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它与政治、经济并驾齐驱,既体现了综合国力的竞争,又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说,文化工作者,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何肩负起历史的重托,笔者认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充分认识文化工作的意义、文化市场的特性和文化建设的方略。(一)充分认识文化工作的意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其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既构成了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更关系到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体现社会进步,反映时代变迁的先进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更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二)充分认识文化市场的特性文化市场不同于一般市场的功能,它具有意识  相似文献   

2.
战略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并以这种思想和理论指导战略行动和影响社会文化与思潮。它是制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文化情结。世界上每一种战略思想都与一定的思想文化丁联系,战略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国家政治,但战略又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战略的底蕴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且战略思想最终要汇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去。从这个意上,战略思想也上一种文化,思想文化与战略相结合便形成了战略文化。北约空袭南联盟是由南联盟拒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进入科索沃而引发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哲学思辨传统的区别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特点 ,并从根本上对各国海军运用理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决定了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海军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北洋海军败殁的重要原因 ,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不应因此而埋没其光辉 ,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在以一种中国式的战略文化逻辑 ,引导自己的“和平崛起” ,引导世界的共同安全。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传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 ,即使是在反思北洋海军覆殁的命运时 ,也不应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指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那些相对稳定、影响深远、对本民族具有重要作用的精神。它主要包括民族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各民族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八年抗战,艰苦卓绝。中华民族之所…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和升华,是推动民族繁衍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有赖于本民族主体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弘扬.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继承、改造传统精神,吸收、融汇时代精神,从而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一、对自强精神的高扬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史上,中国曾经创造出灿烂夺目的文化,曾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邓小平为了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指引中国人民走向民族自强之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邓小平深知,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迅速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从中华民族的这一根本利益出发,把进一步解放和发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够产生不同的经济形态,文化在各个方面引导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实际进程也蕴含着文化的特征。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民族文化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对国家经济制约作用应有足够的认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以民族文化赋能民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民族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技能提出相应要求.而教师多元文化教育技能在本研究中被界定为教师多元文化教学、教研技能.为此,可以通过改革高等师范教育、完善在职培训等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多元文化教学技能;通过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倡教师进行民族教育研究等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教研技能,进而实现振兴民族地区教育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任何时期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走向进步、发展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同志曾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各民族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文化也各有其优秀成分。民族间文化沟通才是民族间深层沟通,对于民族间文化冲突的防患、民族文化整合及民族关系维系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只有实现各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聚,从而提升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高度才能减少民族文化冲突,促进民族文化整合,进而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新疆双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冲突与整合,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整合观下新疆双语教育实施的阶段性文化目标以及双语教育实施的一些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代道德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新的变革。把握当代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学习和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无疑对加强和改进军校道德教育会有诸多裨益。(一 )应对信息化、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等当代社会的种种变化和挑战 ,当代道德教育呈现出以下五种新的走向。其一 ,弘扬和培育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激发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动力源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级各类学校都重视本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注重民族文化传统 ,寻找自己的“根” ,已经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  相似文献   

11.
王运华同志《实践"三个代表"推进文化戍边》一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融汇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史为鉴,联系新疆、兵团实际,把握规律,科学分析兵团担负的屯垦戍边使命,提出崭新的"文化戍边"概念,无疑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它的文化史。中华民族是多个民族经过漫长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融合发展,在不断构建和增强文化认同、铸造民族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的进程中形成的,这个历程今天仍在继续。文化是将多个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基石和纽带。文化戍边是创新的理论,王运华同志对其内容、特点、意义及实践诸方面都作了探讨,但这仅仅是屯垦戍边新探索的开始,需要更多的人来作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首先,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的不平衡性造就和助长了世界军事霸权,刺激国际恐怖活动进一步滋长蔓延。随着军事霸权而来的是政治霸权、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成为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助推器。霸权主义的政治输出和干涉他国内政,造成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对弱小国家的经济掠夺和不平等竞争,不断拉大世界的贫富差距;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侵略,引发了错综复杂的宗教纷争和民族仇视,为恐怖主义的滋长和蔓延埋下了种子。延续多年、难有尽期的巴以民族仇杀,就是美国插手中东、偏袒以色列的恶果。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贯穿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一条主线,其具有的强大向心力和感召力,为民族地区工作凝聚了人心与力量,稳定了民族地区建设的社会环境,团结了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主体力量。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强化政治保证、增强文化认同、夯实物质基础、发挥制度优势等方面着力,不断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空军政治学院王联斌教授著《中华武德通史卜书,取材广泛,立论严谨,不仅依史对中华武德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廓清了其与政治制度变革和伦理文化发展的关系,而且从较深的层次上概括出了其个性特征。这项工作无疑是对中国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从来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强烈的统治欲。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巳·Russe师所说:“他们(指中国)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  相似文献   

15.
我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广东省军区政委蔡多文将军第6部作品《人生悟语》的深层主题就是:回家。出家和回家,可能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宿命。出家,既是一种文化冲动,也是一种生命欲望,年少时我们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回家,即是我们永远在奔走的路上,把自己的心存放在过去的某个地方,那里叫心灵的故乡。《人生悟语》就是"回归之作",回归传统的真实的民族文化,回归这个文化中始终没有流失的精神,回归国家和民族永远不能缺失的崇高精神。我们在经历着一场文化还乡,遥远模糊的故乡逐渐清晰起来,乡音掠过的山岗那片金灿灿的稻浪,让我们眼里和心里溢满滚烫的泪水。  相似文献   

16.
以时间的顺序出发 ,对西进运动作了概括性的说明和总结 ,并且阐述了其对美国历史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对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塑造独具特色的美国民族性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也是美国式人生哲学的来源。当然 ,西进运动铸造的是白人为中心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7.
岳胜军  于超 《国防》2005,(1):75-75
回溯人类文明长河,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至欧洲思想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再至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德国,而至上世纪初一跃而起的美国,“世界文明中心”次第更迭。而世界文明中心,通常就是科技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也往往是强国的发源地。世界科技发展史有力地证明,创新文化历来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没有文化的繁荣,科学技术就会因缺少精神原动力而停滞不前,进而也就不会有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兴旺与民族的振兴。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了,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世人瞩目。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曾经长期领跑着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然而,种种原因,我们在近代落伍,国势衰微,丧失了大国强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认识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基本路径.宗教传统、尚武传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传统构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主体内容.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人类"极度依赖于超出遗传的、在其皮肤之外的控制机制和文化程序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