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满足作战部队在伊拉克战场的紧急需要,美国陆军研发工程中心已成功研制了XM32型轻型手持迫击炮弹道计算机,并于近期将首批36套此种装备配发一线作战部队。这款新式XM32型轻型手持迫击炮弹道计算机可以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共同用来计算已列装部队的、各种型号的迫击炮弹道诸元。美军迫击炮系列口径包括3种--60毫米、81毫米和120毫米。其中60毫米和81  相似文献   

2.
索尔塔姆公司最新研制的120毫米车载迫击炮系统算得上世界同类火炮中的佼佼者。同时,因为这种迫击炮具有火力强、精度高、机动性好、极其适合巷战的特点,所以又被誉为“移动的巷战杀手”。这种车载迫击炮系统采用了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研制的“悍马”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为底盘,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越野性能。“悍马”车的后部经过了特殊改造,安装了可以支撑追击炮的旋转支架。下面主要介绍ADAMS车载追击炮系统的经典之作——120毫米CARDOM迫击炮。CARDOM迫击炮采用了大量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东方网·演兵场9月2日报道: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近日组织火力分队,依托滇东高原复杂地形,开展了一场新型车载迫击炮实弹射击考核。从报道画面来看,在同一集团军空突旅中惊鸿一瞥的大口径新型车载迫击炮再次亮相,此次该迫击炮系统依托三代猛士战车机动,展现了更灵活的机动单元配置。  相似文献   

4.
事件     
《环球军事》2012,(4):4-4
韩国军方在白翎岛和延坪岛附近海域进行射击训练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海军陆战队1月26日在白翎岛和延坪岛等西北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射击训练。这是今年韩国军方首次在靠近朝鲜的前线地区进行射击训练。据悉,白翎岛和延坪岛的海军陆战队部队当天动用K9自行火炮、20毫米“火神”防空炮、81毫米迫击炮等武器,在海上进行了约两个小时的演习,演习于当天下午结束。  相似文献   

5.
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宇航公司已用复合材料制造了一种120毫米迫击炮技术验证样炮。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军械系统部也在制造120毫米和81毫米的轻型迫击炮。制造的这门样炮  相似文献   

6.
马庆恒 《国防科技》2005,(12):15-16
我们使用的炮弹,大多数弹丸的直径是大于武器身管直径的,有的甚至要大出好多。比如,口径为40毫米的火箭筒,它发射的弹丸直径就不是40毫米,而是85毫米。口径为60毫米的迫击炮,可以发射弹丸直径为120毫米的炮弹。因为这样,在不改变火炮身管口径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火炮近距离内的杀伤力和破坏力。然而,有趣的是,在庞大的炮弹家族里,有一种模样出众,速度过人,以能飞善钻而著称的脱壳超速穿甲弹却反其道而行之。它不但没有加大弹丸直径,反而将弹丸的直径又缩小了许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脱壳超速穿甲弹的弹丸形状像支长箭,所以,还有人称它为…  相似文献   

7.
鱼雷是水中的兵器,怎么会登陆作战呢? 这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一艘潜艇发现德军在新罗西斯克港的防波堤后面,修筑了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阵地。苏联准备在这个港口登陆,但认为一定会遇到迫击炮和大口径机枪的猛烈反击。舰上的迫击炮打不到它,用飞机去轰炸,敌人防空力量又很强,因此,很难一举摧毁迫击炮阵地。这对于  相似文献   

8.
目前日本自卫队中迫击炮分为81毫米和107/120毫米两大类。 81毫米迫击炮配属给步兵中队中火力支援中队的迫击炮小队,为步枪小队提供火力支援。而107/120毫米迫击炮由步兵中队中重追击炮中队装备,给下属的中队提供火力支援。  相似文献   

9.
随着非对称战争、局部低强度冲突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增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反恐作战中,迫击炮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而深受世界各国陆军部队的青睐。目前世界各国发展的迫击炮中,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更为流行,而英国的120-AM S系统、法国的2R2M系统、德国的“鼬鼠”2系统和瑞典的AM OS系统等四款堪称是欧洲120毫米自行迫击炮系统的主流,正走红于国际军贸舞台。那么这四款迫击炮中谁是强者,谁是庸者,谁是弱者呢?下面我们就从研制情况、火力性能、防护性能和机动性能等方面对这四型迫击炮作一比较。一、研制情况1、英国的120-A…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非对称作战,低强度冲突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反恐作战的增多,迫击炮因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较强的火力, 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目前,世界各国研发的迫击炮中,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更为流行,而英国的120- AMS系统、法国的2R2M系统、德国的“鼬鼠”2系统和瑞典的AMOS 系统堪称是欧洲120毫米自行迫击炮系统的主流,并走红于国际军火市场。那么这4款迫击炮中谁是强者呢?下面我们就从研制情况、火力性能、防护性能和机动性能方面对这4款迫击炮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22日下午4时许,韩国西海岸某发射场上,随着一声令下,一枚火箭喷吐着火焰腾空而起,经过几分种的短暂飞行,准确击中预定目标。这是韩国陆军近期试验近程(射程100公里)地对地导弹的一个场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韩国科技的不断进步,韩国的国防科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大批独立开发研制的防空导弹、坦克、新型舰艇等“尖端武备”相继亮相,其  相似文献   

