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准备打仗是军队的基本职能,培育战斗精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电视剧《亮剑》以军队战斗精神为视角,启示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变色,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锻造一种灵魂,即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亮剑对敌的“亮剑”精神。物质力量一定的条件下,部队的战斗意志、战斗精神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高扬战斗意志、“亮剑”精神主旋律的文化精品《亮剑》,对当前培育、融铸、强化部队战斗精神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农六师是"亮剑"部队的延续,正续写"亮剑精神";而小说、电视剧《亮剑》则成为"亮剑精神"的代言  相似文献   

3.
郭军  海平 《中国军转民》2006,(12):25-28,31
引子《亮剑》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一部小说和电视剧,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李云龙的“亮剑”精神传遍了全国“,亮剑”一词也很快被应用到各行各业。2005年初冬,在北京什刹海边的帅府饭庄,《亮剑》的作者都梁与珠海振戎公司总经理杨庆龙等公司同仁相见并共进晚餐,大家不约而同地问起都梁一个面对了无数次的问题:李云龙的原型是谁?都梁答:没有。又过了多日,都梁又与杨庆龙相见,都梁感慨道:杨庆龙真是比李云龙还李云龙,如果早认识你杨庆龙,《亮剑》可能会写得更丰满……如果说李云龙是战争年代拼杀于军事战场的“亮剑”英雄,那么杨庆龙就…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感染了无数官兵。据说,一些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看过《亮剑》后训练热情高涨。但也有一些人更欣赏“李云龙不识字也能打胜仗”的“传奇”,欣慰于自己的“没文化”。李云龙“没文化”是时代造成的缺憾。如果他和赵刚一样有知识有文化,相信他将如虎添翼,打更多胜仗。然而《亮剑》中有一个细节也让人深思——李云龙抗美援朝请战未  相似文献   

5.
贾辰琼 《军事史林》2010,(12):55-57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曾有过这样一句台词:“当时我的士兵用的都是老套筒、汉阳造,膛线都快磨平啦!”的确“老套筒”、“汉阳造”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已是很老的枪了。八路军手中最好的步枪是从日军手里缴获的“三八大盖”,  相似文献   

6.
张翼 《政工学刊》2010,(9):44-44
电视剧《亮剑》,突出宣扬了以团长李云龙及其团队为代表的人民军队的强悍作风,这种作风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的重要原因。在战争年代,人民军队靠这种作风,披荆斩棘,以弱胜强,迅猛发展,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和平年代的处置突发事件、抗拒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同样需要发扬这种强悍作风。  相似文献   

7.
连线李幼斌     
这一期《名人连线》我们请到的是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部演员剧团的著名演员李幼斌。2005年的电视剧《亮剑》掀起一轮旷日持久的收视热潮,至今未退。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广受欢迎。其后《闯关东》《中国地》《师傅》等一系列"大戏"更让他牢牢占据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8.
林臻 《国防》2016,(4):86-86
作为一部以军旅生活为背景的韩国电视剧,《太阳的后裔》通过浪漫的爱情故事和“养眼”的主角俘获了众多“粉丝”,其军营热血男儿的忠诚与奉献也在广大中国观众中引发热议。《太》剧之火爆,绝不仅仅是又一波“韩流”卷土重来,其军事文化软实力的成功输出亦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陈满秋是常年为本刊写稿的老作者。他参与编写的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份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我们特约陈满秋编写《炊事班的故事》续集,在本刊开辟的“生活剧场”栏目中提前陆续“播出”,请广大读者注意“收看”——  相似文献   

10.
萨苏 《国防》2012,(9):73-74
在真实的抗日战场上,是否发生过像电视剧《亮剑》里表现的八路军和关东军的殊死血战呢?因为关东军主要驻防东北,八路军则活跃于华北,这样的机会似乎不太容易找.  相似文献   

