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与高寒山地边境反击作战防化保障相关的核化威胁环境、战场军事地理环境及未来高技术条件下边境反击作战的目的、行动、战法等,探讨了它们对防化保障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进一步研究高寒山地边境反击作战防化保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自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军事科技发展模式基本确定,并长期保持稳定。以"道器结合"的原则,善于针对作战需求,利用当时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推进军事科技和装备的进步,进而促使军兵种建设和作战理论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但军事需求和作战理论的局限性,加之科技发展领域的实用主义倾向,也限制了近代前后中国军事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最终造成军事衰退。  相似文献   

3.
李录  王金生 《防化学报》1999,9(1):50-54
防化兵是诸军兵种合成军队成员之一,在合同作战队形中,遂行防化保障、烟幕掩护和喷火、纵火支援等任务。本文从作战理论的角度论证了深化防化兵战术训练改革的必要性,从开拓防化教育训练新局面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指挥专业学科建设及深化防化战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阐明了防化作战保障与合同战术的内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使用模拟器材组织部队训练,是提高部队作战效能、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目前的防化模拟训练和模拟器材正逐步实现高技术化,其军事和经济效益显著。今后,防化模拟训练将向着网络化和集约化等方向发展;模拟器材则向着从理论到“实验一、从虚无到现实、从单兵到协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展防化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是提升防化装备作战效能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防化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单装和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综合考虑作战环境、攻防对抗、作战对象、武器装备的协同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仿真的防化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流程,并对其关键步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杰  郭明航 《防化学报》2000,9(3):74-75
防化装备技术保障人才是构成防化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决定因素,其发展取决于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并受科技发展、装备更新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从近几起局部战争来看,未来作战核化威胁依然存在,并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防护的技术要求更高。军事高科技发展在防护领域中的应用,使新型防化装备不断增多,对未来防化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近几年的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中,有关近代战争、军队建设、军制和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著作陆续问世,但对中国近代军事人物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张一文、施渡桥主编)弥补了这一缺憾。该书在近37万字的篇幅中,为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军事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核化威胁形势,我军作战保障理论及防化装备的变化,发展,我军的防化军事理论也在不断地创新,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确立了存在核化威胁的新的形势判断;基本形成了“坚持两个方面,搞地四个服务”的防化兵任务多元化理论;进一步 展了防化保障的基础和应用理论;初步构建了烟幕保障理论。  相似文献   

9.
王伟 《防化学报》1996,7(3):9-12
我军的防化装备与高技术局部战争对防化保障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必须切加强防化新装备的研究和对现装备的改进,提高防化装备的快速机动能力,加强防化通信气象观测器材的建设,以提高我军的现代作战防化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科索活战争使核化威胁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精确制导、远程打击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同时也对防化装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防化装备信息化建设是高科技战争发展的必然。战场时空的扩大,要求防化装备保障树立高时效、大空间的保障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登岛作战中核化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军在登岛作战中防化保障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化保障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沈建忠  孙正 《中国民兵》2010,(10):35-35
日前,在河南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规范化建设试点观摩会上,河南某预备役防化团演示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课目,赢得了与会军地领导的一致称赞。据团长孔令益、政委高习智介绍,该团着眼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能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团队应急应战能力明显提高。针对少数单位在学习目标上缺少方向感、学习内容上缺少聚焦点的实际,该团党委着力引导各营(连)预建党委(支部)和机关紧贴使命抓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15.
防化保障是高技术条件下合同作战保障的组成部分,防化保障中的核观测配系的建立是保障合成军队,在核条件下避免或减轻敌方核袭击损伤,顺利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措施.优化核观测配系是提高合同作战防化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防化作战自动化指挥辅助决策的重要内容.试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军事能力建设与军事系统工程"。在基于信息系统的军事能力建设、海上方向安全与海洋战略、武器装备论证与运用、作战训练理论与实践、现代作战建模与仿真、作战实验分析、作战实验数据采集与应用、模型体系建设、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和军事需求分析与军事概念模型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市某预备役防化团,是去年在某集团军防化营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绝大多数官兵来自基层连队。怎样尽快肩负起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是摆在这个刚组建起来的预备役防化团面前历史使命。为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这个预备役防化团正规化建设超常规发展,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条件下的登岛战役防化障碍具有任务艰巨,保障困难,组织指挥、协同复杂等新特点。高技术条件下登岛战役作战目的的坚决性,作战手段的进攻性,作战保障的独立性,作战行动的连续性和快速性,对防化保障的快速性、有效性、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面对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清军与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通过仿制与使用西式武器等途径积极谋求提高军事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它展现出了肯定学习近代军事技术合理性的伦理价值取向、"各做忠臣劳马汗"的军事技术道德要求、"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的军事技术人才伦理观、不以武器装备论成败的军事技术作用观。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具有强烈的近代起义农民特色、浓厚的宗教色彩及起义农民军事技术伦理思想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特色。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对于提升太平军战力、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技术伦理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当前我国的强军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军官主要通过世袭、军功、武举来产生。到了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新式武器和先进的军事技术也输入中国,中国的旧军官已难以适应新作战形式的需要,于是专门培养新式军官的学校便应运而生了。1866年,洋务派首领之一,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培养海军作战人才的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船政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