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作东 《军事史林》2016,(10):11-18
从1949年11月人民空军创建以来,在空军的编制中曾先后出现过13个军和1个空降兵军的部队番号.1976年3月至4月,中央军委下令撤销了空5军、空12军和空13军,以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组建了新空5军.1978年11月,新空5军又改回为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此时空军有10个军和1个空降兵军的番号.后来经过1985年、1998年、2003年三次大规模的军队精简整编,除空降兵第××军外,空军10个军部,包括由军改编的军级指挥所和副军级空军基地全部撤销,统一整编为师级指挥引导机构,由军区空军直接指挥空军师(旅),减少了指挥层次.在新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空军的军作为一级指挥单位和战役集团,在国土防御和保卫祖国领空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载人共和国的史册.  相似文献   

2.
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是空军最具特色的政治工作之一,是空军飞行训练政治工作最生动、最丰富、最活跃的部分。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形成的过程,是空军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全体政工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50年来,从《飞行四个过程政治工作研究》的出台,到《飞行训练四个阶段政治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从《飞行训练政治工作概细则》的试行,到《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规范》的制定,直至往军军事训练政治工作条例》的发布施行,使我们清晰地看到空军飞行四阶段政治工作形成和发展的轨迹。《飞行四个过程政…  相似文献   

3.
东北讲武堂在奉系东北军由传统旧军队向现代军队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讲武堂为东北军输送了大批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事骨干,这批人后来成为奉系东北军的中坚力量,这是东北军现代转型的人的因素;讲武堂为奉系东北军提供了现代军事教育和训练模式,这是东北军现代转型的观念和技术因素;讲武堂向学员灌输的忠于职守、守土爱乡的信念,亦成为东北军的军魂。抗日战争中东北军涌现出了大批爱国将士。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政府和军方都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空军力量和培养空军指挥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在1947年,美国空军军事学院(也曾被译为空军战争学院)应运而生。 美国空军军事学院,是美空军军官学习深造的最高学府。它位于阿拉巴马州马克斯韦尔空军基地,具备非常优越的教学研究条件。学院每期招收学员250名,招收的对象是准备提拔到高级指挥和参谋岗位上的优秀中校、上校军  相似文献   

5.
白俄罗斯军区部队改编为白俄罗斯国家武装力量这一工作历时两年多。军队建制已有了重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师——军体制过渡到了旅——军体制。空军也进行了改革,师和团被空军基地取而代之。同时裁军也在进行,到1995年初,白俄罗斯军队人数将达9万人。按军种分为陆军(4.5万人)、空军(1.7万人)和防空军(1.2万人)。  相似文献   

6.
从1924年到1946年,中国共产党对早期航空人才的培养之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先后在广东、新疆、陕西以及苏联播撒下点点航空火种,航空人才队伍也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而日益壮大,逐渐形成了助推人民空军起飞的洪流。这些历经艰苦困苦锤炼和成长起来的航空人才,不仅为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还为后来人民空军的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航空人才的培养,是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全局淬炼“枪杆子”的战略举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航空力量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厚积薄发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经过60年的建设,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战略军种,具备了较强的防空和空中进攻作战能力、一定的远程精确打击和战略投送能力。人民空军的装备也从只有十几架国民党空军起义的飞机和各部队收集、修复的老式螺旋桨飞机,发展到今天机种齐全,各机种实现规模化系列化的局面,形成较为强大的空中攻防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贺 《军事史林》2016,(5):39-44
一、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其武器弹药补给极其困难.抗联武器弹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原东北军遗留和伪军反正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在中国各派军阀中装备体系最齐全,涵盖海陆空,也是轻武器装备质量最好的一支.张氏父子不仅通过大规模采购西方和日本先进军备武装东北军,而且还在沈阳建有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基本实现陆军武器自给,甚至开始超前研制自动步枪等新武器.  相似文献   

