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传感器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红外传感器目标跟踪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航迹起始、已知目标强度分布模型时的红外目标跟踪 ,对目标质心伪测量的红外目标跟踪 ,基于质心及质心偏移测量的红外目标跟踪 ,红外传感器的目标机动检测、利用图像分割和目标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 ,图像相关算法和 Kalman滤波的红外目标跟踪 ,简化充分统计量的红外目标跟踪 ,修正球坐标系 (MSC)的红外目标跟踪、利用主客观知识的红外跟踪 ,红外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检测与跟踪以及红外传感器检测 -跟踪的联合优化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发挥红外诱饵弹作为防御性欺骗武器对处于末制导阶段的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进行欺骗的效能,通过对红外诱饵弹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原理、红外诱饵弹的使命任务、红外诱饵弹干扰效果的阐述,详细地介绍了牵引法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使用方法,证明了红外诱饵弹牵引法对防御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舰艇红外隐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定性描述了舰艇的主要红外辐射源,定量分析了舰艇和背景的红外辐射特征,通过分析舰艇对红外隐身的要求,结合舰艇红外隐身的发展现状,研究了舰艇红外隐身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反舰导弹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导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的方法,根据红外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传热学等基本理论,建立导弹目标的红外理论模型,计算出蒙皮、尾喷管和尾喷焰等重点辐射区域的温度场和辐射场,利用灰度等级描述红外辐射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生成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证明,红外图像生成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兵器的防护衣——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隐身技术及其发展 隐身技术是在一定遥感探测环境中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难以被发现的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则是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降低被红外探测器发现概率的一种手段。现代战争中红外探测器的问世,使红外探测成为军用遥感探测的重要手段,也使红外隐身技术发展成为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外隐身技术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课  相似文献   

6.
飞机的红外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采取的红外隐身措施主要是冷却、屏蔽、遮挡和红外隐身涂料等手段,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低可探测性。概述了红外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飞机红外隐身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飞机红外隐身技术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型舰载红外诱饵可以成功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通过分析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矩心干扰机理,建立了包括舰艇、导弹的运动轨迹,红外诱饵弹和矩心的运动轨迹方程在内的红外诱饵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矩心运动轨迹,分析了布设不同数量的诱饵对矩心与舰艇之间距离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数量红外诱饵对干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动态红外迷彩伪装的机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是一种可控的新型红外伪装手段,它是通过迅速降低目标与背景红外图像帧与帧之间相关度,从而使红外跟踪系统对地面目标的跟踪丢失.在分析红外跟踪系统的相关算法及动态伪装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帕尔帖效应的温度调节型和基于电致变色的发射率调节型动态红外迷彩伪装技术,并对2种类型的实验样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红外迷彩伪装对反红外系统的相关跟踪具有一定效果,是对抗红外系统相关跟踪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率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红外对抗技术,经过多年研究,已在定向红外对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继开发出用于直升机、运输机的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后,目前又在进一步研究用于战术飞机及地面战斗车辆。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是从红外干扰机发展而来的。红外干扰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主动红外对抗设备,目前已广泛装备在飞机上,用于对抗地-空和空-空红外导弹。它主要由红外干扰源和控制装置两部分组成,当发现导弹来袭时,红外干扰源主动发射经过调制的干扰信号,模拟飞机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的热辐射,形成假目标对导弹进行干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红外图像的数据特性,并对红外数据进行稀疏化处理,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红外图像成像方法。在红外图像测量平面使用随机观测矩阵进行观测,以少量的数据采样信息获得重建红外图像的足够信息。由实验和仿真计算可知,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红外成像技术,降低了数据采样量,提高了采样速度,并能以较小的误差实现红外图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面源红外干扰弹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机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通过分析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和面源红外干扰弹的工作机理,建立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干扰的对空仿真系统。介绍系统内主要模型的实现方法,并结合具体的仿真试验场景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较好地仿真机载面源红外干扰弹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过程,为进一步验证面源红外干扰弹干扰效果提供了技术实现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红外薄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针对这一特点,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以及太阳辐射的基础上,建立了涂覆红外薄膜的目标红外特征模型,分析研究了薄膜长波、中波以及短波反射率对目标红外特征的影响。以目标与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小于0.04作为红外伪装的评判标准,设计出短波、中波以及长波反射率分别为0.95、0.1和0.08的理想薄膜,仿真结果表明:该薄膜基本上能够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红外伪装。  相似文献   

13.
从红外图像的产生过程及原理,红外图像的特点,红外图像背景、目标和噪声的特征以及红外图像的数学描述等方面对红外图像进行特征分析。针对不同背景的红外图像特点,研究了中值滤波算法、维纳滤波算法、巴特沃斯高通滤波算法、基于Top-hat算子的滤波算法。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了针对不同背景的红外图像的4种滤波功能,并对所处理后的图像开展了滤波效果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红外技术的物理学基础,重点分析了红外夜视、红外预警、红外制导、红外侦察和红外遥感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物理学原理,并对红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红外辐射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质,使得红外技术在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论述红外技术在红外夜视、红外预警、红外侦察、红外制导、红外探测、红外遥感等方面的军事应用。  相似文献   

16.
红外遥感是一种通过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获取目标有关信息的遥感手段,它具有不受暗夜限制和穿透云雾的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遥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机载红外成像、星载红外成像和星载导弹预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红外传感器的建模与仿真。在回顾了红外传感器的发展后,介绍了红外系统的性能建模和杂波建模。接着介绍了红外系统的高逼真度建模与仿真以及分布式建模和仿真。最后展望了第三代红外传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装甲车辆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考虑排烟热气和外表面装甲红外辐射特征的红外辐射信号建模方法。首先,利用GT和CFX软件联合仿真得到了排烟热气的温度、压力的分布,考虑排烟热气对排烟管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建立了装甲车辆排烟装置总体红外辐射数值计算模型;然后,利用CFX软件模拟了外表面装甲的温度分布,提出了装甲车辆外表面装甲的红外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计算了装甲车辆全方向上3~5μm和8~14μm波带上的红外辐射强度,得到了目标辐射随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装甲车辆的红外辐射信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进行红外抑制设计时应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摘要叙述了红外诱饵弹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的地位,介绍了红外诱饵系统的干扰机制和技术指标。针对红外诱饵的机载和舰载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红外诱饵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热红外侦察系统的性能模型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热红外的伪装目标能见度与其伪装措施控制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定热红外伪装措施的分级标准和适应条件,利用热红外伪装目标能见度与安现概率的转换关系建立了热红外侦察条件下目标的发现概率模型,为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定量评价提供了计算模式,以便输入各级伪装措施的技术控制参数,确定不同等级伪装措施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