11.
根据“好军嫂”韩素云和广州市人民群众爱国拥军先进群体的模范事迹拍摄的电影《军嫂》,具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片在京试映时即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观众的好评。 这部影片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羊城晚报、珠影公司、广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曾经导演过电影《警魂》、电视剧《母亲桥》等影视片的珠江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王薇出任导演。曾在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 连续剧《亮剑》,在广大官兵中引起了强烈 的反响。其中,主人公李云龙的传奇经历 和鲜明个性更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许多 同志认为,《亮剑》不像有些电视剧中的人 物演得假大空,把李云龙这个革命军人的 个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了觉得 真实可信、有立体感。可是,在现实当中 也有许多同志开始把《亮剑》中的情节生 搬硬套到自己的生活中,断章取义的理解 小说的精神,从而引出了许多不和谐的音 符。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敢说敢闯,面对一个个强敌,临危不惧;而政委赵刚则刚柔并济,紧紧把握部队前进的方向,二人取长补短、同心合力带领部队打了一个又一胜仗。和平时期,尤其是在不带兵的武装岗位当主官,做搭档,要珍惜一起共事的机会,在工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密切配合,共同带领着人武部干部职工干出成绩。近年来,我俩取长补短同心"亮剑",使人武部多项工作被上级评为先进。  相似文献   

14.
军旅题材影视剧每年都会有几部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荧幕当中的枪林弹雨、风起云涌,那些身着军装的铁血英雄们也成了观众们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话题。从《亮剑》中的"草莽式英雄"到《士兵突击》中的"许木木",再到《火蓝刀锋》中看起来有点"不靠谱"的蒋小鱼和《麻辣女兵》中古灵精怪的汤小米……一批富有时代色彩的军人形象越来越为观众喜闻乐见。为此本刊特地盘点了一组影视剧中的军人形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汲取孙中山先生国民革命四十年之经验,采取了多种措施唤起民众的革命斗争精神,积极同反革命集团“亮剑”,辅之以将革命成果反馈于人民群众,最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拥护。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弘扬“亮剑”精神,强化共产党员角色意识,增强共产党员斗争本领,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疑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航空工业创建45年来,5万贵航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一座座独具三线特色的航空工业工厂,培育出了具有贵航文化特色的“报国情怀”与“亮剑精神”。它们是贵航集团永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当前,在中国航空工业调整改革的新形势下,贵航集团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贯彻落实“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集团战略,  相似文献   

17.
张凤中 《军事史林》2008,(10):36-39
说起军旅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不能不提到《亮剑》,剧中李云龙率领独立团全歼日军“观战团”的精彩战斗令人印象深刻。影视改编自小说,小说取材于生活,上述剧情并非“纯属虚构”,而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真正的“李云龙”就是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麾下著名的“王疯子”王近山。但事实上,王近山并没有单挑“观战团”的“领队”,因为他在打这次伏击战时,并不知道命丧自己手下的并非普通的日本兵,而是100多名“皇军精英”!  相似文献   

18.
一种军人的精神,一种男人的精神,一种人的精神。许三多,去年年末在各家电视台热播电视剧及同名小说《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普通一兵。我对该剧认真地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也说说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精神直抵人心,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电视剧《功勋》之单元剧《能文能武李延年》,紧扣"能文能武"这个主题,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抗美援朝"一级英雄"李延年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军政兼备的英雄形象生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再次引发青年热议、激发青年热血。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当以文能提笔、武能横刀的青春力量、青春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坚守精神高地。"我们是硬骨头,能攻上来,就能守得住。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空军时报》7月24日报道,美军正考虑重组战略空军司令部,以加强其全球核打击能力。据分析,美近年来在东欧地区部署反导系统迫使俄罗斯频频“亮剑”,甚至重启可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的轨道弹道导弹系统计划。而美军宣称重建曾在冷战时期强横一时的战略空军司令部,正是“针尖对麦芒”之举,意在对俄罗斯形成更大的核威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