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位老人将要离世时,将他的四个儿子叫到一起。老人未曾说话,先拿出一把筷子,分给每个儿子一根,要他们将筷子折断。四个儿子分别很容易地就将各自手里的筷子折断了。此后,老人又将另外四根筷子捆在一起,让儿子们折。结果,四个儿子谁都未能将那一捆筷子折断。这时,老人说话了。他讲了一个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要儿子们在他去后加强团结,这样,就  相似文献   

2.
郭政强,1976年入伍,现为陕西省延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郭政强虽出生在农村,却是一个秀才坯子,说话不多,却内涵俊秀,自小对毛笔字就非常喜好,一下笔就写得像样,中学时期他就写成了一手好字。从事书画艺术,既能吃得下苦,还要有一定的悟性,他的天分好。  相似文献   

3.
当众自信讲话和主持会议是基层军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军官“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如排长小刘性格内向,不擅与人交流,尤其是开会发言等当众讲话场合,表现得特别焦虑,说话颤抖,口干舌燥,手心出汗,心脏狂跳,甚至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来。现在想到工作就苦恼,因为每周开会都要说话,一说话他就颤抖,不敢当众布置任务,不敢管士兵,感觉再这样下去在部队要待不下去了。自己不知道怎么调节,表现越来越严重,内心焦虑痛苦。  相似文献   

4.
魏晋因竹林七贤而盛名,南京炮兵学院学员十四队却出了个"草根七贤"。他们虽不是圣贤,可个个都是"大拿"。音乐家李明智。他,人称"澡堂歌手",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歌声。一到周末,学员队KTV就是他的主场。室友说,有时候李明智说话都带着一股音乐的味道。他创作的《军校物语》《心中的胡杨》等10多首歌曲,成功录入优  相似文献   

5.
让生命开花     
一位朋友讲了个故事 :有一位公司经理 ,在一场车祸中被撞成了植物人 ,前来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由于这位经理平时对员工相当好 ,非常关心下属 ,所以 ,大家对他的病情都十分关心 ,经常给他送去鲜花 ,并十分希望医生妙手回春 ,能使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医生介绍说 :“惟一的办法是把他当成正常人 ,每天与他说话。”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 ,都很高兴 ,纷纷自发地来到医院 ,轮流守护在病床前 ,一遍又一遍地呼唤他的名字 ,不厌其烦地给他讲公司里发生的事情……渐渐地出现了奇迹 :病人的眼睛有了活力 ,面部出现了表情 ,能慢慢学着说话 ,一年之后竟能…  相似文献   

6.
新年后的一天,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笔者有幸采访了海军航空兵第一代飞行员、海航作战功臣、全国优秀离休干部、北航原副参谋长姜凯。姜老虽年近八旬,但身板硬朗、思维敏捷、说话铿锵有力,谈话间的昂扬斗志不禁使我们联想起他当年的英勇,并让我感觉到他随时都在为重上战场而时刻准备着。15年前,笔者就听过姜凯老英雄的报告。他意味深长、催人奋进的报告,还时常回荡在笔者的耳边。他除了讲一些战斗经历外,还讲到了怎么做人、怎  相似文献   

7.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拿事实来说话”,是邓小平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和第3卷中,有几十处谈到这一思想,而且有一篇谈话的题目就叫“拿事实来说话”。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 一、“拿事实来说话”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实是一切思想予以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引起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第一影响源。事实又是真理的客观基础,是检  相似文献   

8.
在边城二连浩特见到他,一米七五的个头,浑身透出军人特有的一种气质:热情、耿直、开朗,说话干脆利落。他就是二连浩特市人武部部长王宪成。在塞外这座小城,王宪成有许多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就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里面记载着他生命之中的许多故事。翻看里面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打开八一二厂“全国劳动模范”陈杰已经书写了几十年的“故事书”,发现里面的故事似乎都很平凡,就像经过仔细挑选的鹅卵石一般,整齐地排列在他的生活当中。但仔细品味,却排列出了一幅让你从不同的侧面看去都会有不同感触的图画。故事一:“电”击的生命充满活力“电”,像一把双刃剑,掌握不了它的人往往手足无措,而能驾驭它的人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对于五十多岁的陈杰来说,正是因为有了电,才使他的生命充满了活力。从小不爱说话,…  相似文献   

10.
工兵连指导员姜玉龙突然接见我们新兵,指导员说话开门见山:谁杀过猪?无人应答。谁杀过猪?河南兵李况伟在家杀过几头,他用余光转了一圈,没举手。手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法况伟懂,他想在最后关头手惊全连。况伟早就想好好地露一手了,总没机会。一只手突然就从我的左侧举了起来——五  相似文献   