12.
从57毫米到140毫米 1916年,当第一批坦克出现在欧洲战场上时,其火炮口径只有57毫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已达85毫米。之后,坦克炮的日径以每10年10~15毫米的速度增长。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并使各国坦克炮的口径保持在120~125毫米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有一种主流思想认为,坦克炮的口径在120毫米左右时就基本达到了极限,不会再有大的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迫击炮因为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一直被视为“穷人的武器”。近年,随着战场环境的改变和高新技术的引入,迫击炮重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特别是车载迫击炮,由于在局部战争和低强度冲突中杀伤力强、效能高,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研制和装备的重点之一。把120毫米迫击炮固定到车辆上, 在理论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难题是,需要一个有效的制退机构来减轻120毫米弹药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后坐力;另外,为了快速进入和撤出战斗,最好能够自动装填弹药。在120毫米车载迫击炮的研制中,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强调快速进入和撤出  相似文献   

14.
美军正在考虑用一种新口径弹药替换目前使用的5.56×45毫米弹药。一但这种改变成为现实,北约的轻武器发展将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美军装备5. 56毫米武器及弹药数量巨大,废弃现有的弹药生产线、建造新生产线、研制装备新型武器,代价非同小可;另一方面, 5.56毫米是目前北约的标准弹药口径之一,众多北约和非北约国家的多型突击步枪都采用这一标准,美军的改变将会在北约及世界范围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在多个卫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侦察英雄》引起人们对抗美援朝烽火岁月的回忆,特别是片中对韩国陆军“黑豹”师战斗力的描写,也刻画出我们对这个曾经的对手的客观认识。坦率而言,韩国陆军发展经历了战前、战争和战后三个阶段。1945年朝鲜半岛分裂后,美国军事占领当局就着手组建韩国军队,韩国首都师,步兵第1、2、3、5、6、  相似文献   

16.
正来自特拉维夫的消息称,以色列的埃尔比特系统公司正在通过实弹射击试验来验证该公司为精锐步兵和特种部队开发的"袖珍火炮"——重型迫击炮系统。这种名为"长矛"的追击炮可以安装在军用"悍马"车或者吉普车上,从而使该武器具备很好的战术敏捷性,同时其120毫米以及全自动化操控可快速发射的迫击炮又具备强大的杀伤力以及良好的任务隐蔽性。这种火炮是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卡多姆"重型迫击炮的紧凑型。"卡多姆"自行迫击炮系统装备美国陆军和以色列陆军。在美国陆军,该炮以"斯特赖克"战车为平台,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各国陆军转型的背景下,作为陆军主要战斗支援武器的火炮呈现出轻型化、轮式化、精确化的发展特色。新型车载式榴弹炮的发展方兴未艾、120毫米迫击炮向车载自行化发展,105毫米火炮在广泛采用先进弹药技术和火控技术后卷土重来,使火炮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据韩国《朝鲜日报》8月6日报道,出于对“空地一体”作战的考虑,现编有3个集团军司令部的韩国陆军正积极强化陆军航空兵的实力,除了加紧实施现役的AH-1S“眼镜蛇”武装直升机的现代化改装、采购美国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从1996年开始落实“韩国多用途攻击直升机项目”(KMH)已最终尘埃落定。韩国航空宇宙产业株式会社(KAI)与美国波音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技术转让、组成专项公司的模式,保证在2008年实现向韩国陆军航空兵提供具有超级隐形性能和强大战斗力的KMH武装直升机。  相似文献   

19.
飞机装甲防护的发展,使得步枪弹口径的航空机枪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面对6—8毫米,乃至12毫米的防护装甲,小口径机载武器弹药已是无能为力。二战前夕,航空机枪显现出向大口径发展的趋势,战争进程中,许多新型的大口径机枪与航空机炮相继出现,填补小口径武器的火力空白,并逐步替代它们,在许多新编制中,大口径机枪则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主要的机载武器。  相似文献   

20.
互动地带     
黑龙江一位没留姓名的读者问如何从60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533毫米或400毫米的鱼雷? 鱼雷武器的口径有533毫米(标准型)和324毫米、400毫米等。苏联为对付敌航母而研发了口径600毫米的重型鱼雷。现代的潜用鱼雷发射装置具有的功能在不断地的扩展和增多。潜用鱼雷发射装置的发射管还是潜艇出现事故时艇员逃生的重要通道。现代潜艇根据作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