文献   

9.
1993年8月27日,这是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沟北村女民兵于淑春最难忘的日子,她激动地站在’93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产品展交会领奖台上,双手接过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宪儒亲自颁发的金奖奖杯。至此,她经过多年潜心专研,选育的123苹果芽变的新品种——“吉早红”苹果,正式宣告获得成功。从此填补了我国北方寒区没有早熟、高产优良苹果的空白,同时也成为北方寒区农民致富的希望之树。 提起于淑春栽果树,得追溯到10年前。刚刚走向社会的于淑春,似乎与果树有不解之缘,她家房后的一棵123苹  相似文献   

10.
辣味园 近期品读了一篇名为“唯有柏拉图没举手”的文章,讲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肉眼难以辨别的假苹果,让闻到苹果香味的学生举手。结果,除了柏拉图一人外,其余学生都相互效仿纷纷举起了手。柏拉图始终坚持己见,从不盲目跟从,坚信自己的判断,最终成为大名鼎鼎的哲学家。由此不禁想到,我们自己的举手权利运用得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辽宁南部的盖州镇既是全国闻名的苹果产地、鱼米之乡,又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传说唐将薛平贵东征盖素文就决战于现今盖州城北的青石岭下。也许是与传说有缘,这盖州城内的很多故事与“兵”字有缘。近年来一个“水兵”的故事在这里流传开来。 说是“水兵”,其实并非海军圈里的兵,而是盖州市自来水公司属下的民兵连——输水管水的兵。按公司领导的话说,公司能被树为辽宁省的文明单位,民兵可是起了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篇寓言故事,文中的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为什么那个著名的苹果不是掉在自己的头上?为什么那只藏着“老珠子”的巨贝偏偏产生在巴拉旺而不是自己常去的游泳的海湾?为什么拿破仑能碰上约瑟芬,而自己却总没人垂青?仁慈的上帝听了年轻人的抱怨决定帮助他,先是照样给他一个苹果,结果他把它吃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平谷县素以“桃王之乡”称著。但“板栗”、“苹果”、“雪梨”等各色水果也响誉京城。几十年来,平谷人民在奋发图强振兴家园的同时,慷慨支援部队建设,形成了“兵不强,国不安,民难富,没有人民解放军,你我都是离乱人”的朴实国防观。 筑战备路,又见当年南泥湾 某旅驻守在距平谷县城5千米的东高村镇上,是全军炮兵部队对外开放单位,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简易的柏油路,该镇的三个村也全靠着这条路来发展经济。一次,部队迎接一批外宾。正在行进路上,一辆拖拉机突然“抛锚”造成了交通阻塞,影响了外宾的参观  相似文献   

14.
始建于1994年的核工业华东烟台机械厂(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是核工业华东地质局273大队下属的民品企业,位于“中国苹果之乡”——山东省栖霞市,主要从事分离机械产品的研究、生产和开发,产品有“核星”牌PBF系列连续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DZY系列真空带式压滤机、PG系列精密管式过滤机、DU系列胶带式过滤机等。  相似文献   

15.
走进山东省阳信县商店镇小韩村等几个村子的1000多亩果园里,看到的是茂盛的果树下一簇簇争奇斗艳的菊花。小韩村党支部书记曹成田说:“在苹果等果树地里栽植上药菊等药材,果树打农药少,药材长得好,每亩苹果收入5000多元,药菊收入1000多元,真是一举两得!”近几年,果树病虫草害日趋严重,果品的毒素残留含量增多,不仅对食用者身体有危害,而且影响了  相似文献   

16.
素有“黄金之地、苹果之乡、天鹅之城”美称的河南省灵宝市,如今又增添了一道瑰丽风景:由5万多民兵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像一支利剑,日夜守护在城市、乡村、厂矿、景区、铁路沿线上。2006年春节过后,在市委召开的安全分析会上,大家再次肯定了民兵参与社会治安的功劳。  相似文献   

17.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没吃,不吃是高尚的……”辽沈战役期间,毛泽东这段著名的话,成为当时军民鱼水深情的动人写照。而故事的发生地就是辽宁省的凌海市。  相似文献   

18.
让爱流回去     
表姐带女儿来参加艺术联考,她的手机出了问题,拨任何号码都显示“呼叫限制”。我帮她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清楚咋回事。只是注意到她的手机很破旧,外壳上色彩剥脱,款式也很老了。表姐说:“是孩子用剩下的。”外甥女的手机,是很时尚的苹果手机。送她去考试时,我们不知道路怎么走,她的手机还能导航。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开展“五色工程”活动辽宁省盘山县武装部围绕发展市场经济办民兵,组织发动民兵开展“五色工程”活动:即发展白色塑料大棚生产;扩大红富士苹果生产;发展蓝海水养殖业和绿色产业水稻为主的农作物生产,以及黄牛等养殖业。人武部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立民兵生产协会212个,民兵带出专业村73个。全县民兵“五色工程”年创效益1.1亿元。  相似文献   

20.
锦城盛开芙蓉花,府南河吟唱恋武曲。阳春3月,笔者走进成都市锦江区区委书记叶学东的办公室,在谈武兴武强武的话题中,笔者明白了锦江区的武装工作何以殊荣串串:先后被上级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民兵整组工作先进单位”、“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