11.
近日,从报上看到文章褒扬“少说话,多干活”这一观点,反复品味,觉得有道理,只不过有些以偏概全。这里,容笔者说上几句。 在需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场合下,“少说话,多干活”这句口头禅就不那么适用了。比如在研究讨论重大问题时,就必须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以便集思广益,找到最佳决策方案。假如这时都来个少说话为佳,不言不语,试问能议出好结果吗?又如召开民主生活会,就得坦诚相  相似文献   

12.
1981年6月23日,川东农民李玉林的妻子遇车祸去世,留下4个孩子,从此李玉林既当爹又当娘。 孩子们都上学了,不说别的,仅学费就够李玉林忙一年。农闲时,他便去做些小生意,家中渐渐有了存款。1990年,李玉林搬家,在公路边建了一幢三个门面的四层楼楼房,还拿出3万元办起了一个油料加工厂,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足。 可儿女们上学后,大半年时间都只有他一人独守空房,忙里忙外,连个洗衣、做饭、说话的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兴凯湖边住着一个边防团。边防团的政委叫韩玉平。此人面相大气,说话底气足,为人热情而不拘谨。但一对话,又不像行伍出身,倒沾了不少文人习气。接触不出一个时辰,就出对子请你对。再聊深点,发现传统文人的那一套,似乎他都有作为: 不仅爱好对联,而且喜欢舞文弄墨,搞书法,写散文,还吟歌作曲。地上长棵草,天上飞只鸟,他都  相似文献   

14.
某 部战士小吴 ,是个很能干的小伙子。入伍刚一年 ,就因工作成绩突出两次获得连嘉奖。连长和指导员都对他评价不错 ,支委会还曾议过要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可这段时间 ,小吴却像变了个人似的 ,总爱向老乡和要好的战友打听领导说他什么没有 ,对连长、指导员的言行也特别在意 ,而学习和训练却总打不起精神。这到底咋回事呢 ?原来有一天中午 ,小吴正好下哨 ,在路上迎面碰上了连长、指导员 ,小吴向连长、指导员敬礼后 ,本以为他们会热情地与自己打招呼 ,可没想到 ,他俩只顾说话 ,没加理会就走过去了。无独有偶 ,第二天小吴又不小心将连队的一件训…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生活》2012,(6):38-39
看过小说《亮剑》的人都记得,书中主人公李云龙是个不打仗就手痒,说话风格"粗犷"的血性男儿。他一开口就是"老子怎么样",三句话不离"TMD",一时间李云龙式的形象深入人心,让人觉得这种不拘小节的人才是当兵的人,才是会打仗的人。一直以来大家都  相似文献   

16.
他,中等个儿;面目,和善;说话,不多,但工作起来只认准两个字:拚搏!1989年夏,他担任了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乡人武部长不久,就挑起了全乡治山改水副总指挥的重担。地处鲁山主峰北麓的池上乡,与鲁山秀美的风光相比,大自然对池上人的赐予是吝啬的。全乡78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荒山就有8.1万多亩,全乡1.5万多人,人均粮田  相似文献   

17.
幽默点滴     
多年的习惯 有个经历过很多战争并得过很多勋章的步兵退伍了。刚回到城里,他的朋友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出门前,朋友给了他很多忠告:“你可能在战争中经历过很多事,但今天你要听我的。第一,下车后替你女朋友开门;第二,入座时要帮她移动椅子;第三,她说话时你要温柔地看着她;第四,她需要什么你要抢先做好,不要让她动手。”那个步兵说记住了,转身就走了。  相似文献   

18.
"有事找老何。"我又突然想起了可爱的何班长。原以为他会拒绝我的请求,没想到他爽快地给我指了一条从后山出去的小路,还告诉我如何打车。离开连队一年多了,时常想起排里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一个,战车司机兼油机班长,虽然长得像个小老头,但说话特精神,爱说笑话,没事儿就找我们周围几个小兄弟吹牛,或是周末喝上两口小酒,因为年龄比我大,资格比我老,所以我一直叫他老何。老何是连里的"万斤油",只要是关于部队的事,他似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114"。"114",电话号码查询台,那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而且还上知天、下晓地,所以给老何安上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9.
正"老伴儿,你中午想吃点啥?"听到老伴儿孙仲良的呼唤,柯有琼把头转了过来。失明13年了,她习惯了根据声音来判断说话的人在哪个方向。"你做啥,我就吃啥!"孙仲良转身进了厨房,虽然知道妻子会这么说,但他还是习惯性地问问。在五师九十一团的一套70平方米的楼房里,住着孙仲良和妻子柯有琼。妻子失明,孙仲良2008年从团场中学退休后,就开始在家专门照顾老伴。  相似文献   

20.
早就听说丁现立热爱预备役部队的事迹,记者恰好到河北省沙河市出差,见到了丁现立。浓眉大眼,标准的国字脸,1米80的大个头,有一种威武之感,说话刚强有力,很有军人气质,这就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说,他以前没有当过兵,很想参军锻炼,但都没有实现。1999年他听说邢台成立预备役团,他才强烈要求加入到预备役部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