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十五”军转民发展思路是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工业自身的核技术优势为基础,以支持核电、核应用技术和相关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推动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核工业经济发展,尽快使核应用技术成为核工业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3,(7):22-23
作为中核集团的掌门人,孙勤把核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在企业家与政府官员两种角色之间的切换,让孙勤能高屋建瓴地既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有一句话是孙勤很喜欢对中核集团的员工讲的,"我们干的是事业,不是职业。搞核的人,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国家的事业。"孙勤自己的经历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从1982年任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助理工程师起,迄今31年,从核工业部到核工业总公司,再到中核工业集团,孙勤一直都在与核打交道,是中国核工业改革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核电的发展要安全、稳妥、高效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核电、核燃料产业的同时,要努力发展核应用技术产业,使之成为中校集团的第三支柱产业,是中核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发展核电,调整结构、突出效益,强化经营、科技兴核”的发展方针,根据核工业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在发展战略上做出的重要决策。核应用技术产业是核工业的优势领域,  相似文献   

4.
核工业精神是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培育的崇高精神。2005年1月15日,在庆祝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大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首次提出“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记者(以下简称“记”):蒋部长,我们是《中国军转民》和《中国核工业》杂志社的记者。能有机会采访核工业老部长,非常高兴。今年8月22 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从一些资料了解到,小平同志和我国核工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您从1982年4月就担任核工业部副部长,1983年6月担任核  相似文献   

6.
坐落于阴山脚下、黄河之滨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燃料,核材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自1958年建立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核工业的“母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几代创业者奋发前进的军工文化也日益完善,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核仪器厂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直属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核辐射探测器和核仪器的科研生产基地。在47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一是为我国核工业和核技术服务,为“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做出重要贡献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二是自70年代末期以来,紧跟核工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走向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时期。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的大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骄傲地宣布,经历第二次军工调整创业历程,2004年底,核工业一举扭转了连续十多年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核工业人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调整改革,以此作为集团公司的两个主战场,并确定为一定时期内的两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抓企业调整改革的结果。回顾核工业第一次创业历程,我国核事业一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发展成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尤其是“两弹一艇”,壮了军威,扬了国威;但另一方面,在核军…  相似文献   

9.
“一堆一器”是我国首次建设的重大核设施,为中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核工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初,教育部函告东华理工学院(原华东地质学院):学校被列为国控核类专业战略人才储备培养的11所高校之一。在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领域,东华理工学院正式跻身国家队。此前,学校还荣获了“‘十五’期间中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特殊贡献奖”。这些喜讯不仅为东华理工学院50年校庆增添了光彩,更是国家和社会对学院20多年实施军转民的高度评价。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实施军转民,其核心就是要求国防科技工业由单纯为国防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工业、农业、科科技人才和三万多名社会通用人才,于2005年开始招收海军国防生,成为海军依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月16日至1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我国核领域最具影响的展览活动之一,它已经成为核工业中外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入中国核电、核技术市场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我国核技术产品集中展示的窗口。 19日上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等陪同下参观了核工展。  相似文献   

12.
<正>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包括核科技、铀矿冶、核燃料循环、核能开发与利用、核工程、核技术应用、核环保等领域。在我国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唯一拥有完整的核工业全产业链的产业集团。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迎来了又一次重要发展时期,站在了从核工业大国向核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发展的要求是"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代表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核工业产业的厚望,也是我们核工业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原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前身为核工业华东地质局,自1959年创建至今,已有近48年的历史。2000年,我局实行属地化管理,为江西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日核工业集团公司邀请集团公司系统来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举行座谈会,共商“十五”期间核工业发展大计。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蒋心雄、赵宏、傅锐、黄锦华、李德平、刘广均、许谨诚等应邀出席。李定凡总经理主持会议,孙勤、李忠良、黄国俊副总经理和集团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座谈会。李定凡总经理介绍了集团公司“十五”总体发展思路和今年的工作重点。孙勤副总经理介绍了结构调整工作。黄国俊副总经理就军工科研生产、核电发展建设、核应用技术产业化作了详细介绍。代表、委员们肯定…  相似文献   

15.
核工业华东地质局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教育职工振奋精神,排难而进,积极开展第二次创业,多种经营取得可喜成就。全局已形成地质找矿、民品生产、建设工程、商贸服务和矿业开发五大产业格局,建起了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的核工业瑞丰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和拥有路桥、爆破等5个专业一级施工资质证书的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多种经营企业。1999年。全局实现多种经营产值5.59亿元。销售收入4.74亿元,利润1059万元,多种经营稳定安置职工6000多人。今年 1至 5月…  相似文献   

16.
王杨  张丽 《中国军转民》2023,(12):46-47
<正>2004年,17岁的未晓朋刚刚从技校毕业,就马不停蹄地加入到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核二三公司”),正式开启了手持焊枪、驰骋核工业沙场的“焊匠”生涯。2016年,以未晓朋为主人公的央视专题片《大国工匠》登陆央视新闻联播,自此未晓朋的名字响彻易水湖畔,更是成为“大国工匠”的代名词。未晓朋从进入核电现场第一次手拿焊枪起,就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好这条焊接这条路。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工业》2004,(2):34-35
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以及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原建设公司、上海石化安装检修工程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国防科技研究项目“秦山600Mwe核电站设计和建造”,经过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2003年度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秦山600MWe核电站(即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  相似文献   

18.
核四院经过10多年的市场运作,已在医药、化工、建筑、电力热力和工程监理等领域形成一定优势,是核工业集团的典型单位。新班子成员上任后,精神饱满,信心十足,一心想使核四院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要使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要使产品占领市场、经久不衰,最终靠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30日上午,我国核工业首家专业性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所属的核工业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正式揭牌成立。国防科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河北省国防科工办的领导,中广核集团工程公司、中核二三建设公司、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和嘉宾出席了揭牌仪式。核工业工程技术研究设计院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为加强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科研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防军工工程、核工程、核电站工程建造及核服务领域已经形成的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中核建设集团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军转民》2008,(5):22-22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坐落于天津市,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核燃料循环系统中某系列型号精密专用设备的研制、试验和生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还从事一些粮食加工机械、化工产品、环保配套产品等民用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