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信息化条件下,后备力量建设必须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构建立体网状的通信指挥体系。民兵预备役官兵是一支群众性武装组织,平时分散在各行各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大流动、多流向,再加上目前缺乏有效的通信联络和指挥控制手段,兵员"找不着"、"联不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条件下空战综合能力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空战组成力量的分析,概括总结出了影响空战综合效能的三大主要因素.并根据作战能力指标选取的原则,着重对信息化条件下影响空战综合能力的空战武器,信息保障力量和战术编队、协同进行分析,并分别对这三项因素的能力进行了重要性分析,最终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空战综合能力的指标结构.  相似文献   

4.
政治机关的决策指挥能力是政治机关综合能力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影响思想政治建设质量、效益的核心因素,是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发挥得充分与否的关键环节,是衡量一级政治机关称职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政治机关决策指挥能力作为当务之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重视抓住信息化建设,充分借助社会信息资源、技术和系统优势,构建全民信息国防新格局,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相权  钱伟 《国防》2014,(4):50-51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高效能、快节奏的战争,以往大规模、长时间地举全国之力动员人力、物力、财力的国防动员保障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有效整合利用局部地区资源保障战争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总动员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对于提高国防潜力的使用效益、保持持续不断的动员能力、确保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伟  吴向东 《政工学刊》2012,(11):36-37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联合作战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对抗模式。战时政治工作必须积极应对作战样式的转变,按照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部署要求,着力提高把准政治方向、快速反应跟进、驾驭信息手段、创新路径方法的能力,切实担负起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挥直接作战功能实施政治作战的重要使命。一、信息化战争战略意义重大,必须着力提高注重政治把关定向的能力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联合作战,不仅是一场对抗激烈的军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海军支社记者吴登峰,本刊通讯员袁珍军在海上演习指挥所亲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锤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争爆发突然、战场空间广阔、作战样式转换频繁等特点,要求作战力量必须快速进入战区,投入作战,摄止敌人行动,稳定战局,而作战力量投送保障则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不断提高快速投送保障能力。一、平战结合,军地联动,整体保障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消耗大、速度快、突然性强,依靠短暂的临战准备难以满足作战需要。因此,我们要预有准备,充分发挥人民战争优势,实施整体保障。一是要立足于平时有针对性的预先准备,与临战准备、战中准备相结合。平时结合…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今世界,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正在迅猛发展,推动了作战力量建设的根本转型和战争形态的根本转变。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切实把信息化后备力量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一、军地通力协作,构建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指挥顺畅的领导体系建立权威的领导机构。围绕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结合地方现行信息行业管理体制,按照有利于领导决策,有利于各部门协调,有利于形成整体合力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有权威的领导机构,决策、指导信息化后备力量建设。建立顺畅的指挥机制。按照平战结合原则,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交通运输保障强调"信息主导"的新运输要求、强调"速度制胜"的新运输特征、强调"立体投送"的新运输方式等新特点,汲取外军取得的成果为我所用,提出了在运输方式上固强补弱,在信息网络建设上求发展,在防护上巧作文章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军区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围绕提高后备力量参战支前能力,大力开展理论对策研究。前不久,该部召开“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研讨会”,专题研究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加强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问题。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牛鹏飞 《国防》2013,(4):51-52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公共事件爆发突然,形势复杂多变,应战应急节奏明显加快,动员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对事态的结局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对于全面增强国防动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整体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编实科学精干的力量队伍。搞好国防动员队伍选拔配备,优化国防动员队伍组织结构,是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国防后备力量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来势迅猛,发展急速。其核心是信息化,实质是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转  相似文献   

16.
当前,能力建设牵引装备发展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文章针对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以能力为中心的体系建设思想做了深入阐释,分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能力生成的各个要素,探讨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信息化海战的特点和对鱼雷的要求,提出了在信息化海战条件下鱼雷应该具备的一些战术和技术能力,如在网络体系中及时可靠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的对抗能力、先进的导航定位能力、远程的水声通信能力等,并对鱼雷航程和航速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新型鱼雷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列装部队后维修保障现状,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复杂武器系统维修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保障模式、抢修方式、设备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探讨提高复杂武器系统维修保障能力的方法对策,为部队信息化武器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应急作战能力客观要求,综合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对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理论上阐明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的内涵;然后,在分析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化条件下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武器系统应急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张慎兵 《国防》2016,(8):41-42
信息攻防激烈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内涵和特征,适应现代战争要求,提高后备力量信息化水平,必须改进编组延揽信息人才、完善装备和指挥信息体系、加强信息作战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