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雷命中后舰船的载荷计算和剩余强度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某舰船为例,计算了鱼雷在舰船底部非接触爆炸使舰体结构产生破损后由于进水引起的浮态和载荷变化,给出了鱼雷命中破损后波浪弯矩随不同破损部位、不同进水体积的变化规律.计算了破损舰船的弹塑性极限弯矩,并对舰船的剩余强度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鱼雷命中的最危险位置是船中,外载荷的增大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减小使舰体结构在单发命中时也可能失效.  相似文献   

2.
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结构是一种基于岩土体自身强度发挥的新型边坡支护结构。为降低边坡在地震过程中的破坏程度,运用FLAC3D软件,采用动力时程法对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考察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减震层厚度变化桩身位移、剪力、弯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减震层厚度超过15 cm,随着减震层厚度的增大,桩身震后最大位移、最大剪力、最大弯矩以及震中峰值位移、峰值剪力、峰值弯矩均减小。建议在考虑抗震作用时,主动减压超前支护的减震层厚度应大于15 cm。  相似文献   

3.
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中通常采用强度条件进行设计,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假定剪切联接件具有无限大的滑移能力。实际上,剪切联接件的超量滑移会引起梁的破坏。假设组合梁由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组合而成,在考虑脆性材料产生拉伸裂纹的情况下,用等效刚度法计算了剪切件的滑移量,进而得出组合梁的极限弯矩。  相似文献   

4.
对抗条件下舰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舰舰导弹对单舰防御突防概率的基础上,研究了舰艇编队采用各种手段对抗来袭导弹条件下,舰舰导弹的突防问题,并推导出突防概率的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计算了突防概率随舰舰导弹齐射数量的变化情况。与在单舰防御条件下舰舰导弹的突防概率模型相比,此模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合材料舵翼骨架与蒙皮连接,设计了两种T型连接结构,并对其在波浪砰击载荷作用下的极限承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结构承载特点,提取典型局部试验缩比模型,给出了均布压力下T型连接试验载荷等效方法。试验比较了两种T型连接的承载特性差异,研究了跨距对T型连接初始刚度、极限破坏载荷以及极限承载弯矩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构型A存在明显的初始破坏,但极限破坏载荷大于构型B;极限承载弯矩基本不随跨距改变,可作为不同跨距、不同构型T型连接优劣衡量标准。最后,基于试验结果、载荷等效与缩比原则,提出了T型连接承载特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况、大气波导、海浪杂波等环境因素对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环境指数的层次结构,同时量化了各目标层的有关因子,确定了各目标层的权重,并建立了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环境指数的评估方法。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评估复杂环境条件对舰舰导弹作战效能的影响,为舰舰导弹的作战使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苏联计算水面舰艇抗风性能之极限风速法[1]中有关计算极限风压P_i之方法,对我国3000k吨级以下各型水面战斗舰艇在有、无航速时之P_i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我国水面舰艇稳性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极限风速法求出之P_i值在高速时与规范法大致相当,在零速时按极限风速法求出之P_i较规范法大20%-40%。进而论证了我国规范法把倾侧力臂取为受风面积中心至水线的距离(Z_f-T)这处理方法尽管在物理意义上是不明确的,但在应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舰空导弹,基于排队论的突防概率模型,计算了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反舰导弹的突防概率和效费比;利用火力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舰空导弹Lanchester方程,分析了伴飞诱饵对作战时效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突防效果的伴飞诱饵支援条件下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与突防期望数,分析了饱和攻击条件下,伴飞诱饵对反舰...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中旬,由法国海军“拉图什-特雷威尔”号反潜驱逐舰和“比罗司令”号轻型护卫舰组成的舰艇编队抵达青岛某军港,开始对青岛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这是法国军舰第4次访问青岛,随舰来访官兵322人。法舰访青期间,笔者有幸登上了法舰“拉图什特威尔”号和“比罗司令”号,初步感受了法舰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0.
超视距目标指示是中远程舰舰导弹作战运用的基础。在分析目标指示数据误差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超视距目标指示的原理和舰舰导弹解命中原理和寻的雷达捕捉目标的原理,建立了基于指示站位置的超视距舰舰导弹目标捕捉模型,采用Monte Carlo法对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指示站位置对舰舰导弹捕捉概率有明显的影响,得到了求取指示站合理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对提高中远程舰舰导弹的作战运用效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某滑坡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区大量的边坡滑坡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分析其发展过程,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已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运用其对库区某碎石土滑坡工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作出稳定性评价,最后与极限平衡条分法(Spencer)进行比较,二者结果相当接近。  相似文献   

