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钱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身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精神、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11月10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在"钱学森科学精神研讨会"上,深情追忆了钱学森同志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从"爱国、创新、求实、包容、人本"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钱学森科学精神的丰富内涵。曾和钱老一起工作多年的中科院院士谢光选,也专门撰写文章,回忆了钱老对他影响巨大的几件事,以表达对钱老的怀念和敬意。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正在大力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学习和继承钱学森同志的伟大精神,既是对钱老的纪念,也有助于推动先进的军工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明 《国防科技》2017,38(6):007-013
道德抽象而无形,确是客观存在,能被人们所认知。钱老文稿中有大量体现其在科学道德上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文章主要从理想信念、科学贡献、品德风范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对钱学森科学道德境界的认识和理解。研究表明,钱学森在科学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在科学道德上达到的崇高境界以及获得的至高科学荣誉,根本动力在于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钱学森的科学道德境界和他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是统一的。钱老生前七个"不"的处世原则是他崇高科学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不朽的传奇     
"民族脊梁: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辉煌,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如今,手捧《钱学森故事》,心情如大旱逢甘霖。  相似文献   

4.
一钱学森挽着妻子蒋英的胳膊悠闲地漫步在他执教的加州理工学院附近一条林荫大道上。“后面还会有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跟踪吗?”蒋英轻声地问。“当然会有。“钱学森并没有回头。却十分肯定地回答着,“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我们走另一条街。”蒋英轻声地提议道。“没有必要。”钱学森想了想说,“我现在完成了和美国国防机密毫无关系的《工程控制论》,他们判断我改行了,因而跟踪可能会放松一些,我们进茶馆去吧!”钱学森挽着蒋英,慢悠悠地走进了一座幽静的茶馆。刚一落座,旁边桌上便坐上了两个戴墨镜的人,两人的目光不时扫向钱学森和蒋英坐…  相似文献   

5.
近读《军事历史》2009年第6期刊登的毛泽东与钱学森就反导问题的谈话,我想在此补充一点情况,供后人研究参考。 一、此次谈话,是毛泽东约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3位科学家到中南海他的卧室谈的,时间是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至3点,约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50年前,钱学森为强国之梦的强烈感情所驱动,经 过艰难曲折的斗争,摆脱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投身到 祖国的怀抱。几十年如一日,他以全身心的热情从事国 防科技事业,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根基,取得了一个 又一个辉煌的成功。他是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光辉典 范。在钱学森同志归国50周年之际,学习钱学森,将 会激励我们热爱祖国,奋斗成才,报效国家。 现将钱学森先生的学术助手涂元季同志在“纪念 钱学森归国50周年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编辑成文,奉 献给广大读者,以此向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致敬,并 衷心祝愿钱老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摘》2023,(16):42-45
<正>小编的话:钱学森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马上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中,为新中国的航天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历经磨难,钱学森回到了祖国。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带领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仰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无比激动。回国后不久,组织上安排钱学森去东北参观。一路上,他参观了新建的工厂、水电站、大学、研究所。从新中国成立6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中,钱学森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报国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赤子·巨星     
2001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被相关国际权威组织命名"钱学森星"。承载着这样一个光芒四射的名字遨游于太空,千秋万代为世人瞻仰,这颗小行星真够幸运!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留学美国,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业,28岁就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他师从科学巨匠冯·卡门,  相似文献   

9.
钱学森人才培养思想同他的丰功伟绩一样,具有影响深远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其人才培养思想在潜心磨砺中萌芽,在科研实践中形成,在系统总结中发展。钱学森把创新能力视为人才素质的核心,把高端人才视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把学行结合视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钱氏"风格特征的人才培养思想。其人才培养思想对高等院校特别是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 1992年5月25日—26日,我与张玉祥和向中同志应邀参加了北京的“系统论学术讨论会”,在会上我们报告了《泛系哲学及其理工医文社哲应用》,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兴趣,专门为我们延长了半天开展了讨论。1991年底钱学森先生在“钱学森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学术思想讨论会”上希望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抓好系统论的研究。后在许国志理事长亲自关心下,经多方协商及学会秘书长会议讨论决定召开上述讨论会,主要探讨从哲理的高度来总结当代系统科学不同流派不同专题的种种研究。因为我们泛系理论追求一种“筹百科可络之络,悟动网悟道之道”,系统科学技术、系统工程、系统哲学等等自然在我们探索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欣然应召赴会了。我们发言的主点就是泛系:在理工医文社哲的中介网上。  相似文献   

11.
1996年6月17日,钱学森会见一位从事科普创作的同志时,谈了他对科学普及工作的一些看法.钱老以他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指出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着重说明,科普工作关键是让人喜欢看,听得懂.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工作这么重要.这就需要科普,需要科技人员做科学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12.
书名:钱学森故事作者:涂元季莹莹上架建议:人物传记定价:56.00元内容简介:本书最大程度地揭示再现了钱学森的秘密工作、传奇人生和震惊世界的成就。除了大量采访和亲身经历之外,最重要的依据是钱学森生前亲自写下的工作资料,其真实、珍贵、直观性是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3.
李文英 《兵团建设》2007,(11):44-44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十七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我们朝着宏伟目标迈进提供了行动指南。结合农十师的工作实际,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的过程中,更加深刻感受和领悟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联系,同时感觉到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是美国著名的"火箭之王"、"航天之父"冯·卡门1945年向美国空军科学顾问组推荐的专家之一,是当时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流火箭专家,后来成了世界闻名的新闻人物.钱学森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骨干,曾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的火箭研究作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他看来荣誉只是水声科学发展的一粒细沙,他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是水声科研工作的一点保障;他努力地工作从小处说是兴趣使然、乐在其中,从大处说是国防使命、科研责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于1911年诞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历任国防科工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老于200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98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于1911年诞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历任国防科工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老于200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98岁。钱学森早期赴美留学,他十分  相似文献   

17.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妻子的理解是对军人工作的最大支持——我和他相识是在美丽的大学校园,正当我们热恋之际,他却投笔从戎,成了一名光荣的边防警官。第一年,他被分配到了一个海岛上的边防派出所工作。因为海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他不放心我去那儿。这个时候,我们鸿雁传书,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对方的深深思念。他在信中告诉我,他在“热情受理海岛居民的来信  相似文献   

18.
论国防教育的渗透性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济忠  胡代松 《国防》2010,(8):62-63
当年钱学森回到中国时,美国海军次长痛心疾首地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他都能抵得上5个师。”正是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指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钱老这句简短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让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桂平地处浔江、黔江、郁江三江交汇处,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11年5月,当了两年多市长的杨评防,走上了市委书记的岗位。从国动委主任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他始终坚持为武装工作把方向、议大事、解难题、办实事,促进了武装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是当过兵的人,部队的生活锻炼了我,加上党的富民政策越来越好,我将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相信一两年后效益会更好。国庆前夕,当我们走进四川泸县天兴镇场口村3社养殖大户游洪家时,兴致勃勃地听他给我们讲起了致富经。1999年,退伍回乡后的游洪,发现单靠种粮食很难致富。经过调查,他发现天兴土壤和气候很适宜种龙眼树,于是果断承包了14亩果园,从外地购买了150棵良种优质龙眼树苗,发展特色种植。2003年,他又大胆承包了本社村民闲置的8亩农田,搞起了休稻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