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洲》作为一家具有50年历史的纯文学刊物,依附着屯垦戍边的文化魂,灵性地闪动着文学的热忱,信守着艺术的良知,彰显着特殊体制下的人文价值。纵观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绿洲》以不变应万变,坚守着自己的办刊理念,但你只要留心了2008年第一期开始改月刊的《绿洲》,你会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如这本期刊鲜明标出的"立足兵团,面向新疆,放眼全国"定  相似文献   

2.
诗人洋雨是1949年从甘肃定西随着解放大军进疆的,在伊犁巩乃斯草原上参加了军垦农场初期的屯垦开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写诗,发表作品。50年代当了《绿洲》杂志最早的编辑,60年代初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塞外两支歌》,这本由两首叙事长诗组成的诗集,在当时的新疆诗坛,是为数不多的,极为引人注目。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洋雨出任复刊的《绿洲》杂志主编。1984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丝路情丝》,这本以新疆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为抒情载体的诗集,是洋雨的诗歌走向成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每一期杂志都会认真阅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辉煌60年"栏目,栏目中的很多文章帮助我了解兵团历史,让我快速成长。《同在一片蓝天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边疆的执着和"赤手开天地,大胆易沧桑"的豪情;在《心灵绿洲更广阔》中学习到兵团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兵团精神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阅读"辉煌60年"栏目,在回顾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第二毛纺织厂“织春”诗友会成立于1984年2月,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诗友会创办了自己的刊物《织春》诗刊。诗刊的编辑、刻印等工作都由青年民兵担任。两年来,“织春”诗友会越办越好,《织春》诗刊出版了十五期,刊用诗作300余首,其中有十多篇已在《绿洲》、《绿风》、  相似文献   

5.
正看到标题《地标》,你也许会猜测这是一篇介绍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文章,其实本文的"地标",与现代城市"地标性建筑"不是一回事。"地标":地面上的显著标志。屯垦戍边一甲子,戈壁惊开新世界。兵团人用双手和汗水开辟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洲,而每一块绿洲开发时都有一个标桩,追踪溯源,这个标桩就是"地标"。地标是绿洲的圆心,也是绿洲的源头,兵团人工绿洲都是相似的,但每块绿洲又各有各的不同。相同的是兵团人围  相似文献   

6.
文化     
正第一部反映兵团题材的电影1954年,著名作家王玉胡创作电影剧本《沙漠里的战斗》,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在全国放映。影片通过一支勘测队在冰峰和沙漠中寻求水源,战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到水源,在干旱的沙漠里开辟了绿洲的故事,歌颂了生产部队的战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事迹。出版发行的第一本文艺刊物1955年2月,《生产文艺》创刊,是兵团出版发行的第一本文艺刊物。同年12月30日停刊,并入《生产战线》,以同名栏目在副刊刊出。1983年10月1日,《生产战线》更名为《新疆军垦》。1991年1月1日,《新疆军垦》改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60年代初,郭沫若访问兵团写了《满江红》,其中写到:"保卫边疆,看军垦英雄气概。使戈壁化为绿洲,汪洋如海。"兵团在创造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绿洲的同时,也创造了如汪洋大海般广阔的文化绿洲。兵团的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和兵团精神。文化团长→文化兵团早在南泥湾大生产时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张仲瀚就有"文化团长"的美  相似文献   

8.
正53年前,兵团副政委张仲瀚在他的《老兵歌》①里为兵团农牧业发展描绘了一幅"现代绿洲画卷":"务农畜为贵,苜蓿草中王。肥多田增产,粮足六畜强。田在畜身边,畜在田近旁。欲求田畜旺,场队办五坊"。可以告慰兵团屯垦戍边奠基者张仲瀚的是,兵团人经过60年的奋斗,他所描绘的愿景已展现在天山南北的广袤绿洲上。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是具有历史性、标志性的一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更要重视和加强。今年,《兵团建设》要围绕上述工作重点,服务兵团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搞好工作指导、热点引导、难点解惑,把新闻的权威性、指导性与群众性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使《兵团建设》内容更丰富,版面更美观。一、栏目设置根据以上思路,2000年,《兵团建设》在栏目设置上沿袭固有主要栏目,如《改革纵横》、《经济瞭望》、《绿洲经纬》、《建设论坛》、《党建荟萃》、《中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绿洲     
心中的绿洲韩庆全1985年,我在武警河南总队三支队司令部代理文书。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的知识不足,所以在工作、学习和与人交往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度有些心灰意冷,思想很苦恼,工作学习提不起精神。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政工学刊》杂志,被《政工...  相似文献   

11.
编与读     
正老兵故事感动我芳草湖农场读者于三今年年初,我在地里忙了一天,回到办公室随手拿起一本《当代兵团》,信手一翻,便被今年新开的"老兵列传"栏目深深地吸引了,接连翻看了好几期,《一把军号》、《开荒模范刘可桑》、《王鹏月:巴郎子就是我的孩子》等讲述老兵们当初平叛剿匪和开发绿洲的故  相似文献   

12.
艺术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是创作者生活积累的艺术体现,也是创作者心灵的折射。艺术精品要用“心”打造。2004年为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0周年而创作、排演的大型主题歌舞晚会《绿洲颂》,就是全体剧组人员用“心”创作完成的。这台晚会通过3个篇章共16个节目,再现了兵团半  相似文献   

