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俄罗斯军队对“干部政策”的改革是在原有的经济体制被打破之后,部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下开始的.俄罗斯哲学副博士、军科院教授B.M阿尼西莫夫上校在1995年《军事思想》杂志上发表了《俄罗斯部队干部政策的探讨》一文,由于国情、军情的不同,有些观点我们不能苟同.但文中也不乏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借鉴之处,现将其择要介绍如下,供研究参考:一、部队干部政策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度俄罗斯的体制改革极力不采用“干  相似文献   

2.
自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政治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发展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然而政治体制的变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 ,造成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效率之间的明显差距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实现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互动增进” ,关键在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政府行为或运行方式的制度创新 ,提高政府运行效率 ,实现以法治国、制度先行的治国方略。  一、有效的制度产品是极为稀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 ,经济发展不只是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它还与基本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
于冰  崔光豹 《环球军事》2012,(13):32-33
4月19日,美国陆军发布了2012年版的战略计划指南,其中明确指出:“美国陆军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相隔6天后,陆军总参谋长雷蒙迪·奥德尔诺将军在5~6月版的《外事摘要》中再次谈到陆军转型。他说:“在当了6个月的陆军总参谋长之后,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下一个10年将是美国陆军转型的关键时期。”美陆军高层反复强调转型引发了各方普遍关注。美国陆军转型的动因是什么?陆军做过哪些努力?转型的途径是什么?又将转向何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正在改变过去中俄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还沉迷在过去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的一些俄罗斯官员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5.
国防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需求牵引型”国防经济体制,即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市场配置经济资源和要素为基础,通过政府的间接和直接调控,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国防性有效使用的经济体制。“需求牵引型”国防经济体制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准确的国防需求信号、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留学期间,郑生富同志通过观察、学习和研究,对俄罗斯的社会、军队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俄军后勤特别是俄军的给养保障也有较深入的研究。为了学习和借鉴俄军先进的后勤保障经验,做好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从本期起,分“俄罗斯国内形势与军队改革动向”、“俄军后勤教育”、“俄军后勤建设与发展”、“俄军给养保障”专题,在“外军研究”栏目刊载其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受国力所限,俄罗斯难以与美西方展开全面军备竞赛;经济寒冬中,俄军费一直受国家经济能力的制约。然而,在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长期斗争中,俄重点加强研制列装新式“杀手锏”武器,形成了俄罗斯特色的军事斗争战略,即基于“杀手锏”武器的俄式“不对称”军事战略。这种以“杀手锏”武器为基石的“不对称作战”军事战略使军费支出产生了效费比高、针对性强、威慑力大的良好效果。文章重点透视近年来俄罗斯国防科技创新、作战理念创新、战术战法创新的最新动态,进而剖析俄保持较高的军费效费比、成功开展对外博弈的重要举措和深层次原因,它们包括继承消化苏联大部分的国防工业基础、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强化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通过对外军贸和军民融合运筹军费来源等。  相似文献   

8.
外军军官退役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各国经济体制相适应,从军官退役后的就业方式来看,外军军官退役制度大体形成了“自谋职业”、“国家安置”及“双轨制”三种基本类型,并呈现出不同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考察,对于推动我军军官退役制度的模式转型、安置方式的改革探索、走开自主择业之路等,有诸多启示。外军军官退役制度的现状和主要特点(一)“自谋职业”型。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主要是美、英、法、俄、日、澳等国家。这些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对社会各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范围有限,军队一般都实行军官职业化制度。在为退役军官提供较完备的退役保障基础上,鼓励军官自谋…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转型的目标,是要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力,更好地为国防战略服务,更好地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其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从计划体制转向更多地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从重跟踪研仿向重视自主创新转型”。实现军工转型的基本途径,是切实贯彻“四个坚持”。推进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引进竞争机制。应该明确,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是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模式转型的有机组成部分。军工转型要和国家整体的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相协调,要服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  相似文献   

10.
王春生  刘娜 《环球军事》2008,(21):16-18
俄格武装冲突以来,北约军队在俄罗斯的西部、南部、东部战略接近地频繁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俄军亦不甘示弱,举行了苏联解体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演实兵最多的“稳定-2008”首长司令部战略演习。一时间,俄军精锐部队尽出、大有与北约军演一决高下之势。“稳定-2008”是俄强军富国的决心书,还是俄军事战略调整的分水岭?这场大演习会否为俄罗斯赢得真正的战略稳定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相似文献   

11.
《宁夏科技》2000,(5):6-7
“新经济”本是对美国连续15个月高增长低通胀的描述,是一个新词,也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到底什么叫新经济?更多的人把它理解为互联网经济。到底什么是新经济?什么是网络经济?它们是一回事吗?看看专家能不能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吴栋教授对新经济作了如下定义: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它最早源于美国,由于9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并且出现以往少有的“三高”“三低”特点,因而经济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新经…  相似文献   

12.
近日,俄罗斯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从万里之外的巴伦支海出发,驶向东地中海。本月底,它将和俄罗斯的其他几艘舰艇一起访问叙利亚多处港口。“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驶向中东,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维护本国利益的决心。俄罗斯充分意识到中东是其发展经济、重返大洋、抗衡美国和重振雄风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某种意义上,中东局势变化事关俄罗斯的生死存亡、兴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06,(5):42-43
“两会”之后,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3月21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必将大大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你了解俄罗斯的文化风俗吗?俄罗斯是穷还是富?俄罗斯还有人相信“中国  相似文献   

14.
本届航展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飞行表演!11月1日至7日.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的飞行表演队在珠海的天空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空中芭蕾”。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今我国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它给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人民武装工作要积极适应经济建设新形势、坚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的指导思想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则,不断深化改革,使人武工作与经济建设互为促进,同步发展。在本期发表的这篇访谈录中、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郑仕赵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答了新形势下人民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强调人民武装工作应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走上着眼“适应”抓改革,通过改革求“适应”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我国在认真总结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奋斗目标。本文从转型的指导原则入手,通过对信息化战争特点规律的分析,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成功的国防工业转型新经验,从宏观层面上透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动员目标,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动员及其准备,决定着经济动员的基本特点。本文认为,现代条件下经济动员具有经济利益驱动,经济手段与法律、行政手段相结合,系统性和比例性,滞后性、广泛性、深刻性和长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我国在认真总结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奋斗目标。本文从转型的指导原则入手,通过对信息化战争特点规律的分析,借鉴世界主要国家成功的国防工业转型新经验,从宏观层面上透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国防白皮书,全文约2.4万字,“合作”一词出现了48次。强调合作与发展,是1998年国防白皮书的最大特点。这部白皮书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是大国关系的改善和加强。1997年,中美宣布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先后与俄罗斯、法国、东盟等建立了关系。这部白皮书创下了多  相似文献   

20.
《环球军事》2014,(3):60-62
2013年12月25日“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洲航行时被浮冰所困。消息传回俄罗斯国内,俄罗斯民众的第一反应是:“我们的破冰船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