12.
根据舰空导弹效能分析和效能评估的需要,针对目前舰空导弹的性能特点,建立起舰空导弹能力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功效函数和理想点法设计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该算法既可以用于舰空导弹的发展方案论证,也可用于舰空导弹的效能评估,较好地解决了舰空导弹效能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舰空导弹低空反导杀伤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网络化舰空导弹低空反导作战效能,必须研究其杀伤区.首先分析了网络化作战时杀伤区的影响因素;进而计算了一定条件下,舰舰和舰空2种联合作战方式时,低空反导杀伤区的分布情况;最后提出了与单舰杀伤区相比,网络化舰空导弹低空反导杀伤区是个动态变化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从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环节入手,对高海情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性能主要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受影响因素和高海情试验保障现状,提出采用综合试验模式开展高海情试验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试验方法,最后,以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高海情试验为例进行了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成果对于高海情条件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试验鉴定工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1月22日,法国海军“牧月”号轻型护卫舰到达湛江对我国南海舰队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马卡里舰长和法舰主要军官拜会了南海舰队高层及湛江市主要领导。中法海军官兵举行了座谈,相互参观军舰,进行了拔河、足球等体育交流。法舰官兵还游览了湛江市主要风景区,并在湛江繁华的商业区购物。法舰到访期间正值湛江市举办“2003工业博览会”。法军官兵有幸欣赏到来自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只长4米、宽2米,重约4吨,锈迹斑斑、平平常常的铁锚。然而,它却经历过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1880年,清朝政府向德国订购了两艘铁甲舰,这就是后来成为北洋舰队的两艘主力舰——“镇远”舰和“定远”舰,这只铁锚就是“镇远”舰的铁锚。威风凛凛的“镇远”舰,舰员331人,航速14.5节,排水量7335吨。舰桥、炮塔和舰体的装甲厚度在20~35厘米之间。舰上动力装置为10台蒸汽锅炉和蒸汽轮机。配备火炮22门,鱼雷发射管3具。历史不会忘记,1894年7月25日,因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导弹抗干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干扰条件下的导弹单发命中概率已成为评定导弹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箔条干扰条件下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评定,建立了雷达导引头接收端信干比模型、舰空导弹圆目标落入概率模型以及抗干扰改善因子模型,从而构建了箔条干扰条件下舰空导弹单发命中概率模型,计算出真实有效的单发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8.
舰空导弹是当前海上防空的主要装备。因此,评估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使舰空导弹击毁目标概率达到最大化,是防御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运用了排队论的方法,建立了在目标单方向和多方向等情况下的射击效能模型,并通过统计运算得到了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相对全面的射击效能数据,解决了各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的问题,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面向复杂海情条件下舰空导弹使用问题,全面分析了降雨对雷达装备和红外装备的影响,根据受到的影响情况从目标指示时机以及传感器的选择两方面入手对舰空导弹的作战使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降雨条件下目标指示时机的把握以及传感器的选择措施,为降雨条件下舰空导弹武器装备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航母编队内防空哨舰的阵位配置问题,首先根据防空哨舰的作战任务,提出了防空哨舰阵位配置基本原则,给出了防空哨舰阵位配置模型及模型中主要要素的计算方法,包括防空哨舰的有效作战半径、有效对空防御扇面角、预警距离、前出距离、前出方位;然后,分多种情况讨论了编队内防空哨舰阵位的配置方法,并完成仿真软件设计;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了不同条件下防空哨舰的阵位配置方案,并验证了模型中各要素对防空哨舰阵位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确定航母编队中防空哨舰的最优部署阵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航母编队防空哨舰的阵位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