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阿富汗战场,为了解决官兵的饮食保障问题,美军特种部队装备了方便食品——野战口粮。它只有衣服口袋那么大,携带方便。最大优点还在于“百菌不侵”,特别“长寿”。只要不放到嘴巴里,它可以在26℃条件下保存3年,即使在38℃高温环境中也能保存3个月。野战口粮可以确保官兵在野战条件下吃得饱、吃得好。随着军事后勤技术的飞速发展,野战口粮已成为战时官兵的最爱。历史追溯及现状分类  相似文献   

2.
能否在战场上向参战的军人提供可口、充足的野战口粮,是获取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美军高度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军事行动环境、军事行动强度,以及美军官兵中不同的饮食习惯、宗教诫律等因素,研制并生产了便于携带、营养均衡、品种多样的单兵野战口粮。在美军近期发动的几场局部高科技战争中均能看到其野战口粮的身影,并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军有哪些单兵野战口粮。标准快餐口粮这种口粮主要是在缺乏厨房设施的情况下,为从事军事训练或作战行动的军人提供食品。它是一种完全自足的作战口粮,一餐的所有食品被装入一…  相似文献   

3.
唐乾 《国防科技》2006,(11):90-9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口粮是维系军队战斗力的最低标准。各国军事后勤部门为让士兵能“迅速而愉快地填饱肚子”,挖空心思推出了各式花样的口粮,让大兵们“吃饱”更要“吃好”。美国军粮:先保证分量,后保证质量美军最新野战食品当属1981年发布的“个人即食口粮”(MRE),字面意思就是“马上能吃的东西”。MRE军粮每隔几年就改良口味和菜单,从当初12种菜单发展到24种。MRE食品大多采用“湿裹法”制作,用聚酯、铝箔、聚丙烯3层复合薄膜包装,它可在无需冷藏的情况下保存5年之久。食用时也无需加热,食物本身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每份含热量…  相似文献   

4.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战地口粮主要是T口粮,不仅品种比较单调,而且大多是罐头食品,口味较差,加热困难,因此遭到许多美国大兵的拒食,并被嘲为“万人嫌”。然而,在这次对伊战争中,情况已绝然不同。美军推出了品种丰富、营养良好、口味甚佳、食用方便的新型野战口粮系列,深受美国大兵的青睐,称赞其味道很像妈妈亲手制作的家常菜,就连战地记者也“馋涎欲滴”。那么,美军野战口粮在这十几年里为何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笔者通过考察其发展历程,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能否在战场上向参战的军人提供可口、充足的野战口粮,是获取战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美军高度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军事行动环境、军事行动强度,以及美军官兵中不同的饮食习惯、宗教诫律等因素,研制并生产了便于携带、营养均衡、品种多样的单兵野战口粮.在美军近期发动的几场局部高科技战争中均能看到其野战口粮的身影,并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军有哪些单兵野战口粮.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是一门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基础的高技术。80年代以来,外军后勤非常重视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军需方面,生物技术主要用于发展新型野战口粮和净水装备。美国陆军研究认为,士兵连续食用现行作战口粮的时问超过两周后,其智力与体力会明显下降。应用生物技术发展生物工程口粮,使口粮中含有可助消化的酶修饰脂肪、能提高警觉性的改进氨基酸、受控释放的营养素、供特定器官用的营养成  相似文献   

7.
你见过4名炊事员1个小时内就能完成150人份的主副食加工吗?你 见过不需要柴米油盐酱醋糖,不需要锅碗瓢盆,也不需专门炊事人员,在 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喝上热乎乎的汤吗?总后军 需装备研究所研制的全套野战食品,就能使这一切变为现实。点击这份嘴 里嘴外的科技菜单,我们看到,中国军人距离那个“埋锅造饭”的年代正 愈来愈远。一流品牌的炊事装备以及功能多样的野战食品,在向我们展现 其科技含量的同时,也在向我们展示这支部队的现代化、战斗力和幸福度。  相似文献   

