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元604年,京城长安发生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喋血政变:当朝皇帝隋文帝杨坚,被他的二儿子扬广杀死在金銮殿上,杨坚的大儿子储君杨勇因要继承父位,也死在弟弟杨广的屠刀之下。杨广当即黄袍加身,成了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即隋炀帝。  相似文献   

2.
隋朝(公元581—618)的国防,在三十七年的历史中,既有赫赫之功,也有昭然之误。杨坚父子在许多具体措施上,是承上启下的,但在国防战略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战术策略运用上,截然不同,因此,其结果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王国两晋南北朝的361年分裂后,隋文帝杨坚于581年统一了全国,建立了隋朝。但是精场帝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各地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李渊父子利用隋末农民起义起兵反隋,于618年建立了唐朝。唐王朝在其290多年的统治中,起初使封建帝国走上最高峰,后来“安史之乱”又急剧地走着下坡路,最后导致五代十国割据势力各自独立的局面。以后,后周禁军级领赵匡胤利用自己执掌的大权建立了宋朝。此后又经历了来与辽、夏。金的长期并存和反复争斗,最后为元朝所替代。元朝先由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继而由忽必烈完成统一全国。隋唐…  相似文献   

4.
张华祝委员: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这几年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分裂国家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非常必要,这也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愿望。法律的条文虽简短扼要,但把实现统一的决心,把我们以最大诚意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意愿表达得非常清楚。本法通过以后,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沉重打击,对外国干涉势力的严正警告。三是争取了台湾民众。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努力作好工作,继续为国防建设出力。通过我们的工作,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我们的实力壮大了,就能够使得《反分裂国家法》顺利实施,更加有效的制止台独分裂势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604年),是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颇有建树的政治家,而且也是隋代富有谋略、战绩卓著的军事家。在其执政的25年中,先后组织指挥平定了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相继发动的“三方之乱”,组织指挥并取得了北击突厥、南灭陈朝等重大战役作战的胜利。据宋代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载录,杨坚曾著有《新撰兵书》三十卷(五代后晋刘昫的《旧唐书·经籍志》则称为“《新授兵书》三十卷”)。可惜的是,该书早已散佚失传。我们虽然无法从杨坚自撰兵书研究其军事思想,但从其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仍可窥见其军事思想的某些精  相似文献   

6.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前后历时400年。东汉末年政局腐坏,地方豪强趁势而起,渐成分裂割据之局,魏蜀吴的三足鼎立是大分裂长期化的肇始。随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局势更趋混乱,战争更多地体现出区域对抗、南北对抗和民族政权相争的特征,客观上也促进了南方的大开发和民族的大融合。为贯彻"大一统"的目标理念,适应长期化的战争需要,统治集团从制度上加强了对兵权将权的控制,军队建设思想和军事谋略思想都有大的发展,武器和战术不断创新,统一战争的战略指导也日益成熟。这一时期的兵学在继承先秦两汉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主义的导向,为后世的统一战略、南北对抗提供了基本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来,台湾岛内上演了一出分裂祖国的闹剧,这场闹剧的主角是李登辉。他在7月9日接受"德国之声"电台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主角定调,配角附和。台湾当局的一些头面人物一拥而上,一时间,什么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的论调甚嚣尘上。"台独"分子大受鼓舞,与这些人一唱一和,台湾政坛顿时热闹非凡。台湾当局这些分裂祖国的言论,将他们一贯蓄意分裂祖国领土和主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意图暴露无遗。李登辉之流发表这些分裂言论,其实质是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其要害是否定一个中国原  相似文献   

8.
新疆发生的"4·23"、"6·26"等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是民族分裂分子策划实施的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犯罪分子残杀执法人员和无辜群众,不论男女,不论民族,充分暴露了他们反人类、反社会的真面目,其险恶用心就是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这种暴力恐怖行径是伊斯兰教所不能容忍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借接受国外媒体采访之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把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抛出所谓的“两国论”。这表明李登辉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极其危险的一步,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李登辉的分裂行径,中国政府和  相似文献   

11.
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反动上层坚持分裂国家、维护封建农奴制度的反动立场,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背叛和分裂祖国的活动.经过长期策划和准备,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借达赖喇嘛要到西藏军区机关驻地观看军区文工团演出之机,挑起事端,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  相似文献   

12.
欧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是在基督教分裂、宗教冲突的基础上爆发的。战争体现了当时欧洲主要国家法、英、丹麦、瑞典、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等的利益冲突以及地缘政治的需要。战争的持久与残酷,一方面使德意志民族陷入分裂与落后状态,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也有其积极意义:即军事上促使现代战争模式的形成;宗教上使新教与天主教和平相处,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通路;政治上促发了国家主权意识的觉醒;法律上则为国际法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民族分裂主义是以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的一种反动政治主张、反动社会思潮和反动现实行为。它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人民政权,分裂祖国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定和幸福生活。具体说来,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待新疆与祖国的关系上,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  相似文献   

14.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近一年,日军侵占了我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大片土地.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后,日军进攻的矛头指向"九省通衢"武汉,妄图实现"切断国共统治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分裂"之目的,进而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华中派遣军"集中了9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和海军部队,总兵力30余万,气势汹汹沿长江西进,企图在短时间内夺取武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兵团党委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坚持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宣传教育。各族干部职工群众提高了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增强了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感,"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兵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兵团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热合曼·克日木。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4,(12):85-85
2004.12国防科技●12月01日1783年12月1日,法国人查理和罗伯特乘坐氢气球在巴黎作自由飞行,这是首次氢气球载人飞行。1785年12月1日,英国人莱昂内尔·卢金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救生艇。1988年12月1日,前苏联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命名为"安-255幻想号",载重250吨,最大时速850公里,最大航程4500公里。●12月02日1941年12月2日,由恩利克·费尔米所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地控制住原子分裂的连锁反应,这标志着人类正式跨入了原子时代。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首次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功。●12月03日1993年12月3日,美国"奋进"号…  相似文献   

17.
英帝国主义为达到侵略中国、分裂西藏,使西藏成为一个所谓的"独立国",置西藏于英国的完全控制之下,成为其殖民地的目的,非法召开了"西姆拉会议"。"麦克马洪线"就是这次会议中非法秘密交易产生的,虽然无效,但成为了当今中印边界争端的渊薮,于1962年爆发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忠实复原、研究这段历史,对当下发展中印关系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集中分布于一个狭长、连续的"弧形地带",即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地带.受这一"弧形地带"的包围与影响,我国主要面临以"东突"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三位一体"的威胁.同时,也要警惕"藏独"分裂势力发展及其恐怖化.此外,还要注意国内少数刑事犯罪分子有可能受这一"弧形地带"的影响,效仿其恐怖活动方式与手段铤而走险,对社会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2月11日,俄罗斯联邦出兵车臣,以武力铲除与联邦中央分庭抗礼达三年之久的杜达耶夫政权。俄军的军事行动暂时达到了遏制车臣分裂、打击俄罗斯境内民族分裂势力的目的,对于巩固饿罗斯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27日下午,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至此,陈水扁分裂国家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中国政府随即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台湾当局不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这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中国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根据《反分裂国家法》来打击任何企图分裂国家和民族的势力及其活动。从世界范围来看,反对分裂国家一直是世界各国维护主权的正当行动。在这个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作出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