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赞扬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毛泽东在召见粟裕时曾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毛泽东还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第一功。解放战争初期,粟裕依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和企图以及华中野战军担负的任务,结合华中战区的实际,对与战争有关的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比较后,建议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西移淮南出击蚌浦线。经中央军委同意,结果,在50天时间内,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多人,面对国民党军12万多人的进攻,采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辉…  相似文献   

2.
陈毅粟裕宿北战前会合考温镜湖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场上继苏中七战七捷后又一重要战役,也是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自合以后第一次在战役上协同作战。在战役发起前。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鲁南的陈毅和在苏北的粟裕会合在一起,共同组织指挥了这一...  相似文献   

3.
一代名将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他不但雄才伟略、骁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立德立言,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极为珍贵的著作:<粟裕战争回忆录>.粟裕的妻子楚青这样评价:"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凝结了粟裕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对战争规律的认真探索,以鲜血换来的作战实践经验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贞."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华中军区,新四军第1、第2、第4师合并,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由粟裕任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任副司令员。粟裕考虑到张鼎丞的威望高、工作经验丰富,就向中央发电请求改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电称:“我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此重任。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为此,  相似文献   

5.
试论粟裕加强司令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张民,张培高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家,蜚声中外的一代名将。他一生戎马倥偬,始终如一地跟随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兵打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不但把主要精力倾注在作战...  相似文献   

6.
宿北战役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第一次协同作战,是华东战场重要转折的开端和标志。宿北战役后,华东战区连战连捷,迅速形成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格局。宿北战役成为粟裕在全国解放战争舞台展现其军事天才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正>一代名将粟裕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他对党和军队赤胆忠心,在诸多重要关头“斗胆直陈”,为统帅部运筹帷幄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善于创造捕捉战机,不拘一格用兵布阵,打出了一系列经典战例;他积极探索战争规律,把零碎的实战经验上升为系统的作战理论,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繁荣我国军事科学作出突出贡献;他品德高尚、  相似文献   

8.
(要目)(题后所注数字,前者为期数,后者为页数)●纪念朱德元帅诞辰120周年●在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刘源(1.1)试论朱德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姜铁军(1.3)●纪念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高超的战略思维卓越的历史建树——深切缅怀粟裕同志在总参任职期间对我军军事建设的杰出贡献………………………总参谋部(4.1)功勋卓著一代名将——纪念粟裕同志诞辰100周年………军事科学院(4.6)将军“斗胆直陈”与中共中央民主决策………熊铮彦(4.12)●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100周年●一代名将功泽江淮——纪念彭雪枫将军诞辰100…  相似文献   

9.
粟裕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名将,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造就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下,粟裕作为华东战场的主将,率部南征北战,逐鹿中原,为打败国民党反动军队,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他卓越的军事思想和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战友们一起创造了我党我军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纪录。一、率先实现由分散游击战争向大兵团运动战的战略转变。1944年12月,粟裕奉令渡江南下,组建苏浙…  相似文献   

