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6年4月27日,红军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进入云南中甸藏区,历时19天,是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现已古稀之年的藏族老阿爸,回忆当年红军在中甸藏区留下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新著──《红军长征史》评介廖国良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已于1996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和“英雄的史诗”的题词。60年...  相似文献   

3.
张帆 《东北后备军》2006,(10):12-13
前言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壮丽英雄史诗,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沿着先烈的足迹.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与奉献之歌。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通过深刻了解我党和我国人民为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而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又是一场新的长征,这条托起信仰圣火的红飘带,将担得起新长征路上全党和全民艰苦奋斗谋发展的激情动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正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人民兵工成立85周年。为纪念这两大历史性事件,《国防科技工业》杂志拟于第九、十期开设专栏,现向军工单位和社会征稿,具体要求如下:1.文章主题:以长征中兵工厂、兵工故事、兵工人为重点,生动反映兵工战线为支持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和蕴含的精神;介绍长征中红军使用的装备,除描述性能外,重点刻画它的来龙去脉;描画人民兵工85年的"长征"路,展现人民兵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2.文章体裁不限,包括当事人的回忆、资料整理、采  相似文献   

5.
长征精神的力量源泉孟笑菊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红军以其艰难的跋涉和锲而不舍的追求,耸起一座震撼世界的历史丰碑,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理想和信念为其核心的长征精神。理想和信念──艰难...  相似文献   

6.
光辉的历程庄严的使命──纪念人民兵工创建6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自1931年10月中央军委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镇建立中央兵工厂至今,人民兵工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通知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根据军区政治部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的通知精神,经政治部首长同意,决定在全区民兵、预备役部队中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8.
做光明正大言行一致的模范──从张国焘错误中引出的一条重要教训王维远长征,是壮举,是史诗,是丰碑,是宝库,可回顾和研究的内容甚多。其中,我们党同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就是伟大长征中的重要一幕。在长征中,张国焘除了犯有军阀主义、分裂中央的政治错误外,...  相似文献   

9.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省会宁,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和外国许多朋友称颂的历史奇迹,成为鼓舞我国各族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去夺取胜利的巨大力量。为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和中央军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等单位,要我写一篇回忆长征过程中懋功会师的文章。这段历史距今半个多世纪了,许多细节已记不清楚,只能把主要经过写出来,以资纪念,并供研究长征史的同志们参考。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省懋功(今小金)会师,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0.
发扬艰苦奋斗传统贾燕凌艰苦奋斗,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生存、发展、壮大及克敌制胜的巨大精神力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奋斗的历程,对于弘扬长征精神.深化艰苦奋斗教育,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弘扬长征精神,追思革命先烈,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分为“红色旅途故事多”、“长征路上话今昔”、“追忆先烈砺斗志”等,敬请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有幸读到了一本长征史诗巨著,她就是当代青年军旅诗人焦锐的新作《飞奔的铁流》。这本充盈民族精魂、时代精神的史诗长卷,以纪实的手法、文学的笔触,独到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伟大长征动人心魄的壮丽画卷。置身其中,不由你不感动、不震撼、不铭记在心。这本书,对于了解认识长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徐红枫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前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发表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全军30多...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胜利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缅怀先辈业绩,重温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于激励全军广大共产党员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员先进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理想信念是长征胜利的精神支柱。弘扬长征精神,永葆党员先进性,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长征途中,敌人的围追堵截,自然条件的险象环生,党内分裂主义的干扰,都没能阻挡红军胜利地实现战略转移。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红军长征胜…  相似文献   

15.
正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该展览以长征历程为主线,以重要战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体,着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深刻诠释长征精神的深远指导意义和巨大时代价值。展览陈列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展出各种图片275幅、文物252件,其中国家一级品33件;展示艺术品45件,其中经典油画、雕塑等28  相似文献   

16.
朱德与长征     
张军贤 《国防》2006,(3):72-75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为摆脱困境,北上抗日,各路红军先后离开根据地,举行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红军指战员共同创造的英雄壮举。为缅怀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弘扬长征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老一辈革命家与长征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刘金 《政工学刊》2006,(8):53-5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英雄们靠什么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除了党的正确领导之外,最最重要就是拥有一往无前、不怕牺牲,严守纪律、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可以这样说,没有战斗精神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战斗精神已经和长征精神一起融入我们的党魂、国魂、军魂,成为我党、我军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长征,就要继承和弘扬长征中的战斗精神,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解放军出版社精心策划和推出的36种相关图书,其中9种被新闻出版总暑确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重点图书选题(共60种),位列申报出版社之首。  相似文献   

19.
同志哥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做一期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访谈节目时,特别在湖南、江西等早期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地区做了个调查,被调查的30多名中小学生居然都不能完整地回答出长征或长征的来龙去脉。节目组的同志带着疑惑和惊讶,在著名的将军县采访一位90多岁的老红军时,想在他这里找到最权威的忠告,哪知他回答得十分平静:“忘记就忘记吧,当初我们长征就是为了今天的孩子不长征,当初我们打仗就是为了今天的人们不打仗。”话不多,但声声震耳。  相似文献   

20.
面向大众,展现长征魅力——《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座谈会概述杨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因受到读者的喜爱而成为全国畅销书目。为此,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部、浙江人民出版社于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