13.
正我1995年才随父母从内地来到兵团,对兵团历史知之甚少。这些年在团场工作、生活,也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对"兵团精神"内涵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但心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近日读到《当代兵团》新开的"辉煌60年"和"老兵列传"栏目,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了解过去的兵团,知道了今天的绿洲和良田,是由老一辈军垦战士用鲜血、汗水和青春  相似文献   

14.
新疆,区域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在新疆的崇山峻岭和大漠戈壁之间,有一片片绿洲。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每一片绿洲的诞生,都浸透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辛劳和汗水。20世纪70年代,美国卫星发现,在古尔班通古特灰黄的沙漠边缘有一片绿色,联合国为此派出一支17人的考察团来寻访这片绿洲。这片绿洲位于农八师一五○团,兵团人用20多年的时间,以常人无法想像的艰辛劳动,迫使沙漠后退了60公里。这是一个奇迹。新疆,史称"西域",这片土地上曾存在过许多著名的绿洲,如楼兰、高昌、交河,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渐次被风沙湮没。单纯的农耕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它又十分脆弱。自然条件的恶劣,资源的过分开掘,居民的流失,或许还要加上战乱,于是,绿洲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兵团让亘古荒原包括一些废弃的绿洲重新苏醒,重新焕发出生机,在开发荒原的战斗中,兵团人已立下赫赫战功。50年过去了,兵团人开垦出来的绿洲正经受着时间的检验,经受着风沙的洗礼。新中国的绿洲会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新中国屯垦史上一场新的变革已经拉开序幕,那就是兵团的城镇化建设,兵团人立志要在祖国西陲将已经开拓出的绿洲,变成一片片永恒的绿洲。  相似文献   

15.
每次拿到《兵团建设》,我首先要翻看的就是"兵团档案"栏目。不久前,我读了好几遍《横穿大漠屯垦和田》,文章中的老部队,就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的前身。60多年前,1800余名战士为了解放和田,为了祖国的嘱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行军纪录。他们凭着"南泥湾精神",将一道留在和田的命令执行了半个多世纪。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昔日的戈壁变成了良田,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文章中每个主人公的事迹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基层政工员,每次拿到新一期的《当代兵团》,我总是最先阅读"刊中报苑"栏目,"绿洲短波"和"标题新闻"荟萃了团场的动态信息,还有"垦区各地"、"一孔之见"和丰富的图片,既有消息又有评论,内容全面、丰富。我觉得这种短、精、实  相似文献   

17.
绿洲的女人用阳光的金线刺绣绿万项春天,绮纵横叶陌绮出绿洲每一片吻形的绿叶绿洲的女人在透明的大风中舞蹈绿洲的女人在燃烧的火洲上歌唱女人呵,你是绿洲最浪漫的主人绿洲的女人老了就呆在家里翻着发黄的照片让孙女猜健录爱听孙女说,奶奶年青时真美孙女问奶奶和爷爷的恋爱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本刊在"屯垦戍边五十年"专栏刊发了系列文章《兵团之变》,至此已划上句号。这句号划得是否圆满,评价的权利在于读者。 这组系列文章共有10篇,《"铸剑为犁"时代》《如金岁月》《走过冬天》《再创辉煌》《跨世纪的挑战》是总述篇,基本上将兵团各时期的重大事件收录其中,并掺入一些作者个人的观点。这5篇是《兵团之变》的总线。从《非常时期的爱情》开始,兵团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些个性事件受到作者的关注,作者也试图在史料的厚重感和文章的可读性上注入一些新的内客。《一座城市的变迁》讲述了一座年轻军垦城市的历史,《潮起潮落》中记述了"支边青年"们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经历,《三句口号与三个时期》试图揭示兵团决策层观念上的变化,《守望精神绿洲》则希望探寻兵团人文化戍边的轨迹。 由于史料收集的局限和事件的相互交错,挂一漏万和重复在所难免;《兵团之变》原定还有数篇个性事件的写作计划,但由于时间关系,由于期刊篇幅所限,未能如愿;所有篇目均试图从新闻的角度挖掘"旧闻",参考书目甚杂,大到鸿篇巨制,小至一条报刊消息,本刊记者均未放过任何有用的线索,但也因此可能造成专家学者的诘问:出处何在?新闻实际上在事件变成铅字时已成为"旧闻",这种遗憾在所难免。如果日后有补救的机会,本  相似文献   

19.
营造爱的绿洲某连尊干爱兵事迹写真陈建平何海宁朱丙标爱的圣地尊干爱兵,某连有良好的环境。在该连,有一本卷了毛边的用手书抄的《尊干爱兵故事集》,册子里记载着战争年代毛泽东为哨兵送雨衣,周恩来行军途中让马骑,战士藏朱德扁担等老一辈革命家互助互爱互尊的生动事...  相似文献   

20.
硕士研究生学历,国有旅行社总经理,其负责管理的新疆绿洲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绿洲中旅)曾经排名新疆前五、兵团第一,年仅42岁的夏中华在业内绝对可称得上是女功臣、女强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国企女强人会因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刑十年零六个月。夏中华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精通英语,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很强的业务能力。2001年12月,绿洲中旅进行改制并且成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在新疆唯一控股的公司,夏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