8.
日常膳食,热食为主。昔日部队行军打仗,主要靠埋锅烧饭保障热食。而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机动、快速的特点,传统的战场饮食保障方式已不再适应战争的需要。单兵野战口粮热食化具有重要的觋实意义。单兵野战口粮热食化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9.
闻舞  徐欣 《环球军事》2008,(2):62-63
二战中日本士兵的标准野战口粮是什么?几乎90%的人都会说饭团,那可是日本最传统的便携式口粮了,从战国时期开始,几乎就没变过,即便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按欧洲模式建立新式军队,士兵们外出作战时,大都也以饭团为主要口粮。  相似文献   

10.
野战条件下的饮食保障不仅关系到作战人员的生存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美军非常重视野战食品的开发。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军的野战食品已形成完整的系列。文章回顾了美军野战食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军野战食品的发展现状,分析总结了美军野战食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最帅锅炉工     
老郭正是由于办事踏实、扎实、利索,成为了战友们心中最帅的锅炉工。"老郭,真帅!"这句话在新疆军区某炮兵团耳熟能详。老郭名叫郭元宏,四级军士长、锅炉工。不管熟悉老郭的,还是不熟悉老郭的,都知道他烧锅炉技术炉火纯青,烧开一炉水,用多少锹煤,一锹不多一锹不少,更绝的是他那"听声判温"的"奇功",只要听听锅炉的声音就能判断出水温,让人拍案称奇。作为一名锅炉工,他的主要任务是供暖。上班,他留心最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及保障手段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时空、快节奏、高强度、高消耗的战争特点使部队饮食保障面临严峻挑战。由于野战食品具有食用方便、营养均衡、制作简单等特点,其在战场饮食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突出。近年来,为适应未来战争快速发展,美军加紧了对野战食品的研制开发,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保障了美军战时的体能。  相似文献   

13.
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不管是天赋的还是锻炼出来的)。具备这种素质的人。只要有健全的智力的引导。就是有力的作战工具。而这种素质正是我们在野蛮民族和半开化的民族中所常见的。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战争对军人的种种要求。那么就会发现智力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
美军的干粮多半是豆类替代品,口感不佳。而俄军的单兵口粮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是百分之百的纯天然食品。因而,在科索沃维和行动中,美国士兵把稿到俄军的单兵口粮视为一种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自加热技术     
自加热技术是利用军工热源技术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成果,能在无火源、无电源条件下,迅速加热食品、饮料、药物等,使人们可以吃到温热美味的食品、饮料,使药物治疗效果提高。 食品自加热技术包括加热剂和加  相似文献   

16.
正烈日下的训练场,连风都是黏稠的。"快、怏、快!"司务长周蒙昭站在坑里紧张地挥舞着锹镐,短促而高昂的声音像在催促别人,又像是给自己加油鼓劲儿。他脸上的汗水似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掉到刚翻出的泥土上。为锤炼炊事班野战条件下的保障能力,营长陈文明命令炊事班在中午12点以前挖好两个标准的野战灶。这种野战散烟灶光挖出来就需要一两个小时,司务长看了看所剩不多的时间,而露难色:"耽误了正常开饭咋办?"营长的话丝毫没有回旋余地:"做出一个菜,全连就吃一个菜!"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文摘》2023,(22):10-11
<正>你知道吗?在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罗巴特·斯特林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发电机,它的工作原理有点像“热胀冷缩”:在机器外部进行加热,促使内部的氦气吸热膨胀,并在冷端收缩,从而将温差转变为动力。同时,这种发电机还不挑燃料,无论是太阳能、燃油、煤炭、木柴,还是核燃料棒,只要这种燃料能促使机器内部的氦气产生合适的温差就行。  相似文献   

18.
我简直不能想见,美国在今后十年的任何重大战争中会有所染指。这几乎是不 能想像的。 查理斯·麦克莱兰德 国际问题研究所 我们能够在炮弹里增设激光制导。如果给每一炮兵连队装备一个代价一百万美元的雷达——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迅速瞄准敌人的一些炮兵连队并将其消灭。现在我们有香烟盒一样大小的电视照像机,能应用在野战导弹上。这一切,都是为下次战争所需要的。 一位美国陆军的高级战略家  相似文献   

19.
纳言何必计身微任忠显我党我军有一个很好的民主传统,就是在对待批评和建议这个问题上平等待人。毛泽不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  相似文献   

20.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提出过一个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因此,只要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度,木桶就永远不可能装满。兵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犹如一个巨大的木桶,各项指标是这个木桶里的"水"。而现在,这个木桶里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