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文 《环球军事》2010,(6):12-13
据阿根廷《号角报》等媒体报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一直是英阿两国关系上的!定时炸弹”,双方曾在1982年为马岛主权开战,结果阿根廷落败。今年2月初,英国政府允许迪塞尔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开采石油,引发阿根廷不满,阿根廷高级将领纷纷表态要收复马岛,英阿两国又处在剑拔弩张之中。  相似文献   

2.
褰丁 《当代海军》2001,(7):27-28
前不久,阿根廷与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协议,协议确定允许阿根廷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私人飞机和船只在阿根廷大陆与马岛之间直航,但不包括商业航行。协议签订中,阿根廷方面还特别声明,此直航协议不影响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所有。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自1982年马岛战争后,阿根廷与马岛之间中断的空中和海路交通开始恢复,表明英阿之间的战争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是阿根廷有关马岛主权的声明,则又强化了近十年来英阿之间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4.
2013年的新年刚过,英阿两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再起争端。1月3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英国《卫报》和《独立报》上刊发的致英国政府的公开信上,指认英国占据马岛是“公然的殖民主义”行为,要求英国政府向阿根廷归还马岛。在信中,阿根廷还要求英国应该履行联合国1960年通过的有关结束一切形式殖民主义的决议,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争端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5.
马岛战争中英国的外交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那斯群岛的领土纠纷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进驻马岛,由此引发了马岛战争。战争期间,英国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使阿根廷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地位。在利用外交手段压倒对手之后,英国又以强大的军事打击为自己正名,实现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岛屿主权引发了一场轰动全球、规模较大,海、空、陆战俱全的现代化局部战争。4月2日,当阿军进驻马岛和南乔治亚岛后,英国首相便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宣布“与阿根廷断绝外交关系,成立战时内阁,紧急派遣南大西洋特混舰队开赴马岛战区,不借用武力夺回马岛”。4月7日,英政府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360公里)为“海上禁区”,从4月13日起“阿根廷  相似文献   

7.
所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指的是三个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和桑威奇群岛。马岛在阿根廷海岸以东约750公里。南岛在马岛以东约1,500公里,而桑岛则在马岛以东偏南约2,100公里。这些岛除马岛上住有英国居民约1,800人外,基本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由于它们是两个大洋间通过南美洲南端海路的必经之地,南乔治亚又是进人南极大陆的门户,所以历史上曾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的对象。近年来发现马岛附近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这些岛的地位就更显得重要了。自1832年起马岛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阿根廷却坚持对马岛拥有主权。两国间进行了多年的外交谈判,然而争端一直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8.
刘永  文广 《环球军事》2010,(6):10-11
据英国媒体3月2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拒绝美国帮助解决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问题上的争端。发言人说:“我们对国务卿的支持表示欢迎,以确保我们将继续保持外交渠道畅通,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推动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此举令英阿马岛局势更具悬念。  相似文献   

9.
水师 《环球军事》2012,(6):25-26
2012年1月31日,英海军宣布向马岛部署最先进的勇敢级防空驱逐舰“无畏”号。2月10日,阿根廷外交部长齐默尔曼强烈指责英国在马岛部署一系列先进战舰的举动,英阿马岛局势火药味骤然变浓。面对英海军驻马岛地区实力的大幅提升,阿根廷海军(下文简称阿海军)在发生战事的情况下能否HOLD住战争主动权,战胜英国强大的远洋舰队呢?让我们先看看“白银军团”的实力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海上封锁战仍是主要作战方式之一,且其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斗争更加残酷激烈。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中,英国海军对马岛周围200海里的海空域实施了有效封锁,限制了阿海军的行动,特别是英军将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  相似文献   

11.
阿根廷海军     
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与智利接壤,海岸线长达3800多千米。长期以来,为保护众多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阿根廷一直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20世纪初,曾一度取代智利海军成为南美的第一大海军。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装备的老化及美国开始向巴西提供海军装备,阿海军总体实力稍逊于巴西海军。1982年,因马岛的主权问题,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马岛海战。尽管最终阿根廷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但阿海军出色的表现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名义上,阿根廷总统是阿根廷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但国防部具体负责海、陆、空军的日常管理。海军的最高指挥官为参谋长,在阿根廷武装部队联合参谋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海军司令  相似文献   

12.
陈辉 《华北民兵》2013,(2):54-55
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已经过去30年,但战争的暗火还在地下燃烧,双方没有克制的态度,新的马岛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印度与巴基斯坦历史上为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经过了3次印巴战争,但边境冲突至今难以平息;叙利亚内战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鼓动下,升级将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3.
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战争动员的经验教训贾恒阔马岛战争是80年代初期,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长期有归属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而进行的一场有较多高技术兵器投入的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区远离英阿双方本土,气候、水文及岛上地形、道路等条件复杂,交战双方都力图通过...  相似文献   

14.
4月的地中海,风正暖,波犹宁。英国“乌干达”号旅游船载着九百四十名青年学生,正在航行之时,船长突然接到游船被皇家海军征用的命令。海军要求他立即靠岸卸载,驶往指定地点执行任务。原来,阿根廷占领马岛之后,英国迅速作出了以武力重占马岛的决定。因为马岛远在南大西洋海域,离英国本土一万三千多公里,运输线长,英国政府决定,动员民间运力,征用和租用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15.
英阿马岛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南桑德韦奇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整个战争历时74天,最终因阿军海空无援,被迫停止抵抗。此役,阿军伤亡约2300人、被俘1.13万人,损失舰船11艘、飞机105...  相似文献   

16.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在南大西洋爆发了一场轰动全球,海、空、陆战俱全的现代化局部战争。这就是当代二流军事大国——英国和一个发展中的拉丁美洲较大国家——阿根廷之间,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名福克兰群岛)等岛屿的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世人通常称之为英阿马岛战争。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月9日,曾经参加过马岛战争的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航空母舰,从阿根廷南部的贝尔格拉诺港启航,前往印度接受拆除,使得航空母舰大家庭中少了一位成员,也使世界现役航母数量下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那么,目前世界上究竟有多少艘航母在服役呢?  相似文献   

18.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5):70-70
二战版“夺占马岛” 1941年9月26日,阿根廷海军拟定一份进攻马岛的作战计划,企图“利用大英帝国忙于二战国际战场、资源捉襟见肘之有利时机,”一举夺占马岛。这份长达34页的作战计划详细规划了每个作战细节,但因为是要运用陆军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9.
简讯     
阿根廷海军对英国进行友好访问作为与英国重建友好关系活动的一部分,阿根廷于1994年8月派其训练帆船“自由”号对位于达特茅斯的皇家海军学院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历时五天的访问是自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之后的第一次,它标志着英阿两国关系正在走向正常化。〔温文译自《IDR》10/1994期〕  相似文献   

20.
1982年4月5日,英国国会“铁女人”撒切尔夫人在慷慨激昂的演说中痛哭流涕:“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马岛重新升起!”整个国会此时群情激愤,以反对票为零的奇迹全体通过,立即对阿根廷宣战,收复马岛。3天后,一支以两艘航空母舰为首、由100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远征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到地球的另一端,意图将马岛收复。24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对这场战争的性质虽然仍是众说纷纭,但战争中精彩卓绝的空战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