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摇篮.抗大二分校和抗大总校分别在1939年2月和1939年10月进驻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抗大在陈庄驻训4个多月;抗大二分校在陈庄一带驻训5年,培养了 2万多名军政干部,为前线部队培养输送了大批抗日军政人才,为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创立于1936年6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曾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抗大从成立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举办8期,先后创办14所分校,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1]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大办学期间制作颁发了多种证章,本文将主要讨论其毕业证章、教职学员证章、纪念章、模范奖章4种类型,这些证章是抗大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3.
抗大(即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共中央于1936年6月在陕北创办的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在九年多的时间里,抗大总校及其十四所分校培养出了十余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抗大是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干部的主要源泉,也是中国抗日军队中规模较大、持续办学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所军事学校。在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中,抗大积累了丰富的治校经验,其中关于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深刻反映了军队院校政治工作的规律,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学校政治工作是教学能力有机构成中的基本要素抗大政治工作者很早就认识到,提…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驰名中外的窑洞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培养干部的摇篮,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它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大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对当今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大琐忆     
抗大琐忆李唯实为抗日救国,追求光明和真理,我于1938年3月经中共党员、干部李觉和康健的介绍,从山西抗日决死队到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四期二大队三队学习。革命圣地大熔炉延安在当时是全国青年为之向往的地方,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到这里求...  相似文献   

6.
段天杰 《国防》2012,(10):74-75
我们在瓦窑堡"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寻根溯源、追昔抚今,每一孔窑洞教室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每一幅历史图表和照片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我们在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看展览、听讲课,全面学习了解抗大的战斗历程和辉煌业绩,我们对举世闻名的抗大,充满崇敬之情. 抗大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早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毛主席就敏锐地意识到,"要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就必须大大的增加抗战力量……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历史重任,大规模培养德才兼备、能征善战的优秀军政干部,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党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这是我党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大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方针,以创造性的办学实践,锤炼崭新的抗大新风,锻造不朽的“抗大精神”,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和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领导抗大的理论与实践张振华毛泽东在给抗大学员讲课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从1936年6月成立(当时校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到1945年10月迁离陕北改建他校,历时...  相似文献   

9.
训练班/教导队/直接提干/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军队是所大学校/南京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干部当兵代职/军地两用人才/干部"四化"/文职干部/技术干部/军校生/学生官/复合型人才/国防生/志愿兵/扛飞机/士官/干部轮训/交叉任职/干部考评/人才战略工程/考察学习/军事留学生/人才强军计划/非现役文职从建军那天起,这支军队就特别重视自己干部的选拔和人才的培养,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干部政策和制度:一方面坚持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干部,一方面接收地方干部、知识青年,同时也从国民党军队的起义、投诚人员和被俘人员中遴选。  相似文献   

10.
1938年 5月至 7月间,世界学生联合会代表团柯乐满、雅德、雷克难、傅路德一行 4人,应中国学生联合会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为期 70余天的访问。 6月 30日,代表团到达延安,随后专程访问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这次访问加深了世界进步青年与中国爱国青年之间的了解和联系,也为抗大的辉煌历史增添了一段佳话。 “抗大是全世界学校教学参考的好材料”   7月 3日上午,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抗大派出学校当时仅有的一辆卡车,从延安的西北旅馆将代表团一行 4人接到校部。第一项活动是与抗大师生进行座谈,座谈会地点设在校…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主席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全党同志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抗大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名扬中外的军事学府,也是“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的学校。在十年的办学实践中,抗大培养了一代新人、树立了一派新风,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两所闻名中外的军事学校,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创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这两所军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曾称颂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映辉,彼此竞美的。”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革命军队的摇篮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最初决策创建黄埔军校的是孙中山。孙中山先生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几十年,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我国几千年教育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它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民族解放培养了数十万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它的教育方针、办校原则以及优良传统等,对于我军的军事教育以及解放区的教育事业,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历史影响。它所创造的办校经验,具有显著的革命特色。学习和研究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新时期我军的院校建设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下事     
江泽民在纪念抗大建校60周年大会上强调: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担当起跨世纪建设重任中央军委今天在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军委主席江泽民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培养干部特别是能担负跨世纪建设任务的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军事高科技素质是新形势下政治干部必备的重要素质.政治干部必备的军事高科技素质应区分层次提出目标要求;采取有效办法切实提高政治干部的军事高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军事指挥干部领导和参与政治工作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新形势下提高军事指挥干部政治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和提高军事指挥干部政治工作能力,要明确重点,并通过实行军政干部轮岗互换、实践锻炼、合理激励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大批爱国知识青年奔赴延安和各根据地,他们成为中共抗日武装干部队伍尤其是基层政工干部的重要来源。这批知识青年本身文化程度并不高、所受军事教育有限,但是通过在抗大学习等方式接受了教育,并经过了战争的实践与大生产运动等锻炼,促成了中共军队"知识青年工农化"目标的实现,推动了中共革命的胜利。而各根据地积极调动知识青年与小学教员的积极性,他们在中共基层武装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从军事服从政治角度来看,建党百年来,军队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是被纳入"三个起来"顶层设计之下来谋划和思考的,由此可从"三个起来"研究分析军队建设发展历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站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为实现"富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强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军队政治工作要"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这是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军队政治工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服务,必须铸牢军魂,确保这一变革的正确方向;必须改革创新,为这一变革提供根本动力;必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这一变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必须结合开展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演练与研究,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延安,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又是举世瞩目的革命圣地。中国革命在这里落脚,又从这里出发。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13个春秋的战斗生活,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军民不忘光荣传统,发挥老区优势,以爱国拥军为主旋律的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得富有特色、生动活泼、深入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