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军事文化 ,是指直接影响和制约人们从事军事活动的观念因素。中国近代军事文化是影响和制约近代国人从事军事活动的观念因素。由于近代中国的军事活动极其纷繁复杂 ,使中国近代军事文化具有不定型性 ,但就总体而言 ,近代军事文化的变迁还是有脉络可寻的。中国近代军事文化大体以甲午战争后的 1 0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层面的军事活动所对应的军事文化之变迁进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蔡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有重九起义、讨袁护国等震惊时代的战争实践,还拥有涉及国防建设、战略战术等内容的近代军事思想。本文重点对他的军事思想进行探讨研究,由于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文中不免要分析考察与蔡银军事思想连结的军事实践。一方面更有助深刻地认清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从又一个侧面获得对蔡愕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公正评价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①。一、蔡锷军事思想形成的基础蔡愕成为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有其先天条件③,但主要还是后天造就的因素。其中,他在清末民初外受…  相似文献   

3.
军装工业是近代军事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与嬗变折射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历史进程。本文以西方引进的缝纫机与民国时期上海私营军装工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民国时期私营军装工业的兴起、发展及蜕变进行考察,以剖析近代西方机械生产工具与民国时期军事近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 1 881年底补授山西巡托以后 ,便由“清流派”主将转变为洋务派大吏 ,倡言“洋务最为当务之急”。后在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任上 ,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强、求富活动 ,成为后期洋务派的挂帅人物。他在创办近代轻重工业、推行近代教育和兴修铁路的同时 ,还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举办近代军事教育、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近代海防等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以便从中得…  相似文献   

5.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6.
战斗文化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军事理论的精髓核心、军事实践的生存土壤,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大的战斗气息,引领军营文化的建设方向,是战斗力生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军要深入挖掘和科学利用战斗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提升部队战斗力,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决定军事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在军事实践中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各个时代军事主体的“军事文化自觉”。“百家谈兵”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萌芽,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冷兵器形态军事变革的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战国中晚期至明清之际,儒学对兵学进行整合进而将兵学完全纳入儒学的思想体系之中,这一方面为兵学的发展取得了官方合法地位,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迷失,导致中国没有率先完成热兵器形态的军事变革;在“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下,中国近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复苏,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开始向近代军事文化进行“历史性转型”;20世纪,是中国追求独立富强的世纪,也是中国催生和培育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世纪。进入21世纪,适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中国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培养国防生高度军事文化自觉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理性自觉,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理论武装;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实践自觉,必须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情感自觉,必须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军事文化自觉是一种创新自觉,必须鼓励国防生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天羽 《军事历史研究》2008,2(1):131-135
中华民族近五千年军事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军事文化带有一种强烈的尚和倾向,这一倾向发源于中国古代以广阔地域为先天条件的农耕文明,体现在传统文化思想、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之中,并对我国历代的军事实践活动和军事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 1 9世纪 70年代的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 ,在 2 0世纪达到了高潮。其特点是招生取消了门第限制 ,逐步建立了近代军事教育的科学体系 ,贯彻了“中体西用”的教育宗旨 ,开展了近代化教学活动。这种教育实践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及军阀势力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6月 ,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一书。这是施渡桥先生在中国近代军事学术研究上的又一力作。施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成果颇丰。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施先生认为 ,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如果忽视从军事指导思想入手高屋建瓴地研究军事问题 ,就会出现就事论事、现象罗列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流弊。自 1 988年前后起 ,施先生笔耕不息 ,历时十余年 ,终于将这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专史推向了社会。全书按…  相似文献   

12.
民国前期军校教育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兴起、发展于清末的近代军事学校,是培养具有近代军事知识将领的摇篮,也是近代中国军队训练的基地。军校建设,既反映出军队近代化的进程,也体现了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军校教育研究,涉及军队建设中装备改进、军官选拨、士兵征募、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探讨近代军队发展、军事活动演变的主要途径。民国前期(1912年至1924年  相似文献   

13.
变法维新期间,维新派提出了一系列革新军事的主张。这是变法维新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对近代中国军事革新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中国国防思想的内容,推动了近代中国国防思想的发展;它对近代中国军制革新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它促进外国军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军事学术的进步,并推动了中国新式军事人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近代军事思维作为军事思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深化和推动了近代军事认识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军事思维的生成,对于当前推动我军军事思维方式的转换,建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军事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近代军事思维方式的形成条件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代西方的军事出现了飞跃性发展,从武器装备、军事制度到军事思想都超越了世界其他地区,引领着世界军事的发展方向。这不单纯是西方科技发达的原因,而是各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治形态的变革、经济扩张的需求、军事技术的进步、崇尚力争的传统以及神学专制的破除对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在主持广东禁烟抗英军事斗争中展开了大量军事变革实践。革职后,他全面反思战争期间的军事变革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军事变革主张。林则徐的军事变革主张与实践,为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军事变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林则徐是晚清军事变革的开拓者与奠基者,堪称近代中国军事变革的先驱。  相似文献   

17.
武德人格--武德文化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星 《军事历史研究》2003,1(3):144-152
本文认为关于武德人格的研究是武德文化的永恒主题.在武德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军人武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始终是其重要内容.本文疏理和揭示了在武德文化演进过程中三种主要形态即中国古代武德文化、西方近代军事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关于武德人格的地位、作用、标准、构成、培养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军事人口思想 ,又称军事人口理念 ,是反映人们对军事人口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认知过程和认知程度的范畴。本着把握思想理念演变脉络 ,以利批判、借鉴、继承和发展的需要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军事人口思想 ,其中既有古代和近代文化典籍中反映的军事人口理念 ,更有现代文化典籍中尤其是几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丰富军事人口思想。  相似文献   

19.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他提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军事观。本文对其军事论述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剖析其关于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加强海防边防建设和建立军校,派出留学生以培养近代军事人才等方面的重要观点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李涛 《政工学刊》2013,(10):52-53
军事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其拥有的无形和有形的军事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动员和使用,将其转化为有效提升战斗力的能力。我们要深入领会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推进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