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在努力使其对陆攻击的要求与所取得的几个主要计划的资金相一致。但对于美国海军所希望开发的新系列水面舰艇(LCS滨海战斗舰、DD(X)驱逐舰和CG(X)巡洋舰)来说,还存在纵深打击和海上火力支援方面的资金不足。LCS滨海战斗舰的使命集中在近岸反水雷战、反潜战和反敌方诸如高速艇或喷气式小艇这样小型平台“集群”攻击的三大任务上。然而,美国海军提出小型、经济上可承受的射程500海里、携带重200磅(90千克)战斗部的导弹,作为潜在武器。 尽管最近削减了其导弹设备,但对陆攻击仍将是较大型DD(X)和CG…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2005,(6):F002-F002
在海军圣尼古拉斯海上实验靶场,美国海军最近成功地进行了波音公司“反应增强型防区外对陆攻击导弹”最远射程的试射。一枚SLAM-ER导弹达到了其最远射程并成功地命中目标。海军还首次从现役S-3B飞机上发射了一枚SLAM-ER导弹,导弹也成功地命中了目标。SLAM-ER导弹,是一种全天候远程精确打击导弹,导弹弹长4.3米,弹径0.34米,翼展2.43米,弹重681公斤,战斗部重227公斤,射程达280千米。.在此之前,美国海军已经开始对“斯拉姆-增敏”导弹的更新软件进行试验,该软件将提供对地面活动目标的攻击能力。对该导弹攻击活动目标的能力进行了挂机…  相似文献   

3.
来自大洋的“魅影危机”在失去了苏联这样的强大对手后,美国海军对其原来的作战方针和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由海到陆”的全球军事战略转移。在此基础之上,美国海军又逐渐将其提升到军事转型的高度,演变发展成为美军在21世纪的“全球作战概念”。“由海到陆”的内涵也“丰满”了起来,“从海上到陆地前沿”、“全面发展对陆攻击武器系统及其作战战术”、“海上基地”、“海上打击”、“濒海作战之战略与战术”、“网络中心战”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为了实现“全球作战概念”的军事转型,美国海军将“前沿军事存在”定位在濒海作战的决定性打击。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为了加强对陆攻击能力,正在发展和研制一系列新的对陆攻击武器,本文简要介绍了各武器系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特点,以及对舰艇平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冷战时期,舰对舰导弹的设计侧重于能够在远洋和蓝水水域作战,要求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目前,侧重点已转向提高沿海和黄水区域作战能力。这种转变导致导弹向远射程、超音速、高命中精度方向发展,并且成为各国海军发展反舰导弹的共同选择。美国美国海军已经制定了对舰载AGM-84“鱼叉”反舰导弹进行改进的计划,以提高其对陆攻击能  相似文献   

6.
对岸打击作战是指对敌方岸上各种战略、战役和战术目标实施由海向陆打击,并予以摧毁或压制的作战行动。它是美国海军的一种传统作战样式,“由海向陆”战略对海军对岸打击作战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海军认为,提高对岸打击作战能力,能够增强其处理沿海地区危机和影响陆上事态的能力。对岸打击作战不仅可以直接达成一定的战略或战役目的,还可以为在沿海地区作战的海军远征部队和联合特遣部队提供支援和保护。美国海军对岸打击作战行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闻舞 《环球军事》2006,(7):52-53
随着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进一步深入, 对远程投放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两栖攻击舰这种远程打击群的核心舰种正成为美国海军的新宠。于是,在塔拉瓦级已显老迈时, 它的继任者——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开始浮出了水面。不堪重负的塔拉瓦级 2003年8月22日,一支新组建的美国海军舰队驶出了位于西海岸的圣迭哥军港, 这就是以“佩利洛”号两栖攻击舰(LHA- 5)为旗舰的美国第1远征打击群。它是由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战略进行了调整,作战对象从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各国,战场也从大洋推到各国的近海沿岸和本土纵深。1992年9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首次提出“由海到陆”战略概念。1994年,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到陆”概念。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的话解释,就是美国海军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由海到陆对岸上事件直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美国海军在明确作战思想、调整作战部署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对地攻击武器。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海军战略的转变,其水面舰艇的主要作战使命已由攻击或防御远洋深海的苏联海上目标,转变为从海上对敌方陆上纵深目标进行火力打击。为弥补“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MK45型127毫米/54舰炮在射程上的空白区,美国海军将逐步引入新的对地攻击武器。2003年将首先引入射程为1500海里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2004年将引入射程为150海里的超声速对地攻击“标准”导弹(LASM)和新的MK45-4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表明,以巡航导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成为美军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杀手锏。但美军也发现了这种武器存在着飞行路线固定、目标识别能力弱、任务规划时间长、不能打击运动目标、价格昂贵等缺点。美国海军认为,必须增强“战斧”巡航导弹的灵活反应能力,将这种战略武器转变成能够攻击战术目标的武器。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研制出了适应新世纪战争要求的“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并于2002年8月23日和11月10日成功的进行了“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更好地“为国家利益而战”,美国海军一直在处心积虑地为适应新世纪近岸作战的需求而不断调整。DD21等先进对地攻击舰艇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之中,各种对地攻击导弹、大口径舰炮和增程制导炮弹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美国海军远征作战的“战场急先锋”。然而,仅仅依靠这些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是否就能够满足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作战要求呢?精确的点打击能够完全取代大面积的密集炮火覆盖吗?一些海军人士从精确打击武器的热潮中冷静下来,开始重新考虑封存中的战列舰在未来战争中可能发挥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正在建议美国海军在未来的 DD21对地攻击驱逐舰上装备两种新的垂直发射型武器,它们将具有优良的远程打击能力,且造价低廉。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垂直发射自主攻击系统”(Verti-cal Launch Autonomous AttackSystem,VLAAS)导弹采用了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的弹体、数字式导航设备和推进装置,只是取消了原  相似文献   