10.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二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胜利,是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作战的结果。其中,更是与由两大野战军领导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的直接指挥分不开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本文就淮海战役总前委之一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与贡献,择要探讨如下。 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提出至形成,经历有一个酝酿、演变过程,其中,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建议,不仅为整个淮海大战奠完了基调,而且对战役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与反“清乡”斗争──纪念粟裕大将逝世10周年周蔚昌1984年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阳光温煦,一艘小型江轮离开南京下关码头,徐徐东驶,在燕子矶附近江面停了下来。这时,粟裕大将的亲属紧靠船舷,俯下身去,庄重地把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撒...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2、第3野战军全部,第4野战军一部,以及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20万人,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和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同志组成的总前委精心组织指挥下,在西起湖北武汉,东至上海.北起长江北岸,南迄福建建阳的广阔战场上,举行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歼敌11个军部、46个整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大城市及其他广大地区;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一战役,是在敌弱我强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与我军以往所进行的战役有着许多不同的新特点。中央军委、毛泽东和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在指挥这一战役中,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03,(1):51
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几个月,陈毅元帅颇不顺利。6月,他希望华中野战军抽调16个团投入淮南作战,但华野粟裕却力主先在苏中打几个胜仗。7月中,蒋军向淮北、淮南、苏中、鲁南发动大规模进攻。陈毅在朝阳集战斗中取得了歼灭战的胜利,却在月底丢失了淮南解放区。7月25日,陈毅率山野指挥部抵淮北,时值雨季,滂沱大雨连日不停,到处沟深水满,部队行军举步维艰。参谋处许多人认为此时不宜攻城,陈毅却决心攻取泗县。然而,被称为"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的八师于8月上旬攻城未克,士气低落,牢骚埋怨甚多。在此困难时刻,陈毅表现出了一个领导者难能可贵的真诚和气度,他给八师领导写信:"3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 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第5军分区基干武装与在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治委员,常玉清任副司令员,吴肃任参谋长,孙克骥任政治部主任。6月,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7月至8月参加苏中战役,8月下旬和华中军区第2军分区部队一起,于邵伯地区顽强抗击国民党军整编第25师主力的进攻,取得阻击战的胜利。10月,参加涟水保卫战,与兄弟部队一起迟滞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5.
陈毅拜师     
众所周知,陈毅同志是一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将,也是一名棋坛高手。 1929年6月3日,毛泽东、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第二次攻克龙岩。红四军政治部设在城内北山脚下的公民小学内。茶余饭后,政治部屋内经常传出“杀”、“将”的对弈声。这种声音惊动了隔壁的石老伯。  相似文献   

16.
沈力 《军事史林》2004,(4):6-12
最近,看到署名鞠开的文章<粟裕授衔的真相>(载<纵横>2003年第5期,以下简称<真相>).此文"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在讨论到粟裕授衔问题时","按当时授衔的依据,毛泽东同大家的想法一样,是要给他授元帅衔的",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周恩来说:"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  相似文献   

17.
张晖 《军事史林》2016,(7):14-26
晋察冀部队跨过桑干河,向古北口进发 东北,涵盖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于山海关以东,俗称关东,面积13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3800余万人(1945年前后计).这里土地肥沃,平原、江河、雪山、林海构成四大自然景观,钢铁、煤炭、电力、粮食、铁路,既发达又丰富,十足担当“富饶”二字. 东北野战军,承前启后:抗战胜利后从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日起,到其后的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及兼华中军区与中南军区,1955年中南军区改称广州军区.2016年1月,有着四野根底的广州军区、沈阳军区在军改大潮中随着战区的设立而被撤销.  相似文献   

18.
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创造性地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江苏省大丰市的做法是:在发扬“以情拥军”的传统时,坚持走“依法拥军”的路子。前不久,他们的做法被上级推广,还再次步入“江苏省双拥模范城”的行列。 大丰市是当年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和黄克诚领导的南下八路军胜利会师所在地,“以情拥军”的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大丰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楚青 《军事历史》2001,(4):65-66
197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两位同志走访粟裕,请他谈谈黄桥战役。粟裕即席作了以下谈话:   黄桥战役是奠定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关键性战役,也是华中新四军取得大发展的关键性战役。它包含了党内外、敌友我、军事与政治等诸多矛盾交叉,其中心是夺取华中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从作战指挥上说,由于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我军很难达到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甚至在战斗上也是以少胜多。因此,夺取黄桥战役的胜利,需要有很高的领导艺术和指挥艺术。   当时我们对形势的分析:苏北,位于日军侵略中国的水路北岸,…  相似文献   

20.
粟裕大将是无产阶级军事家、战略家。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身经百战,亲临一线指挥,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战争经验。他的军事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杰出的战略思想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习、研究粟裕的军事理论与实践,对于继承毛泽东军事思想,推进和加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粟裕善于将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着眼战略全局,既坚定又灵活地贯彻执行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军委战略方针毛泽东主席指出:“学习战争全局的指导规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要“按照情况活用原则”,“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作为战争或战役的指导者,只有全局在胸,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