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战期间,意大利海军作为轴心国的海上作战力量之一,为了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与英法海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海上战斗。从1940年6月到1943年9月,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与盟军整整进行了39个月的激烈战斗。  相似文献   

2.
戈米斯  季澄 《环球军事》2014,(10):68-69
3年多以前,英法两国围绕防务与安全议题签署了广泛的合作协定。综观欧洲,部分人士指责英法签署的《兰开斯特宫条约》将其他欧洲伙伴国和欧盟等排除在外。在英国国内也存在这样一种担心,认为英法新型伙伴关系将塑造出一支欧洲军队。与此同时,许多法国人警惕地认为,英法间协议的签署实际上将对更广范围内的欧洲防务政策成果构成损害。  相似文献   

3.
“奇怪的战争”──论英法联盟二战初期的战略指导吴东风“奇怪的战争”这一术语人们并不陌生。它是专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已对德宣战的英法联盟在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1939.9~1940.5),在西线同德进行“无战事”的战争。英法联盟为什么宣而不战呢?...  相似文献   

4.
刘伟  陈鸣 《当代海军》2007,(4):6-10
2006年,世界航空母舰发展引人瞩目。美国完成了"里根"号的首次部署、"布什"号的命名以及 CVN21设计规格的确定,英法签订了联合研制航母的协议,印度、俄罗斯的航母发展也出现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各国在2006年表现出来的航母发展热情,使得世界航空母舰力量结构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得以延续甚至加强。目前,世界在役航母总数量仍然保  相似文献   

5.
胡宝良 《军事史林》2007,(10):42-46
1942年德国海军拉开了直升机搭载舰艇遂行海上战斗任务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60年中,美俄英法等国一直重视舰载直升机在海上侦察、航空反潜,登陆作战、空中预警等多种战斗行动中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的局部战争,充分显示了参战国舰载直升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在一些学术文章中,对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利弊得失,有三种不同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苏联签订该条约是失大于得,弊大于利。理由是:(1)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自己的手脚,不利于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矛盾,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另一方面,使希特勒摆脱了两线作战之忧,达到分而击之的目的。(2)从外交策略上看,当时英法和德国都有求于苏联,苏联可以不必马上与英法决裂,而应尽量拖延和德国的谈判,争取时间,以便一面用同德国的谈判压英法联苏抗德,一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6日报道,英法两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2月初在大西洋某海域相撞,险些引发一场核灾难。该消息一经报道立刻被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引起轩然大波。为此,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对海军潜艇部葛根忠部长和核安全局逄金礼局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1940年春,在用“闪电战”击败波兰后,希特勒又将侵略战争的矛头指向英法等国。在德军拟定的作战方案中,尽快击败比利时成了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如果比利时能坚持抵抗并得到英法军队的支援,德国军队就很可能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覆辙。而要达到迅速击溃比利时军队的目的,就必须攻占埃本·埃马耳要塞并控制要塞附近的运河大桥,以保障“闪电战”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潜艇事故不断,仅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就先后发生了英法潜艇相撞和美国海军潜艇撞击登陆舰事故。虽然这两次都没有酿成艇毁人亡的大事故,但纵观潜艇100余年的发展史,潜艇由于人为操纵失误或是技术原因沉没的不下百条。尤其是当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一次就有100余人丧生,让人心悸不已。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四月和八○年九月法、英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先后访问我国上海。七八年十月、七九年四、五月和九月,中国海军代表团、技术考察组先后访问了法国和英国,参观了其现役的和在建的驱逐舰、护卫舰。英、法在驱逐舰、护卫舰的研制发展上花费了较大的力量,具有现代化水平。现提出个人体会,供进一步探讨商榷。(一)发展概况英法两国面临的任务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国都不断研制水面舰艇的电子、武器系统和动力装置,并设计建造了多型、多级、多代的驱逐舰、护卫舰。  相似文献   

11.
德国是欧洲除英法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德国的国防产业体系完整。规模、能力与水平均居世界一流水平,能生产多种海陆空常规武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首次运用闪击战入侵波兰。战争爆发后,波兰曾采取措施,力图稳定战局。如调整部署,遏制德军在主要进攻方向上的攻势,保存主力,争取时间,促使英法在西线采取帮助波兰的有效作战行动等。然而,这些努力都未能奏效,波兰很快败亡。波兰稳定战局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战略指导和战争准备上的错误。研究和分析一下这方面的教训,是有借鉴作用的。一、把稳定战局寄托于英法的支援,结果反受其害。  相似文献   

13.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稳步发展、国统区战时统制经济的艰难启动、苏美英法等国的国际支援、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无私捐献等等,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经济支撑。  相似文献   

14.
事件     
《环球军事》2012,(22):4-4
“合作精神-2012”联合演练举行;中国海监编队对日方船只实施驱离;韩“护国演习”规模超去年;英法举行联合海空演习;丹麦成立北极国防指挥部;日美举行联合军演。  相似文献   

15.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3国突袭埃及,意欲重占苏伊士运河。埃及总统纳赛尔领导军民奋起反抗,再加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英法以联军的企图最终落空。在这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9天战争中,埃及为国家利益,让整个空军牺牲在地面,任由英法战机摧残。这中间究竟出于什么考虑?英国专业军事杂志《ACIG》近日为我们解开了这段尘封半个世纪的谜底。苏联飞机打破中东平衡 20世纪50年代,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的埃及一方面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前宗主  相似文献   

16.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17.
1940年春,在用“闪电战”击败波兰后,希特勒又将侵略战争的矛头指向英法等国。在德军拟定的作战方案中,尽快击败比利时成了战役能否胜利的关键。如果比利时能坚持抵抗并得到英法军队的支援,德国军队就很可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覆辙。而要达到迅速击溃比利时军队之目的,就必须攻占比利时的埃本·埃马耳要塞、并控制要塞附近的运河大桥,以保障“闪电战”的实施。最坚固的埃马耳要塞埃本·埃马耳要塞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著名的列日要塞的北部支柱,控制着缨斯河和艾伯特运河的交叉点。它建筑在一个高地上,南北为900米,东西为700米。表…  相似文献   

18.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装备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军存在着装备保障力量层次分布不合理、装备保障力量编配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从战略、战役、战术的总体角度出发,分析了装备保障力量构成要素的总体因果关系,并在Vensim中对装备保障力量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变化,军队审计面临转变力量生成模式的历史任务,必须明确目标,科学谋划。要科学规划,为军队审计力量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总体方案;要加强软件建设,为军队审计力量生成模式转变提供技术支撑;要坚持理论创新,为军队审计力量生成模式转变提供理论指导;要强化训练,为军队审计力量生成模式转变提供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航天发射测控力量作为航天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遂行航天器发射,圆满完成返回航天设备的回收,确保航天器快速进出空间,在航天力量备战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航天发射测控力量的特点规律,分析了发射测控力量的备战使命任务,提出了体系化建设方法,为航天力量建设与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