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蒋建农 《军事史林》2016,(12):39-40
1936年6月诞生于瓦窑堡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半年后改称“抗大”),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其影响深远.在纪念抗大创建80周年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革命前辈当年谱写的光荣历史,深刻地感受到:长征孕育了抗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长征,就没有抗大.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历史重任,大规模培养德才兼备、能征善战的优秀军政干部,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党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这是我党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大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方针,以创造性的办学实践,锤炼崭新的抗大新风,锻造不朽的“抗大精神”,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和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3.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封锁中国对外联系,只有一条从印度汀江到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将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从印度经"驼峰航线"运往中国的空运行动也被称为"驼峰空运"。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世界航空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或是在抗日战争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的艰难和取得胜利的不易。P.58  相似文献   

4.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作为沂蒙革命时期的特殊产物,始终坚持创作为了人民、创作依靠人民的思想,创作出一系列红色经典作品。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为指导,以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文艺创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解读沂蒙抗战文艺,探究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创作的历史价值、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作品创作如何落实群众化和大众化,为当代文艺团体的创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 1945年9月抗战胜利不久,父亲所在的抗大一分校配合山东军区参加了临沂战役,经过27天的激战,全歼守敌汉奸王洪九部6000余人.战斗结束后就接到军区命令:迅速挺进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于是抗大一分校1000余人在政治部代主任宋锡纯和徐洪才二同志的率领下,自10月间启程奔赴东北,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行军,终于在1945年12月下旬胜利抵达吉林省通化市.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庆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罗学蓬、舒莺二人联袂创作的具有浓厚重庆抗战文化色彩的两卷本长篇军事历史题材小说<中国远征军>.笔者作为当年中国远征军的一名老兵,带着异样亲近之情读罢此书,心潮澎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从1840年开始到抗战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唯一赢得的,就是68年前那场胜利.这是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伟大胜利所传递的民族精神与今天的我们息息相关、血脉相通. 如果不曾读过这本著作,我对于抗日战争之艰苦卓绝的认识将不够准确.为民族解放献身的每一个魂魄,都值得被长久地关注和记忆.《一九四四:松山战役笔记》于2009年8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余戈是《军营文化天地》的主编,该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相似文献   

8.
中国抗日战争的空中战场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战场,但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地面战场所无法替代的.深入研究抗战中的空中战场,对于全面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抗战的空中战场作一简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以抗大为代表的人民军队院校在大力开展军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服从和服务于抗战需要,以精神塑造为本,培育和锻造了学员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积极探索了军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促进了军校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生活》2013,(10):69
"‘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要想实现这一梦想,每一名党员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施展才华、实现价值、释放‘正能量’……"一大早,风还带着凉意,南京市鼓楼区新模范马路社区党员活动室就热闹起来。台上,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学员张立正在围绕"中国梦"侃侃而淡;台下,100多名社区党员凝神细听,不时在纸上认真记录着。  相似文献   

12.
余戈 《军事史林》2004,(2):58-62
时下,民间收藏日本侵华战争罪证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有成就的收藏者还以个人名义建立了抗战博物馆,或举办形式不一的专题展览.作为其中一分子,笔者感到大家的初衷都是相似的:看着日本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遗忘"、否定侵略历史的丑恶举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自己是万不可忘记这段历史的.收藏,便是一个学习历史、铭记历史并能传之于后世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创立于1936年6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曾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抗大从成立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举办8期,先后创办14所分校,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1]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大办学期间制作颁发了多种证章,本文将主要讨论其毕业证章、教职学员证章、纪念章、模范奖章4种类型,这些证章是抗大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自日军进攻香港伊始,就进入香港并随后组建港九大队,通过开展"省港大营救"、城市近郊游击战、反"扫荡"斗争、海上游击战,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抗战历史被"虚无化"产生恶劣影响,需正视中国共产党领导香港抗战的历史作用,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摇篮.抗大二分校和抗大总校分别在1939年2月和1939年10月进驻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抗大在陈庄驻训4个多月;抗大二分校在陈庄一带驻训5年,培养了 2万多名军政干部,为前线部队培养输送了大批抗日军政人才,为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38年 5月至 7月间,世界学生联合会代表团柯乐满、雅德、雷克难、傅路德一行 4人,应中国学生联合会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为期 70余天的访问。 6月 30日,代表团到达延安,随后专程访问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这次访问加深了世界进步青年与中国爱国青年之间的了解和联系,也为抗大的辉煌历史增添了一段佳话。 “抗大是全世界学校教学参考的好材料”   7月 3日上午,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抗大派出学校当时仅有的一辆卡车,从延安的西北旅馆将代表团一行 4人接到校部。第一项活动是与抗大师生进行座谈,座谈会地点设在校…  相似文献   

17.
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吕建成: 回顾鲁中军区发展的光辉历程,宣扬鲁中军区抗战的光辉业绩,总结鲁中军区斗争的历史经验,缅怀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对于进一步挖掘山东抗战历史资源,深化党史军史研究,激励新一代官兵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强化战斗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鲁中一直是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也是山东我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常驻地区.1938年元旦,在中共山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黎玉、洪涛在泰安领导发动徂徕山起义,创建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4支队.随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省委的工作中心应放在鲁中区"的指示,莱芜、新泰、宁阳、泗水等地的抗日武装相继汇集鲁中,使这一地区很快成为山东敌后抗战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1月26日,上海市党史学会、上海市地方志学会联合举办"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7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各高校、党校、军校、历史研究所和地方志系统的近50名专家学者隆重集会,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70周年,并就上海抗战的相关学术问题展开研讨,体现了上海学术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浓烈的学术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9.
遐迩闻名的海派文化,在14年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以其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海纳百川"的城市风范和不懈奋斗的创新品格,展示了上海抗战军民的热血壮举,奠定了上海文化界联合抗战的坚实基础,凸显和提升了上海抗战在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折射出上海抗战文化的特殊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的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至欧洲战事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百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本期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抗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