9.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战火中迅速成长壮大,由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由打小仗到打大仗.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中国共产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美国远东宅军司令威兰在回忆录中也写道:"那一段时间,对于远东空军来说是一个灾难重重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看过1998年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电视转播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位虽已年老但仍气度不凡的特邀转播嘉宾,观众随着他那既专业又深入浅出的娓娓解说,尽情欣赏各种惊险而美妙的空中特技飞行表演。这位嘉宾就是年逾古稀、一生致力于中国空军建设的原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林虎将军1927年出生于山东招远。1938年,年仅11岁的他就参加了八路军。1945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山东第一分校学习,1949年从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毕业后,先后成为华北军区肮空处飞行员,中国空军第一支战斗部队——空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0军是由原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后改编的。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在东北的国民党军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奉命从5月开始,对长春守军东北“剿总”第1兵团(指挥新7军、第  相似文献   

12.
东北抗战的14年中,各阶层民众、各民族在东北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军中同日本侵略者、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决定了东北各民族抗日斗争的鲜明特点,这就是抗日斗争从自发性转变为有组织性,还有抗日斗争的群众性与广泛性,斗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坚定性。探讨东北各民族抗日战争的特点有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狳焰 《国防》2013,(6):77-79
1937年7月,卢沟桥的炮声宣告了日本发动想彻底灭亡中国的战争,正如同《义勇军进行曲》所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此,国共两党停止了十年内战,国民党内的各派新军阀如桂系、粤系、川军、西北军和东北军等,也都在名义上服从了蒋介石的统一指挥,并走上抗日战场。面对亡国危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体现了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是我党军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就在军事统一战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35年12月,党的瓦窑堡会议上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从1936年4月起,周恩来就统一主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白军工作部,也由周恩  相似文献   

15.
德国武装力量正在进行自1956年联邦国防军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深、涉及面最广、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次改革。主要内容是大幅度裁减部队员额、调整指挥体制、实行新的部队编制、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 陆军趋向轻型化 近年来,德国陆军遇到严重的预算困难,因为空军和海军的主要计划占去了大量国防预算。空军和海军主要围绕改善武器系统的性能来提高战斗力,而陆军则集中开发其核心资源——部队。  相似文献   

16.
2004年2月,不断有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空军将从2004年开始装备“苏-34”战斗轰炸机,计划在2005年底~2006年初装备10架,其中5架配属西伯利亚的空军第11军、第14军,以加强亚太地区的战略力量。据《简氏防务周刊》等西方媒体透露,“苏-34”将是2004年俄罗斯空军装备的重点机型之一。正当美国全力发展第四代战斗机  相似文献   

17.
《军事经济研究》2014,(5):46-47
3月下旬,空军财务部在北京组织了2013年度空军工薪保险业务评审会议。根据空军供应关系改革调整和管理需要,这次评审将直属军级单位、军区空军所属军级基地和飞行院校也纳入了评审对象,范围覆盖空军各级部队。会议以服务战斗力生成提高、助推空军战略转型为目标,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和维护官兵切身利益,紧紧围绕完善制度、深化管理、规范服务、打牢基础的主题,将考核评审与经验交流相结合、解析制度与工作研究相贯通、学习文件与理论探讨相融汇。  相似文献   

18.
郑磊 《军事史林》2013,(11):35-38
“满洲国”:中国近代第一个伪政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即宣称要在东北“建立一个由日本国支持、领土包括东北及蒙古、以宣统皇帝为元首的中国政权”。为实现此目标,从1932年9月开始,关东军特务开始策动各地汉奸“独立”。至1933年1月,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及东蒙先后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并建立了伪政权。此后,日寇便开始策动清废帝溥仪到东北建立伪中央政权。  相似文献   

19.
君威 《军事史林》2010,(2):28-3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部队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追述到红军时期的中央军委警卫营和红9军团一部。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历尽艰辛,坚持不懈,长期独立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钳制与消灭了大量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苏联出兵前,与日伪军作战数万次,使日军在东北死伤17万余人,伪军死伤5万余人。抗日联军也付出了3万余人的代价。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从战略上配合了全国抗战,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