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长志 《国防》2005,(6):52-55
海军后备力量是进行海上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海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海军民兵”)是海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海军民兵”建设,增强民兵配合、支援和保障海军作战的能力,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人民战争具有重大意义。一、深化认识,增强建设“海军民兵”的紧迫感人民战争是我军作战的传统优势。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战争形态下,人民战争的内涵和形式有别,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模式各异。当前,战争形态正处在从…  相似文献   

2.
葛永宏 《国防》2014,(12):65-67
实行海上人民战争,是充分发挥国家战争潜力优势,有效形成联合作战效能,快速达成战略威慑作用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认清后备力量和人民群众在海上人民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在平时建设中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周密制定作战方案计划、定期组织联训联练活动、突出抓好民用运力动员准备、制定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战时,应科学组织海上封锁、海上袭扰、模拟佯动、海上保交、岛岸防卫、战场勤务、海上维权等作战行动,坚持统一指挥、整体作战,就地就近、发挥优长,隐蔽突然、出其不意,土洋结合、多法并举的作战指导,确保实现"能打仗、打胜仗"总要求。  相似文献   

3.
“兵民是胜利之本”。这是人民战争的核心思想。在未来反侵略高技术战争中,人民战争思想仍是我军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坚持人民战争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后备力量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力量源泉。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以常备军为骨干,后备力量为基础,人民群众为后盾。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将是一场“全民战”和“总体战”。由于科学技术飞速  相似文献   

4.
张羽 《国防》2002,(6):36-38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参战支前理论研究,是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创新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质量建设的客观要求。为深入研究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变化及对国防后备力量参战支前的新要求,探讨提高国防后备力量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和支前能力的新对策,本刊特邀请军事科学院部分专家就现代条件下民兵参战支前问题进行笔谈。今后,本刊还将继续发表这方面的意见和研究成果,欢迎广大读者参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兵民是胜利之本。习主席强调:“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但要把握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随着新一轮军事变革不断深入,战争形态与样式发生巨变,我国后备力量队伍结构随之不断调整优化。当前,在军民通用技术时代,编组在各新兴行业系统的新型后备力量在支援保障作战中的地位作用将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关于全军运用高科技知识普及深化训练改革成果集训的情况报告的通知,进一步指明了我军新时期军事训练发展的方向,吹响了全军开展科技大练兵的号角。开展科技大练兵,走一条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的新的训练发展道路,不仅是我军根据时代发展作出的一项战略选择,也是民兵、预备役部队从着眼打赢一般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转变到打赢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必然要求。目前,部队的科技练兵开展得如火如荼,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科技练兵到底怎么抓?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民武装干部、全军预备役部队的官兵和全国民兵,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辈、我军后备力量建设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徐向前元帅。徐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创立和形成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忠诚的捍卫者和执行者。1963年,徐帅继罗帅之后,主管民兵工作;1964年,正式担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几十年来,徐帅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战争思想,为我军的后备力量建设,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辨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国防后备力量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我党我军建设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总揽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明确强调要“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这是党对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加快推进国防后备力量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核心。近年来,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怀疑在现代条件下还能不能打人民战争,不相信人民战争能够战胜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敌人,有的还提出国防后备力量在高技术战争中还有没有用等问题。对此,我想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贾凤山 《国防》2007,(2):33-35
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战备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础,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保证,是省军区中心工作的基本支撑.  相似文献   

11.
叶爱群 《国防》2006,(8):19-20
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军分区、人武部既是常备军的组成部分,又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挥部。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首先必须大力加强军分区、人武部质量建设。一、认清形势任务,增强抓好军分区、人武部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和平、发展、合作”,国际战略形势趋缓、趋稳。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战略回旋空间进一步拓展。总体上讲,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有利于我们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2.
邰德民  仝仲璞 《国防》2003,(4):13-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综合分析国防后备力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威慑因素的变化。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后备力量参战支前能力的强弱已不再取决于人多势众,传统意义的人民战争已不能对敌人构成真正的威慑。只有把蕴藏于民间的高技术人才和装备组织起来,转化成打赢高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通化军分区采取“发挥个人专长优势,围绕后备力量建设练兵;实施成果奖励政策,优化科技练兵环境”的战略,使一大批在军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型”军官脱颖而出,新梯队人才不断涌现,机关上下科技练兵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4.
陈炳德 《国防》2008,(10):4-8
后备力量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后备力量建设非常重视,胡锦涛主席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和机制,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不断增大国防后备力量的科技含量,切实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当前,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军事变革加速发展,争夺高技术质量优势的新一轮军事竞争日趋激烈,在精简现役部队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成为各国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张齐红 《国防》2003,(10):30-32
人民战争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加强海上民兵建设,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海上人民战争的客观需要。在当前条件下加强海上民兵建设,必须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明确任务,制定完善方案 海上民兵建设必须以任务为牵引。在未来作战中,海上民兵可能担负以下具体任务:动员民兵、征集民船、筹措各类作战物资,做好临战准备;配合海军输送登岛作战部队和武器装备;参与封锁作战,组织侦察警戒和海上佯动;担负守岛护岸任务,开展海上游击作战、防空作战;组织抢救抢修,消除空袭后果,实施技术保障等等。海上民  相似文献   

16.
张东辉 《国防》2007,(3):1-6
当前,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人民战争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实力.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精髓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为我们创新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赋予了时代课题,明确了基本思路,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颁布和开始施行的《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是继《民兵工作条例》之后,国家颁布的关于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法规,是民兵建设上的一件大事。 民兵武器装备,是民兵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是平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时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军区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围绕提高后备力量参战支前能力,大力开展理论对策研究。前不久,该部召开“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研讨会”,专题研究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加强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问题。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应突出预备役部队这个“拳头”,坚持民兵这个人民战争的“基础”,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军训这个“亮点”。  相似文献   

20.
郑德华  王双 《国防》2004,(10):39-39
科技练兵是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基本途径。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的科技练兵,必须适应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依据性质任务、结合特点规律、紧贴建设实际,科学确立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和方式方法,切实搞好各种保障,努力提高科技练兵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构建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战时将配合和接替现役部队担负国土守卫任务。因此,必须紧贴预备役部队担负的任务,着眼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科学构建预备役部队科技练兵的内容体系。一是围绕提高快速动员能力构建训练内容。预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