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在1998年时决定建造高波级多用途驱逐舰的1号、2号舰。它们已于2003年3月相继服役。在1999~2001年间,日本决定每年建造一艘高波级驱逐舰。目前它们都在建造过程中。日本预计最终装备5艘这种先进的多用途驱逐舰。 日本自1982年建成初雪级多用途驱逐舰后,先后设计制造了朝雾级和村雨级多用途驱逐舰,组成了日本新的“八八舰队”——  相似文献   

2.
朱鹮,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禽之一,被我国列为一类保护鸟类.朱鹮在日本、朝鲜、苏联曾有分布,当今已绝迹。朱鹮被日本视为国鸟,深为日本人民所喜爱。目前日本动物园饲养仅剩的两只朱鹤,已失去了生育能  相似文献   

3.
我是犹豫了许久才踏入东京靖国神社的。这个供奉了246万多日本亡灵、尤其是将二战时期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1000多名乙级、丙级战犯灵位供奉在内的日本武士的“招魂地”,一直为当年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所唾弃。那些屠戮了无数中国人的日本侵略者的幽灵让我痛恨和恶心。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要屡屡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肆无忌惮地在靖国神社为战犯招魂的行径,尤其是近来日本政要又宣称要参拜靖国神社的  相似文献   

4.
《宁夏科技》2001,(10):90-91
最近上映的进口大片《偷袭珍珠港》中,美国B-29轰炸机群报复日本的场面十分壮观。1944年6月15日夜间,B-29轰炸机飞抵日本九州上空实施空袭,在之后的1年间连续对日实施轰炸,使日本军队遭受重创.最后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疯狂的日军在此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暴行,南京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当时,目睹过这场人间惨剧的国际人士就曾以“恐怖的程度不是以笔墨所能形容”、“我看到了活地狱”、“这是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以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等说法强烈遗责日本侵略军血洗石头城的暴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已经远去,但血泪与悲愤尚存。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以概略纪实的形式,再现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旨在使中国人民永世不忘国耻,更加热爱祖国,努力建设祖国。同时,也让日本人民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野蛮暴行,以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为何如此吸引世人眼球?新在何处?其发展历程如何?其现实居心又是什么呢?●调门越来越高●枪口转向中国●聚积进攻力量 2013年7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作为日本防卫省的一份年度出版物,由于它集中反映了日本官方对当前国际与地区安全环境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7.
1945年3月底,美军开始进攻日本冲绳岛。众所周知,冲绳是日本内层防御圈中最关键的支撑点,它一旦被攻克,美军下一目标就是日本本土了。所以为了保护它,日本不惜赔上最后一点资本,调动各种武器,甚至是发动一次又一次自杀式攻击。日本第703飞行攻击队就参加了这垂死挣扎般的战斗。  相似文献   

8.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颁布了新宪法。宣称日本永远结束军国主义制度。新宪法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家争端的手段”,并称日本“不保有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按照这部宪法,战后的日本将进入一个走和平发展之路时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3日,日本原防卫大臣久间章生被迫引咎辞职。防卫大臣一职由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首相助理小池百合子接任。7月4日下千,小池百合子在日本皇宫举行了出任防相的认证仪式,成为日本首任女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何许人也?她上任后对日本政坛,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带来什么影响,受到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闻舞 《环球军事》2008,(22):40-41
今年4月30日,结束了社内12次试飞的日本下一代反潜巡逻机XP-1的首架样机——5501号飞抵日本岐阜,经过一系列检测后,8月29日,主承包商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将其交付日本防卫省。9月5日,XP-1的首架样机移至海上自卫队厚木航空基地,今后一段时间内,它将在那里由日本技术研究本部与海上自卫队第51航空队共同进行技术与实用试验,全部的开发研制工作预定于2011年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正>120年前的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带给中国的苦难不堪回首。而日本则通过侵华战争获得割地和巨额赔款,实现了大和民族的复兴之梦。如今,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试图重温旧梦。来自日本的挑战让中国社会难以释怀,中日对抗似乎成了当今中国严重的外部挑战,因此国民对"甲午"的特殊关注必然首先针对日本。然而,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的两个主要大国,中日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区和平稳定。今天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风云紧急的山海关前线 揭开1933年中国历史的帷幕,便是中华民族危机新的深化阶段的展开。元旦的那天,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大炮,轰击山海关,打响了武装进攻华北的第一枪,成为日本殖民地化中国的一个新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闻舞  徐欣 《环球军事》2008,(2):62-63
二战中日本士兵的标准野战口粮是什么?几乎90%的人都会说饭团,那可是日本最传统的便携式口粮了,从战国时期开始,几乎就没变过,即便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按欧洲模式建立新式军队,士兵们外出作战时,大都也以饭团为主要口粮。  相似文献   

