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汉武帝时期,匈奴开始出现降附汉朝现象,而汉政府为此采取了设置五属国等军政措施对其加强管理。东汉时期自建武二十四年呼韩邪单于所部南匈奴款塞归降汉政府后,东汉政府便将其逐渐迁居于塞内缘边诸郡并对其不断强化军政管理。而整个汉代中央政府对归附匈奴所采取的一系列军政管理实质上都属于边疆社会治安管理范畴,这也是此前学界未曾特别强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俊 《军事历史》2001,(1):32-35
西藏自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后,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特别是清王朝在总结吸收前朝统治管理经验基础上,对西藏的统治管理制度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措施,开始在西藏驻兵戍防,这对于加强中央政府统治管理,阻止外来侵略,遏制分裂势力,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清政府西藏用兵的主要情况   1644年,清王朝打败了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并平息了南明政权的反抗后,在北京建立中央政府。这时统治西藏的蒙古族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和格鲁教派领袖五世达赖,派代表赴北…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新疆动荡的历史舞台上,主要活跃着杨增新(1912~1928)、金树仁(1928~1933)和盛世才(1933~1944)三个军阀人物,他们依次掌握新疆的军政大权。在这三位“新疆王”中,杨增新统治时间最长,执掌新疆军政大权长达17年,人称“塞外皇帝”,成为新疆近代史上显赫一时的人物。杨增新统治新疆时期,新疆依旧是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外有沙俄虎视眈眈,内有各种矛盾一触即发。杨增新在危机四伏动荡时期,采取了各种措施,使新疆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局面,保持了稳定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屯田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从西汉开始在西域屯田戍边,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清、民国时期至新中国。一、两汉时期公元前101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设使者校尉,以保障军事补给和来往使者的粮食供应。《汉书西域传》载:"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设在西域最早的地方官员,这一地区也是汉朝在天山以南地区的第一个屯田点,也是西域都护府的雏形。公元前60年,汉朝设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中央王朝在西域统治的完全确立。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相似文献   

5.
川军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队的简称。清末 ,清政府编练新军。四川新军成为川军源头之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取而代之的是袁世凯北洋军阀的血腥统治。而四川军政大权也落入袁世凯的爪牙胡景伊手中 ,四川军阀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6.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的一次大决战。兰州战役的胜利,对彻底消灭西北国民党军,解放大西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甘肃省省会,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在西北的军事、政治中心。在军事上、地理上又为控制青海、河西走廊、新疆及宁夏的重要枢纽。蒋介石早就与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策划利  相似文献   

7.
“窝斯拉巴”为羌语,即“羊角花”的意思。羊角花也就是杜鹃花。羌族为何称杜鹃花为羊角花呢? 传说在远古社会,羌族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实行群婚制。天上的女神不满意群婚制,她为了推行一夫一妻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把许多对羊角扯散,羊头上的  相似文献   

8.
陕北三边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区,全国抗战爆发前,红军曾在三边地区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民族宗教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驻地八路军积极协助地方政府组织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建设,在双拥活动中积极开展民族宗教工作,团结争取伊克昭盟上层人士共同抗日,妥善处理蒙汉交界地区的各种土地争端,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北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范仲淹的军事思想浅析李直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北宋王朝面临西北羌族政权西夏的严重军事威胁情况下,为维护北宋王朝的统治,呕心沥血,治边安邦,抗敌保国。并在军事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80年代,是列强瓜分中国的高潮时期,也是现代意义的诸民族国家地位确立时期,传统封建国家对固有版图的捍卫正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的疆土保证。文章考察左宗棠西征军费之收支以及周期性变化,考量晚清政府于风雨飘摇中维持西北边疆的统治实力,从而勾勒出中央政府治理西北边疆的基本方略与战争步骤,对清末中央政府治边实力作了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在军政关系中,文官控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政策选择,也是区分不同军政关系类型的重要指标。印度独立初期,尼赫鲁政府为防范军队发动政变,通过制度设计和意识形态,实现了全面型的强文官控制。在制度设计层面,通过平衡文武力量,尼赫鲁有所克制地组建了本国的军事力量;通过塑造官僚体系内部的张力,尼赫鲁限制了高级军官影响力的膨胀。在意识形态层面,通过弱化国家安全威胁、强化文官控制规范的传播,尼赫鲁降低了军事议题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军队服从文官的意识。上述措施一方面降低了军人发动政变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对印度的国防建设和军事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国防》2001,(1):61-61
做好双拥工作,是一项凝聚军心民心,维护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都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  相似文献   

13.
军政部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一个重要部,兹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所载,将该部的历史沿革、内部组织及其重要人事任免等问题,作一概要介绍。一军政部原为行政院直属部,成立于1928年11月,至1938年1月改隶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会)。1923年3月始有军政部之设。先是1923年,南方“讨贼军”平定陈炯明叛乱,迎孙中山回到广州。孙中山决定不复任总统。乃组设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是年3月2日,大本营正式成立。大本营于大元帅之下,设总参议、参谋长,秘书、参军二处,法制、审计二局,及军政、内政、财政、建设、外交、海…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数千年连续文明发展史的古老民族。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较早地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2世纪末,我国便建立了奴隶制开始形成、发展的夏朝。经过商朝(约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国主要地区又较早地陆续开始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与社会制度变革、统治王朝兴衰、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化相伴随,我国古代战事频繁,经历了连绵不断的无数次大小战…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北川县陈家坝羌族乡党委、政府针对当前民兵工作中存在的时间难保证、人员难集中、内容难落实、外出民兵难管理等问题,依据《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民兵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并以政府名义公  相似文献   

16.
杨振国 《国防》2002,(12):49-50
军政一致、军民一致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军政军民团结都是我们胜利的法宝,都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军政军民关系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军政军民关系。 一、讲政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12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广东珠海成功举办。本届高峰论坛分为航空和航天两个分论坛。航空分论坛主题为"合作创新——打造绿色航空产业链";航天分论坛主题为"开拓进取——持续推动航天技术推广应用"。来自国内外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的约300人参加了会议。从12日至18日,为期6天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这次展会,参展商签订了30个项目价值约118亿美元的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202架各种型号的飞机。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50家中外航空航天厂商及141个外国军政贸易团参加了本届航展。本届航展有113架飞机参展,数量之多为历届之最。  相似文献   

18.
郑昊 《军事历史》2023,(5):24-30
北魏末到北周初,荆襄地区的军政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主要表现在军政区划和军政制度上。北魏末期以穰城为中心的荆州都督区开始建立;北魏分裂后,东、西二魏经过反复争夺,最终西魏继承和巩固了原北魏的荆州都督区建置。大统十五年(549)后西魏通过南征吞并了萧梁长江中游地区的大片领土,将原荆州都督区的辖境扩张至五十余州。面对骤然增加的辖境辖州,原来的都督制度已难以为继。西魏王朝曾一度实行都督—行台并行制度,但最终还是选择另创一种新的军政制度——总管制来取代原先的都督制,设立荆州大总管作为荆襄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相似文献   

19.
元、明、清时期西南土司军队为国家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统治阶级利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军队,维持当地的统治秩序,维护国家统治和抵御敌国的侵犯。军队的奉征反映了土司对国家的认同,同时又促进了土司及西南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从秦汉时期所处的历史背景看,在我国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