13.
安国寺 《当代海军》2004,(12):66-68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海军发表了其下一代新型驱逐舰的资料,他就是DD-21对陆攻击驱逐舰。此舰装备了两门155mm舰炮,以单装形式布置于舰桥前后,并且装用了“垂直发射舰炮”数门。在海湾战争以及南斯拉夫战役中,美海军舰艇发射了大量的巡航导弹来攻击地面目标,  相似文献   

14.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31(3):67-67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1月13日报道,该公司的宝石路II双模激光制导炸弹(DMLGB)已经达到美国海军的初步作战性能要求,目前正准备进入作战服役阶段。DMLGB综合了激光制导和惯性/GPS制导方式来执行精确打击任务,可对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实施全天候打击。它能够单独使用激光制导、惯性/GPS制导或双模方式,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能向飞行员提供灵活打击各类目标的能力。该公司开发部门负责人称,DMLGB是与美国海军有效合作的成果。该项目是现有武器经过低成本改进而成为下一代精确制导武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海军在舰用型电磁导轨炮方面的研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意图将电磁导轨炮作为转型武器方案,通过发射投放高速弹丸对远距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来变革美海军的海上攻击行动。可以预计,美海军未来将率先形成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综合外刊报道,潜艇对空中威胁(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和恐怖分子攻击的防护系统以前没有特别的要求。因为潜艇最好的防护是其在水下长时间运行的能力,当今的潜艇有时是具有公开巡逻和控制海洋使命的舰队的一部分。因此在没有对上述威胁的合适防护的情况下,潜艇不得不在水面运行。由于有些国家海军为了这些应用不能采用昂贵的防空导弹系统,所以它们把机枪系统视为打击空中目标和恐怖分子攻击的费效比合算的武器,机枪将成为这些国家海军传统潜艇军械的补充。除了传统的使命外,例如与水面和水下目标的交战、对国际和本国大范围水域的监视和对敌方…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4月10日,美国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美国"级首舰"美国"号(LHA 6)交付海军,计划年底服役。作为迄今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两栖作战舰艇,"美国"级将取代"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成为美国远征打击群的新旗舰。随着"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建成服役,美国海军的远征兵力投送和海上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研制背景随着"由海向陆"战略的实施,美国海军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远征部队进行  相似文献   

18.
葛晓昱  郭魁 《当代海军》2006,(12):40-41
美国海军副部长约翰·杨曾经对传媒说过:美国海军内任何有关转型的讨论都必须从 DD(X)开始,以 DD(X)为首的水面舰艇家族对美国海军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这句话令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美国海军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生产的、具备适应近海作战的快速多任务作战平台的 DD(X)驱逐舰上来。重任在肩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海军发现冷战时期的一些装备根本无法适应对陆攻击作战的要求。1992年9月美国海军公布的《由海向陆》白皮书中,首次将支援近岸和陆上作战列为首要任务。白皮书中明确要求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任何情况下部必须能确保在濒海通行无阻,能向岸上投送作  相似文献   

19.
反舰导弹作为现代海战的主要作战,打击在海上活动的快艇目标,是其需要担负的基本作战任务.但是使用反舰导弹攻击快艇小目标,一直是反舰导弹战斗使用中的难题之一.基于反舰导弹的最新发展技术,从分析影响反舰导弹打击小目标效能的主要因素着手,提出了反舰导弹打击小目标的射击效能模型,对反舰导弹打击小目标的命中精度问题和具体使用方法进行研究.建模仿真和数值分析计算表明,如果反舰导弹的制导控制性能较好,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导弹具备较强的攻击小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美国海军把其注意力从为冷战开发的反舰和战略性武器逐渐转移到战术对陆攻击系统上,例如反舰战斧导弹全部退役,转为非核对陆攻击型导弹。这种转变从1994年的“……从海向陆”策略开始的,并在一系列战略文章中反映出来。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以要求更多的但完全不同的海上支援方式改变其两栖战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