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48年末,宋美龄为了挽救国民党政府,再度踏上了赴美求援之路。但是,只可惜时任总统杜鲁门为她准备的不是一条红地毯,而是一条冷板凳。宋美龄只好改弦更张,转到幕后,指挥一批从蒋介石那里领取薪金的代理人,组成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进行给国民党政府“输血”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山城谍影     
(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1889-1958)是美国最早的密码破译机关——“美国黑室”的创始人。1938年9月至1940年7月,国民党政府聘请他为军统局的顾问,参与建立“中国黑室”,破译日、汪密码。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蒋、汪、日、德间谍在重庆的活动情况。)1938年9月,亚德利应重庆国民党政府聘请来华。  相似文献   

3.
从若干材料看我军在抗战中的主力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党政府政策的重点还放在反对日本侵略者身上”。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评价。在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其军队在日本侵略军局部性进攻面前,不但不坚持抗战,反而在日本侵略军大规模“扫荡”解放区战场时,乘机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军事磨擦,破坏抗战团结,削弱抗战力量,因而,国民党的抗战地位和作用也随之不断下降。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起,就坚决主张抗日,组织东北抗日联军,积极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芦沟桥事变后,又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实行由国内阶级战争到民族解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为“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和决心”,促使国民党政府投降,日军对国民党陪都重庆进行了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毁灭性空袭行  相似文献   

5.
1944年秋,国民党政府打破常规,发动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从军,即所谓“知识青年从军”。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本文将详细地阐明这场运动起因,发动经过及青年军编练等项内容,以增进广大读者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一、青年军发动之缘起国民党政府原来颁布的征兵法规定,凡在学青年,皆在免役之列。但到了1943年却将兵役法中相关条款加以修订。翌年秋天便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国民党政府前后这一令人瞩目的改革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首先,兵源极度匮乏是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客观原因。抗战末期,由于国民党政治腐败,经济…  相似文献   

6.
从1931年至1985年,我国经历了四次教师节。“六·六”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鉴于国难日益严重,教师所负责任艰巨,发起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虽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承认,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八·二七”教师节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每年的阴历八月二十七日为教师节,同时颁布了纪念教师节的《暂行办法》。因当时进入全国抗日时期,国家山河破碎,这个教师节未能在全国推行。“五·一”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  相似文献   

7.
关于1946年我党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签定“停战协定”的时间,党史界有争论,说法不一。作者据一些史料考证,认为“停战协定”是1946年1月5日达成的,1月10日向全国公布。对这一历史事件比较完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1946年1月5日,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办法》;1月10日,双方代表签订并发布了自1月13日起生效的《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同时公布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当代海军》2004,(2):21-22
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少有战事,俗话说:“军人的事业在战场”,失去舞台的台湾军人难以再有辉煌战功作为加官晋爵的基础。台“国防部”将军人晋升的条件已经修订为以学历、经历为基础,但其实最根本的还在于长官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爆发后,各方面努力促成了全民抗战的局面。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8月14日发布《自卫抗战声明》。同时召开最高国防会议,成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8月20日,大本营又在发布1号训令《关于全面抗战作战指导方案》中指出:为统帅指挥便利计,将全军区分为5个战区。这是国民党政府设置战区的开始。八年抗战中,多次对战区进行调整,先后在  相似文献   

10.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军阀曾狂妄叫嚣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但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令全世界为之瞩目。这除了当时中国政治上空前的团结进步等因素外,在国防上,战前中国有所准备,亦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后一个因素,史学界至今论及较少,本文从有关史料入手,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的国防准备作一评述。华北事变前国民党政府的国防准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民族灾难;但是直到1935年华北事变前,国民党政府在  相似文献   

11.
“买东西”已成了人们购买物品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只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其实古人已有人问到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1940年的夏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八路军的迅猛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战的积极展开,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于是,日本在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的同时,把进攻的矛头重点指向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加紧推行“肃正建设计划”,企图分割、封锁、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  相似文献   

13.
军事调停处(简称“军调处”)于1946年1月10日成立,6月26日内战爆发时结束,历时五个半月。军调处代表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政府三方代表参加,由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也叫“重庆三人委员会”。同时成立军调处执行委员会,具体实行业经商定之停战政策。同年6月,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悍然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的军事思想具有非常明显的封建伦理特性,不仅体现在他治理军队的各个方面,而且在国民党政府制定的形式众多的军事法规中也有体现.其思想的封建伦理特性表现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军队内部关系的支柱;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即从精神上控制军队; “忠君报国,崇尚气节”是军人的必备要素;“一人退却,几人同坐”,通过“连坐法”提高军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留意的话,近几年在新疆境内悄然出现了近两百座同时悬挂“中国石油”和“兵团石油”标志的加油站,它们成为天山南北的城市乡村、农牧团场和省国道两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从民国初年到全国解放的近40年里,旧中国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军队里,派系繁多,山头林立。其中,有三个因军校而得名的派系:“士官系”、“保定系”、“黄埔系”,号称“陆军三大系”。这三个派系的成员分別毕业于三所著名的军校:日本士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黄埔军官学校。三大系在旧中国军界将星闪烁、冠盖云集,出过许多有影响的军政要人,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现代军事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也随之迁到南京,同国民党代表团继续谈判。11月,国民党非法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关闭和谈之门,中共代表团撤返延安。1947年3月以董必武为首的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及中共驻  相似文献   

18.
戴启泰 《兵团建设》2005,(12):36-36
农八师一四二团被誉为“中国肉羊之乡”,那里出产的肥美、鲜嫩、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新安肉羔”,享誉天山南北,并香飘京华,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9.
1946年6月爆发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仅用四年多的时间结束了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毛泽东的军队建设思想与实践密切相关。此时期,毛泽东的军队建设思想与实践主要包括:一,坚持和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取给于敌”为主的壮大军队、扩充装备之途径,实现“以战养战”;三,从实战需要出发,利用战隙,强化军事训练,以提高战斗力;四,严明军纪,从严治军,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苏联对华政策一直都是其全球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定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恢复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特权 ,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后 ,苏联力求实现和保持“雅尔塔”中规定的苏联在远东的利益 ,借以满足它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需要 ,积极谋求苏美蒋三方和国共双方的妥协 ,在中国维持一个为苏联所易于接受的软弱的政府即国民党政府 ,以便造成一个缓冲国 ,从而避免与美英两国直接正面冲突。在革命力量的判断上 ,苏联和斯大林低估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