14.
迎击B-29 1941年底,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战争初期日本在南方战线上节节胜利,因此也就放松了对国内防空的关注。然而好景不长,1942年4月,美国陆军航空队杜立特率领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首次空袭东京,这才让日本军方重新开始重视国土防空的问题。 当时日本使用“零式”舰载战斗机充作要地防空战斗机,主要的防空高炮是九九式高炮,而口径较大的三式高炮则是专门对付美军B-29等大型轰炸机而设置的。 由于在一万米高空飞行时能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1996年12月4日,我国最大的通讯机构——新华通讯社向全国所有新闻传媒播发了这样一则通稿:违法制作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游戏软件,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日本光荣公司被处罚。 以下是通稿原文:今年4月1日至7月2日期间,日本独资企业天津光荣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新闻出版管理机关审核,违法制作了从日本光荣株式会社承接的电子游戏软件《提督的决断——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此时清政府才开始匆匆运兵向朝鲜牙山增援。7月21日,李鸿章派大同镇总兵卫汝贵率盛军马步六营,提督马玉昆率毅军两千,  相似文献   

18.
今年恰逢日本自卫队成立五十周年,自卫队的行动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特别是亚洲爱好和平人民的关注。一个时期以来,日本自卫队屡屡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向海外派兵,前段时间更是不顾外界的强烈反对,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出兵伊拉克。再联系到近期以来日本政府和部分民间组织的极右言行,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军国主义会不会复活?日本会不会走向战争?日本有没有能力发动战争?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日本目前不能拥有军队,其自卫队规模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力量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周边国家高枕无…  相似文献   

19.
滕利青 《军事史林》2014,(12):24-29
出兵远东,闪击日军——华西列夫斯基成为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 1945年4月底,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莫斯科,斯大林当面提出要他指挥远东苏军对日作战。以往,他的经历对远东、对日本、对日本军队很少涉及。这之前,华西列夫斯基对日军的理解,只是概念的、字面上的。苏军中,除了朱可夫在哈拉哈河有过大败日本关东军的经历,还有更早的、在大清洗中已被处死的布留赫尔元帅,可以说是红军中知名的远东战将。布留赫尔、朱可夫的远东战绩,深为日本人所惧惮。而华西列夫斯基完全是远东的新面孔、日本关东军的新对手。  相似文献   

20.
崔金柱 《军事历史》2021,(2):108-113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将强化国家财力、提升军事实力定为基本国策.但当时的日本并无雄厚资本积累,很难同时实现健全财政与扩充军备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1881年政变后,在执掌日本财政的20年间,松方正义一方面推行货币紧缩政策,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扩军备战.日本学界在不同时期对松方财政的认知迥异.二战前日本对松方财政的书写以歌颂其在"富国"上的伟大功绩为主,而二战后则激烈批判松方财政军事化对近代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负面推动.不过到了冷战末期,日本史学界又偏于否定松方财政军事化说,并进而出现否认"大陆政策"存在的倾向.这种认知的变化,是日本国内社会氛围与学术研究取径变迁等多重因素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